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及现实意义刘孝菊 著《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时不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的内涵与特征,还通过比较研究,梳理了中西方幸福社会理论;在比较系统地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的同时,还结合中国化的实践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的科学性,使得科学的理论有了在实践中论证说理的生动史实。《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及现实意义》还结合现今社会中幸福经济、幸福政治以及幸福生态建设中的困惑提出了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幸福社会理论的启示。
-
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研究肖祥 著“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基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取向对生存论取向的超过,实现了现代哲学视野的转换。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以其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特质,实现着对当代生活的切近和代领。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研究》其理论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确立了生活-实践辩证思维,也对人的社会生活、爱情婚姻家庭生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作出了具体的阐述和指导。
-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孙正聿 等著,杨耕 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套装上下册)/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出发,力图学科界限,从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并从当代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套装上下册)/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的十章内容,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为基础,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并集中地探讨和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两大发现”,阐明了由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研究张英姣,任斌 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为了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从2011年开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了问题导人式专题教学研究和实践,在课程教学中运用“问题导人式专题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针对目前大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思想疑点、理论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共设计、撰写了十三个专题: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秦锦文撰稿);2.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严宗泽撰稿);3.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吗(陈雪英撰稿);4.人类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常百灵撰稿);5.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曲艳、罗慧撰稿);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乔春霞撰稿);7.人类社会是如何向前发展的(何小玲撰稿);8.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周文华、高惠芳撰稿);9.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李静撰稿);10.如何认识剩余价值理论(李喆撰稿);11.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趋势(张泽一撰稿);1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任斌撰稿);13.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高惠芳撰稿)。本部专题教学教案的编写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结合教育部社科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教学建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由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编著,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规范与德性聂文军 著《规范与德性: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探究》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强化经典马克思主义伦理维度的重要性,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分支做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包括对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列斐伏尔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等的研究和评价,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潮苑洁 著本书选编的译文集中反映了来自美、英、德、法等国家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左翼学者,从与国内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马克思及其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反思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关注的主要议题包括:物化和异化,阶级与身份政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实践、革命及其主体性,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新帝国主义,等等。
-
三维生态价值视角下的绿色智库研究申森 著本书根据“绿色”即生态价值取向而在环境问题解决路径上呈现的根本性关注的不同,将智库根据其内置的生态价值取向归结为三种类型,即深绿(即生态中心主义)的智库、浅绿(即人类中心主义)的智库和红绿(即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智库。分别研究其主要的机构架构、生态价值与理念及政策主张等方面,并对其现实的政策转化能力和影响力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我国需要通过有效发挥绿色智库在环境政策与治理科学化的功能,充分凝聚与汇集绿色治理的合力,推进我国环境治理方式的现代化、科学化与体系化。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陈华兴 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Ⅱ)》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经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五个专题,对思想政治方面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当代的发展和研究思路、思想政治与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和创新进行了总结。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问题导向式教学案例设计万力 著本书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教材为蓝本,对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和教学策略进行综合研究,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和热点,创新设计教学案例,依托教材又chao yue教材,以“教学专题-教学主题-教学问题”为逻辑,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更好地促进统编教材的使用。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书信文本研究杨权利 著在马克思恩格斯书信中,涉及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有八封。从已有的结果看,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些书信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术界的系统性研究成果,特别是专著较少。197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书信的解说》;1986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讲解》;同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冯瑞芳、李士坤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八封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研究》等,而这些成果都是作为教材或阅读书信的辅助性材料。除此而外,相较于对马克恩格斯著作研究而言,学者们专门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研究的论文也偏少。第二,现有的学术成果在研究范围上有所遗漏。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基本上都局限于上述八封书信的研究,而对其他相关书信研究则少之又少。第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对马克思恩格斯前后两个时期思想和研究侧重点变化研究。缺乏对这些书信的内容的深度解读,同时,也缺乏时代感。 学术界的这种认知,不利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做系统、深入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书信,对当代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一,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完整历程。其二,通过书信,我们更能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 本书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书中除对上述8封书信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外,又增添了两封书信,即1865年3月29日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朗格》和1883年4月18日恩格斯《致菲利普?范派顿》。这样就基本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二,著者采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每封书信产生的背景、写作原因、思想发展脉络、基本内容以及价值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并将之放在整个唯物史观发展过程的背景下,注重它与这一历史阶段其他著作之间的关系,注重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