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及教学
-
ACSM运动营养学[美] D.贝纳多 著,高炳宏 译《ACSM运动营养学》基于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情况提供运动营养相关的建议,以运动营养的术语和关于营养摄入的标准引入,内容包括能量底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合作用的关键问题,并从年龄、性别、身体组成、运动项目、环境改变的角度解释运动员不同的营养需求。特别的是,每章都以一个案例引入运动员现实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为解决运动员健康相关的营养问题,《ACSM运动营养学》利用膳食评估策略提供不同运动项目、不同休息时间、不同训练时间的饮食习惯等实用内容。
-
幼儿体育标准课程高治 编近年来,我国幼儿体育事业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一定突破,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样与适宜的体育活动,使幼儿在体质、心理等各方面获得良好发展。但幼儿体育事业目前仍面临专业体育人才稀缺、科学标准课程相对匮乏、理论设计与实际操作脱节、幼儿体育器材种类单一等问题,亟需重视与解决。从2015年起,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招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方向)学生,并联合湖北龙康创客水果湖体育孵化器有限公司、湖北盈方阳光青少年体育联盟有限公司,组建了科研课题小组,深入研究我国幼儿体育现状与课程规范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在系统跟踪与综合测评湖北地区10000名幼儿体质与体育运动情况的基础上,特成立了国内研发、培训、实践于一体的幼儿体育发展中心,潜心编撰《幼儿体育标准课程(普及版)全三册》,力求为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标准的运动指导方案。本丛书分为3~4岁(小班)、4~5岁(中班)、5~6岁(大班)三本,内容从游戏情景、器材摆放、动作模式三个维度进行创新,高度融合幼儿体育活动的专业性与趣味性。截至2020年,已有近万名幼儿按该书课程进行体育锻炼,效果反馈不错。
-
中国休闲体育发展报告李相如 冯宇 主编《中国休闲体育发展报告(2019—2020)》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 谈法、案例研究法等,对全国各个区域的政府、企业、健身人群进行调研,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关注当前休闲体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呈现前沿的休闲体育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本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典型案例与分析”四个部分。“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休闲体育的概况、总体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判断;“专题篇”对我国体育传媒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户外运动、冰雪休闲 运动、沙漠休闲体育、滨海休闲体育、营地运动等发展现况与趋势进行专题研究;“区域篇”分别对北京、广东、澳门、江苏、湖北、山西的休闲体育状 况进行研究,涉及各个区域的自然情况、文化特点、休闲方式、人群划分、 运动项目、场地设施、运行机制、效果评价等方面;“典型案例与分析”部分主要选取厦门“思明区思明体育时尚季”案例、国际草地掷球发展案例、上海尚清体育翔立方体育综合体案例、寰旺体育少儿篮球培训教学体系案例进行了分析。
-
体育文化随笔集卢元镇 著《体育文化随笔集》是“体育文化丛书”的第三本。作者用散文随笔的方式表达跟体育相关的各方面观点,区别之前书的学术性,本书的文学性更强。全书分两部分:部分是关于体育的散文随笔,主要涉及体育原理、竞技文化、全民健身、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论等方面。第二部分是作者为他人著作写的书序的集合。本书表现了一个老体育人对体育事业、体育文化的热爱与偏爱、期望与守望、苦心与信心,对大众健身的普及具有促进意义。
-
高职体育梁培根 著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公共体育教材,配以二维码数字化资源,将文字、图片、视频有机结合,使技术部分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全书分为四篇十一章。第一篇运动与健康包括运动安全与健康生活、运动类型与运动处方;第二篇职业体能包括职业体能概述、基础体能训练、职业类型与体能训练;第三篇现代运动项目包括球类运动、健身健美运动、休闲运动;第四篇中国传统体育包括中国武术、健身气功、民间体育。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锻炼的参考书。
-
民国体育学术史研究王宏江 著在中国体育史学界,对体育历史的研究远重于对体育史学的研究,对20世纪下半叶的体育史学研究又重于对20世纪上半叶的研究。因此,民国体育史学构成了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领域。近代以来,以期刊为载体的体育史学研究逐渐构成了体育知识生产的形式之一,中国体育学术由此开启了现代化的行程。期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代社会公共知识崛起的象征。在民国时代所创办的主流体育期刊视域中,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体育知识生产到底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一代学人通过期刊媒介所传播的具有现代性的体育知识又为后世留下了哪些学术与文化遗产?王宏江博士所著的《民国体育学术史研究(1912-1949年)——基于主流体育期刊的考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学术贡献可概括如下。一,史料丰赡,在中国体育学界首度对民国体育期刊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和全景化梳理。据该书参考文献,作者共引用体育报刊原典80余种。其中的《体育杂志》(1914年创刊)、《体育周报》(1918年创刊)实属中国体育报刊之先驱,十分珍稀;三种《体育季刊》(分别出版于1922年、1933年、1935年)与《勤奋体育日报》更是大名鼎鼎,驰名于当年的体育知识界。在如此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作者有点有面地展现了以专业报刊为阵地的民国体育知识生产境况。即使作者不作过多的理论阐释,仅就其史料搜集与整理之功,也足以写进当代中国体育学术史。史学家傅斯年言:一种学问凡材料拓展则进步,反之则退步。作为中国体育学界的一员,我真是希望我们的同行能多做一些这样扎实而细致的史料基础工作,多做些实际的研究,少谈些玄虚的“主义”。二,线索清晰,以巧妙的类型学叙事建构了民国体育知识的整体谱系。作者占有的体育期刊史料可谓宏富,但作者并未迷失在史料信息中,而是根据逻辑划分,找到了理解当年体育知识信息的分类标准,即“体育基础理论”“体育教育训练研究”“体育社会问题”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总体上看,这是符合现代认知逻辑习惯的划分,也是基于知识史事实的划分。寻找到这样一种同时植根历史语境和现代史学语境的叙事策略,展现了作者的史料细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历史叙事的匠心巧思。三,视角独特,用“学术史”的概念工具考量并提出了近代中国体育知识之“现代化”的理论问题。中国体育知识生产的“现代化”始于何时?缘何而起?民国体育知识生产者同那个时代其他领域的学人都要面临东洋与西洋、本土与域外、传统与新潮等知识资源的抉择和整合。正是在面对各种知识资源的彷徨抉择中所展开的论争言说,才逐渐建构起民国体育话语的公共空间,促成了作为“公器”的体育学术在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化起步。一切知识都是知识史。作者再现了那个时代体育学人的求知历程,为我们理解现代中国的知识自主和文化自信,补上了不可或缺的体育知识史这一课。
-
老年人精神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研究任玉嘉 著本书对国内外应用广泛的精神幸福感量表进行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并根据结果做相应的改动和调整,从而保证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采用自编的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地区、婚否等,结合经过验证的精神幸福感量表,对于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的现状与特征做初步的分析。以社区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为样本,对体育锻炼与精神幸福感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建立体育锻炼与精神幸福感的关系模型来进行检验。随机选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实验组进行运动干预实验。在实验前进行差异性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老年人的精神幸福感与心理健康进行比较,考察运动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的干预效果。
-
功能性训练动作解剖图解沈兆喆,王雄 著本套丛书由体能教练沈兆喆和体能训练中心负责人王雄联合主编,从教练员及运动员非常关注的、可有效提升运动表现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力量训练”以及“躯干支柱力量训练”三个板块入手,将理论讲解与实际训练指导相结合,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健身爱好者提供一个功能性训练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桥梁,从而更好地指导训练,提高运动水平。《功能性训练动作解剖图解:躯干支柱力量训练》介绍的是功能性训练体系中的“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功能性训练动作解剖图解:躯干支柱力量训练》不仅讲解了躯干支柱的运动解剖学机理、力量训练的益处以及应用原则等基础知识,还从不同的动作模式和身体部位出发,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动作,并给出了训练方案设计的原则与示例,可以有效帮助教练员及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而有效提高运动表现。
-
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王昕光,赵云鹏,吴伟 著全书共十章内容,分别从理论解读和实践指导两方面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章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理论,着重阐述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理论、文化属性、文化内涵及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第二章研究了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体系的问题,包括发展走向、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第三章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这部分问题决定了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下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研究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国际化传播问题,这是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同时也是展现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方法;第六章则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究,这是现代几乎任何想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项目的必然发展路径;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对传统武术、传统养生项目、传统搏击以及各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练方法进行了指导。
-
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新西兰] 迈克·麦奎根 著,孙君志,李丹阳 译运动员训练和表现的监控系统正成为科学化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高水平的运动项目的训练体系中。关于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运动队教练要求科研人员收集、分析和解读与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相关的机能监控数据。尽管近年来这些相关研究有所发展,然而训练从业者们却没有现成的资源,可以提供有关运动员监控的优秀实践的循证总结。由人体运动出版社(Human Kinetics)出版发行的、全球运动员监控领域的领先科学研究者——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迈克·麦奎根(Mike McGuigan)教授主编的《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一书将运动员监控的研究和科学概念与实践策略联系起来,方便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共同使用,是一本运动训练和体能训练监控领域的经典读本。同时,《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为国家各级运动队备战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进行科学训练和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将吸引各种运动项目的教练、体能教练、运动科学家、物理治疗师和防护师,他们工作的对象涵盖了普通水平至专业水平的运动员。《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全面介绍了运动员监控方面的新证据,以及将这些证据用在高水平运动的好的实践经验,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严谨的科学证据与教练艺术相结合,为运动员监控计划的实施提供一站式服务。训练监控者将学习运动员监控方法的基础知识、应用的一般原则及如何在实践中好的地进行应用,这一切都是在结合训练实际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完成的。《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将帮助训练监控者回答有关运动员监控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问题,同时要求他们思考如何使用监控数据去辅助安排和指导设计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的首章通过设置各种情景来回答“为什么要对运动员进行监控”这个问题。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用于个体机体数据监控的各种分析技术。第三章解释了训练应激的生理效应,以及过度训练的概念。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了训练应激的监控以及体能和疲劳的测量方法。第六章回顾了目前运动员监控中使用的技术以及具体实践。第七章介绍了融合艺术和科学的教练指导对于监控的重要原则。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对个人和团队运动的监控提供了指南、方法、质疑和解决方案。《运动员训练及运动表现监控》中的案例研究和实例分析向使用者充分展示了上述信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