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图书
-
设计素描李祖旺 著《设计素描》由三大部分共四个章节的内容构成,分别是设计表现的人文特征:设计素描;设计表现的通识要素:设计 表现;设计表现的课题式体验:设计课题、设计体验。 本书的教学理念是将“课题”体验与“跨界”融入教学实践中,把创新思维和课程目标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和创作 过程。本书以“课题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带动课程的教学、学习、体验、创作,突出“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的链 接。在设计表现方面,撇开了传统“设计素描”基础造型内容的训练模式。借鉴“文本”式的研究路径,通过“文案” 情景化的体验,利用造型通识要素,使学习者从“课题”入手,在文案与体验的引导下,建立设计表现方案、途径、方 法和目标;从而形成一种以“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习提升”的学习链环;有利于读者在这样开放式的学习拓展中, 主动地去感知并掌握现代设计表现的创新语言和能力。
-
旋转体立体织物纺织成形技术及装备孙志宏,邵国为 著旋转体立体织物指具有轴对称结构的实心或空心的立体织物,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机械工程、体 育健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书介绍了立体织物概况、圆织法生产管状立体织物的原理及装备、编织 法生产管状立体织物的原理及装备、针织工艺生产立体织物的原理以及立体织物的其他成形方法。本书可 以作为大中专学校纺织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立体织造技术研 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
时尚买手[美] 理查德·克劳菲特 著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了解零售买货环境、准备制订买货策略、买货的计划与控制,以及 商品的采购与定价。书中先是完整地勾勒出时尚行业的零售环境和买手的职业前景,吸引读 者走进令人兴奋的买手世界;然后讲解如何通过市场调查收集信息、理解购物行为,如何通 过产品生命周期和流行传播理论分析产品、了解顾客需求,充分做好买货的准备工作;再从 文字描述到实例,循序渐进地解析销售预测、商品计划与控制的详细步骤;最后介绍的是如 何与供应商打交道,如何寻找货源、谈判价格,以及如何制定零售价,对买手的实际工作有 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通过大量真实案例讲解了时尚买手的工作过程、方法和技巧,清晰明了,简单易懂。 买手可以跟随书中内容,按部就班地制订买货计划,顺利完成实际工作。作者从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着手,对采购任务进行了分解,从而能够帮助买手适应职场,胜任各个领域的工作职 责。本书涵盖了最新的重大零售趋势和技术成果,包括移动科技与社交媒体、全渠道零售、 数据仓储与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库营销等。书中涉及零售买货方面的重要概念、关键指标、 计算方法,作者列举了不少从实际工作中收集到的例题、表格和真实的销售报表,并在附录 中列出了常用的零售业基本数学公式,方便读者查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工具书。书中 还穿插了不少待人接物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买手提升工作技能。本书适合作为时尚买手、服 装零售等相关专业的入门教材,可以作为时尚行业资深人士的参考资料,或是对服装零售买 手工作感兴趣的读者的普及读物。
-
历代《舆服志》图释 后汉书卷孙晨阳 著内容提要 《〈后汉书·舆服志〉图释》为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项 目。“历代《舆服志》图释”这个项目从开始启动,距今已经快十年,虽然进展 缓慢,但成果显著。本书稿是历代《舆服志》图释系列选题中一本,《后汉书·舆 服志》中记载了东汉时期的舆服典章,内容包括名称、形制、穿戴人群、场合等。 对于舆服研究来说,《后汉书》在各史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探讨历代《舆 服志》的基石。本书稿分为三个部分,对文献、图像、实物三者进行论证,还结 合语源学和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去考察《舆服志》中记载的名物,对于中国车舆服 饰制度的了解和研究有一定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
中国总膳食研究化学检测技术李敬光 等 著总膳食研究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食品整体状况的膳食暴露评估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极力推荐成员国开展总膳食研究。在世界卫生组织鼓励下,我国于1990年首次开展了中国总膳食研究,迄今共完成6次总膳食研究。总膳食研究的膳食类型多样,对检测技术要求高,为推动中国总膳食研究中化学检测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编写了《中国总膳食研究化学检测技术》。《中国总膳食研究化学检测技术》系统性总结了中国总膳食研究中相关化学物质检验方法的研究建立,提出了完整的检验方法操作程序,并概述性介绍了有关总膳食研究中相关检测技术的进展,提炼总结了检验方法应用的关键注意事项及总膳食样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旨在为从事膳食暴露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化学物质检测技术指导。
-
化妆品学基础谢珍茗 编《化妆品学基础》针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化妆品行政法规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化妆品及其行业的相关知识。全书共6章,第1章为化妆品产业概述;第2章为化妆品基础知识,介绍化妆品的定义、分类及法规属性等;第3章为化妆品基础理论,依次介绍了化妆品生理学基础,化妆品表面活性剂基础、乳化理论、流变学理论、防腐及抗氧化等知识;第4章为化妆品原料、配方与工艺;第5章为化妆品评价方法;第6章为我国化妆品安全监管概况。 《化妆品学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轻化工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管理人员参考。
-
现代服饰史[美] 丹尼尔·詹姆士·科尔,[美] 南希·戴尔 著《现代服饰史》内容简介本书以丰富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诠释了1850年以来的西方服饰史,将服装置于社会和艺术的历史背景中,以十年为一章,着重阐述了女装、男装和童装的演变过程,展示了当时的典型服装款式,介绍了每个十年的主要风格、服装流行中的重要人物以及至今仍耳熟能详的服装品牌。 著名的服饰史学家丹尼尔·詹姆士·科尔(Daniel James Cole)和南希·戴尔(Nancy Deihl)不仅从美学的角度探索服装,还将其作为社会和文化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书着眼于服装风格的传播和流行变迁的规律,内容涉及时尚与视觉艺术、应用艺术和表演艺术之间的关系、时尚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新材料和新技术对服装与流行的影响,以及日益全球化的时尚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全书共有600多张高清图片,均为知名博物馆馆藏服装的照片或时尚媒体的图片,包括时装摄影、时尚插画和产品广告,因此本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视觉参考价值,对于洞察时尚标签和时尚的流行与变迁意义非凡。
-
女装结构设计与纸样章永红 著本书分别介绍了女衬衫、连衣裙的基础知识、款式设计的变化、基本款的结构设计及缝制工艺、结构 的设计变化等内容,包括其概念、分类、面料的选择,常用领型、袖型的设计,轮廓变化、分割线、领口 线的设计,款式设计,规格设计,结构设计,样板的放缝,黏合衬样板的设计,排料图和缝制工艺等,并 列举近二十款各种变化的实例。 本书讲解详细,图例丰富,以服装专业院校师生、服装企业设计制作人员、以及服装设计爱好者为读 者对象,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具有参考价值。
-
常见内源代谢物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图集张艳伟,刘潇威,贺泽英 等著本书总结了346种常见的内源代谢物,包含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等初级代谢物,以及黄酮类、多酚类和含氮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在UPLC-QTOF固定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分别使用正源和负源模式采集的色谱图(含保留时间)、一级高分辨质谱图、同位素丰度图和常用碰撞能(35±15)V条件下的二级高分辨全扫质谱图。本书展示的图谱可大大提高内源代谢物的定性准确度,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现象,确保相关领域的研究稳步进行,可供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从事代谢组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分析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
-
现代拉曼光谱[英] 尤恩·史密斯(Ewen Smith) 著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7章。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介绍了拉曼光谱的基本理论和如何使用拉曼光谱;第二部分(第3~第5章)详细阐述了拉曼光谱理论、共振拉曼散射与普通拉曼散射的区别、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应用;第三部分(第6章、第7章)介绍了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前沿研究。纵观全书,内容系统全面,理论体系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不仅适合高等院校化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及老师阅读,同时对从事化学分析、光谱学研究、检测检验和材料学研究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夜光纤维光谱蓝移研究与应用李婧 著本书基于稀土材料在夜光纤维制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概述了夜光纤维和蓝移材料的基本概念、发光机理及发展现状,阐明了掺杂硫鎓盐类蓝移材料的夜光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系统分析了纤维光谱蓝移的影响因素及纤维内部的能量传递机理,最后介绍了夜光纤维在服装配饰、机绣织物等纺织领域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稀土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纺织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
电化学储能中的计算、建模与仿真施思齐 等 著本书重点介绍了电化学储能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罗和渗流模拟、有效介质理论和空间电荷层模拟、相场模拟、多尺度多物理场建模与仿真、老化研究以及材料基因工程。同时对电化学储能涉及的基础理论,计算、建模与仿真方法面临的挑战及展望进行了详尽叙述。本书内容覆盖面较广,蕴含丰富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及数学表述的严谨性。相关应用案例来自前沿的科学和技术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材料与器件研发的科研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物理、材料、新能源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特种作业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 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高志新,王文永 编特种作业(危险化学品) 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是结合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考点具体情况,并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系列标准进行编写的,旨在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素养与实际操作技能。 本书梳理了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的具体考核方案,介绍了仿真练习平台的使用及化工仿真3D 软件操作方法,重点通过视频微课、动画等形式讲解了离心泵、换热器、离心压缩机、精馏塔、釜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共六个装置的隐患排查与现场应急处置的仿真操作规程及现场实物装置操作说明。学员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及学习相关单元装置的操作方法。 本书适合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等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培训使用,也适合课程涉及化工仿真3D 软件的相关教学使用。
-
稀土铈基环境催化材料董林 等 著本书简要介绍了稀土铈基催化材料的特征、应用背景及面临的挑战。重点阐述了该材料在大气污染催化控制中的工作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介绍了稀土铈基材料在废水催化净化中的应用。本书包括7章,分别从稀土铈基材料的结构特征、材料合成、性质表征以及在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废水等催化控制体系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力求系统、全面地介绍铈基催化材料在环境催化控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对从事催化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科技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
特种作业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 硝化工艺隋欣 编特种作业(危险化学品) 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是结合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考点具体情况,并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系列标准进行编写的,旨在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素养与实际操作技能。 本书梳理了硝化工艺的具体考核方案,介绍了仿真练习平台的使用及化工仿真3D 软件操作方法,重点通过视频微课、动画等形式讲解了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分馏塔、釜式反应器共五个装置的隐患排查与现场应急处置的仿真操作规程及现场实物装置操作说明。学员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及学习相关单元装置的操作方法。 本书适合硝化工艺等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培训使用,也适合课程涉及化工仿真3D 软件的相关教学使用。
-
化工安全与环保王成君,田华 编本书着眼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立足现代化工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典型实例,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化工单元操作及工艺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技术,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其中,化工安全部分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管理及防毒措施、防火防爆及电气安全、特种设备管理及检修、安全评价理论等,重点是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预防和监控;环境保护技术部分则介绍了化工“三废”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管理体系等。 本书既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用作从事化工生产、化工安全、环境保护行业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
稀散金属溶剂萃取分离化学熊英 著全书包括四章内容,即萃取化学的基本理论、萃取化学的萃取体系、萃取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萃取在稀散金属分离中的研究。书中还介绍了获得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确定热力学溶剂萃取平衡常数的多项式拟合法,以及萃取动力学理论、界面性质与萃取动力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希望能为萃取分离化学中的萃取流程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此外,本书中列举了一系列的稀散金属萃取及其相关理论解析的相关实例。
-
特种作业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张海燕 编特种作业(危险化学品) 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是结合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考点具体情况,并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系列标准进行编写的,旨在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素养与实际操作技能。 本书梳理了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的具体考核方案,介绍了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操作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方法,重点通过视频微课等形式讲解了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常用工具的使用、设备操作程序、仪表故障处置方法等。学员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及学习相关仪表作业的操作方法。 本书适合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培训使用,也适合课程涉及化工自动化仪表设备的相关教学使用。
-
特种作业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 氟化工艺高志新,张晓 编特种作业(危险化学品) 考试装置操作培训教程是结合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考点具体情况,并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系列标准进行编写的,旨在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素养与实际操作技能。 本书梳理了氟化工艺的具体考核方案,介绍了仿真练习平台的使用及化工仿真3D 软件操作方法,重点通过视频微课、动画等形式讲解了离心泵、换热器、往复式压缩机、精馏塔、釜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共六个装置的隐患排查与现场应急处置的仿真操作规程及现场实物装置操作说明。学员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及学习相关单元装置的操作方法。 本书适合氟化工艺等危险化学品生产从业人员培训使用,也适合课程涉及化工仿真3D 软件的相关教学使用。
-
特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陈平,熊需海 著本书共11章,主要介绍含芳杂环特种结构双马来酰亚胺(BMI)的设计与合成;改性芳杂环特种BMI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首先从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含酞(芴)Cardo环结构链延长型BMI(PBMI、FBMI)、含1,3,4二唑不对称结构型BMI(ZBMI)、含氰基与酞(芴)Cardo环结构骨架BMI(CNBMI)和含酞侧基聚醚酰亚胺内扩链BMI(MPEIBMI)等新型结构BMI系列单体的设计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以此为基础,制备了一系列长期使用温度在280~350℃(可调控)的CBMI、ZBMI 、CNBMI和MPEIBMI可溶性耐高温BMI树脂,详细研究了含芳杂环结构可溶(熔)性耐高温BMI树脂溶解(熔融)性能、耐热性能、固化行为、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重点阐述了各种BMI树脂固化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本书可供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树脂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