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
-
林语堂英文著译中的文化自信研究王绍舫林语堂有“文章救国”之志,也有“文章立身”之能。林语堂是两脚踏中西文化的开拓者,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的品格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和传统,坚定不移地守卫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本书通过整合已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把林语堂在文化对比与融合中有效传播传统文化作为个案,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书选题的价值,叙述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国内外研究状况,阐明本书的学术创新点,简要叙述其思维框架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林语堂的文化自信观的基础。第三章分析了林语堂爱国的战斗精神。第四章分析了林语堂的创作与西方哲人创作的相似性。第五章分析了林语堂著译中的语言“万花筒”。第六章分析了林语堂作品中展现的中西方艺术互补性。第七章分析了林语堂文化自信的影响。第八章是结语,对全书进行总结,归纳从“文化自信”角度研究林语堂的跨文化传播可以取得哪些新的认识;小结当代需要林语堂,研究他的时代意义。本书是在东西方文化融合、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学科提供的理论前提下,探究林语堂作为私人个体,在复杂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中,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和具体表现。希望能够还原林语堂的本真及其作品的魅力,重新评判他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价值和意义。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崔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为基底,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展开论述。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概述,介绍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儒道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说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形式、目标、重要性等内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可行性、意义以及途径,最后重点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以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
-
微思政杨超杰本书主要记录作者过去十年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一线的日常,内容以微入心,以微及暖,涵盖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反映出作者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做法。本书适合高校辅导员、校(院、系)分管及从事学生工作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阅读,也可作为新进辅导员学习或培训辅导用书。
-
三步极简学习法刘涛学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学习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把不会的变成会的。作为一个学习者,首先要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然后努力去理解它,复习和巩固它,最终掌握它,应用它。这就是学习最基本的过程,也是本书所述三步极简学习法的核心思想。本书首先阐述了三步极简学习法的原理以及每一步的详细操作步骤,然后讲解了如何在日常学习场景中使用三步极简学习法。在书的后半部分,探讨了如何成为一名成熟的学习者,实现高效、专注、持续地学习。书中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给出了具体的提高成绩的建议,对一些高频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无论是初次接触三步极简学习法的读者,还是已经了解该方法但仍需深化学习的读者,本书都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本书共分九章,涵盖的内容有学习模式、三步极简学习法概述、寻找问题、精细加工、深度消化、三步极简学习法在学习各环节中的应用、成为成熟的学习者、不同科目的高效提升,以及家长学生的高频问题。对于想提高学习效率,或者想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的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本书都值得一读。鉴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家长可以利用本书提供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掌握了本书介绍的学习方法,你会更加自信和有效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
经世致用 踔厉奋进浙江工业大学老教授协会本书是为浙江工业大学建校七十周年而编写,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学校篇”,阐述浙工大的校史沿革及其文化内涵;“学科篇”,概述浙工大主要学科集群的演化发展脉络,以及学院、系和学科的发展及其文化;“学者篇”,选取了几位代表性学者的简要介绍、个人回忆。从中可以窥见浙江工业大学在历经变迁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三创精神,并通过广大师生得以传承和发展,最终彰显了“经世致用 踔厉奋进”的精神。
-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践研究黄华明,童顺平韶关市被*批准为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积极探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努力破解教师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问题为导向,出台了六份文件,探索建立了七大机制,为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提供了政策保障,“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县管”即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根据相关部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数,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调配交流等管理职能;“校聘”则要求学校根据需求科学设置岗位,组织教师公开竞聘,依法与教师签订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通过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县(区)域内统管统用、合理配置,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邵兴江非正式学习空间愈发成为当代学校规划与设计的重要领域,成为师生素养发展的关键场所。本书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历史与现存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阐述了空间中非正式学习的发生机制,富有深度地系统呈现了开展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特别是首创提出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PDCA模式。书中既有基于比较研究方法展开的全球多国案例研究,更有90余个由研究者设计的在中国学校中真实应用的实例。全书理实相合,图文并茂,是一本指导各类教育机构开展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十分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南。
-
动趣童玩沈小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乡土动力课程是以本乡本土的儿童游戏和运动为载体,本书稿围绕“爱家乡,有传承;爱合作,有规矩;爱运动,有健康”这六个核心目标,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创设宽松、自主、开放的运动氛围,通过“晨间体锻 A B”“乡土游园大串烧”“乡土动力擂台赛”“乡土动力节”和“专用乡土动力区”五大途径实施,培养“知情意、善交往、乐运动”的健康儿童。本书稿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根据 3—6 岁幼儿的运动发展目标,将乡土运动游戏内容进行细化和安排,活动方案既考虑了年轻教师对乡土游戏方案的需求,同时也给有经验的教师留出了发挥的余地。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参考性。
-
我的幼儿教育故事朱家雄朱家雄教授以生动、简洁的文字,首次将自己的阅历、性情、人生付诸笔端,将自己关于幼儿教育的“我见”与“我思”娓娓道来,引人深思。在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十余年的故事。全书分为“彷徨”“门道”“亦师亦友”“只知其一,一无所知”“实践出真知”“做学问”“批判精神”“我是谁”八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走过的路途,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亦能体会作者关于如何做学问的思考,即在做学问时该如何去追求学术真谛,以及在做学问的同时该怎么去做人。
-
真实情境下高中化学实验项目式学习研究张建阳,王朝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