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澳] 皮特·凯恩(Peter Cane) 著,罗豪才 编,罗李华 译,张世泰 校我们负有责任的意思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作者写作《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公法名著译丛》的目的就是要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作者的核心建议是要在法律框架下考虑责任问题。因此,作者在《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公法名著译丛》中从一个独特的法律角度来阐述责任问题,其基本关注点是一个与受到制裁的观念紧密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责任概念。作者在书中主要探讨了责任与法律课责之间的区别,以及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区别这两个核心问题。通过对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探讨,展示了法律和道德如何共生地相互作用。同时作者还考察了法律推理与道德推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学科的哲学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这些思考提供了在寻求理解责任时通过认真对待法律来获取很大收益的方法。
-
敦煌古代法律制度略论李功国 著敦煌古代法律制度是敦煌法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本书是《敦煌法学文稿》的姊妹篇,是敦煌法学新学科建设的支柱性书目。全书共分为六章,对敦煌法制文献中所反映的敦煌正籍典章、经济管理制度、契约制度、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民族宗教制度、军事烽燧屯田制度以及诉讼程序制度与判集、案例等,进行了综合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与阐释。坚守历史真实,传承创新,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提供滋养。
-
计算机犯罪规制中美比较研究高仕银 著本书主要对中美计算机犯罪规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条分缕析美国联邦《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以其三个基本罪行:非法计算机访问、使用计算机诈骗、造成计算机危害的规制为范本,结合联邦法条、判例、立法和司法报告等展开纵深研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和有关案例对比分析,提出建构判例指导下的司法审判规则来解决我国计算机犯罪规定有关构成要件不明确的问题,以法益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来探讨计算机诈骗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位与定性,建立计算机犯罪民事救济制度和对犯罪损害与损失予以重新定义等。主张刑法在规制计算机犯罪中既要确保技术发展与遏制技术滥用,又要保护个人权利与保障社会安全。
-
知识产权佐藤辰彦 著本书以“知识产权就是财富”为主题,采用随笔的形式介绍了知识产权的故事。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对产业和企业等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价值的运行机制、知识产权的活用形式、知识产权力量的活用启示,以及当代社会应如何运用知识产权的思考。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这个全世界发生巨变的时代,需要通过人类的智慧来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进而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本书中关于日本近些年初创企业和发明人的创新故事,可以为我国各行业创新企业和发明人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借鉴。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行政证据研究姬亚平 著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立足于行政证据的独特性的分析,意在揭示行政证据独有的规律和特点。书中对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问题的分析较系统,对完善现有行政证据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研究行政证据问题,对行政证据的基础理论、规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行政证据的举证责任、证明标准、审查认定等问题,对于完善行政法制理论、指导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法律人类学论丛吴大华 编《法律人类学论丛》是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法学重点学科发起创办、定期出版的学术读物。该读物以推进法律人类学研究为宗旨,营造浓厚的法律人类学学术研究氛围,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展示、提高和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法律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研究的学科,它处于法律学与人类学的交汇点,是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作为19世纪中后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法人类学是传统法学和传统人类学的扩张与“互渗”,要求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对法律进行动态性的研究,认同法律多元,认同非国家法律,要求运用国家法律与非国家法律寻求纠纷解决以维护社会秩序。本书是《法律人类学论丛》第7卷,分别从理论与研究方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民族经济法治研究、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域外法律人类学等视角进行探讨,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跨文化的比较,深入田野,不断探索法律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
法家新论钱锦宇 著,钱锦宇 编对于身处21世纪的世界各国而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是各国的首要政治主题。为了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胜出,中国必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性的建构,离不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先秦法家思想的支撑。先秦法家“不法古、不循今”的改革主义、“缘法而治、以法为教”的法治主义和“禁胜于身、立公弃私”的权力制约观等理念,对于当下中国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先秦法家和民国新法家思想的理论形态、历史贡献、合理内涵及其创造性转换等问题,力图在历史与现代语境中创造性地诠释和发展法家思想,以期为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智识支撑。
-
魏玛国家学吴彦 著,吴彦 主编 编《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是由同济大学法学院法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魏玛国家学》是第6辑。本辑聚焦于“魏玛国家学”这一主题,收录了多篇文章,其中既有对德国魏玛时期国家学理论成果以及经典文献与资料的译介,也有国内学者关于法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笔谈内容,从多方面、多维度展示了“魏玛国家学”和“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主题探究,为我们了解这一领域的动态和经典内容展现了丰富的面貌。
-
法治话语研究陈金钊 著陈金钊主编的《法治话语研究》(第七卷)精选法学界关于法律语言学的核心论文,并按照主题的不同分多个部分进行论述,内容涉及了法律语言与法治方式、法律语言的基础理论、法律语言与法律方法、法律语言的司法适用、法律语言与部分法。全书从理论研究、司法实务等不同的层面对法律语言学进行了研究,是法学类研究人员、立法工作、司法实务人员的很好的参考用书。
-
国际私法本体论蒋新苗 著本书立足国际私法本体研究,聚焦国内外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和难点,结合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参照国际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