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第二辑川大南亚所《南亚智库研究(第二辑)》本书是“南亚智库概览”系列丛书的第二期成果,集中介绍了南亚7国16家较为重要的智库,其中印度5家,巴基斯坦3家,斯里兰卡3家,阿富汗2家,马尔代夫、不丹和尼泊尔三国各1家。本书结构清晰,资料翔实,完整地展示了这些智库的机构概况和研究特色,可供从事南亚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供对南亚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参阅。
-
卡尔 施米特与犹太人(德)拉斐尔·格罗斯《卡尔·施米特与犹太人》显示了与施米特及其“犹太教”概念之间公开的或者默默对立的观念史、概念史的关联。《卡尔·施米特与犹太人》共分五章。在第一章,研究施米特对待纳粹主义立场与对待“犹太人”的明确态度问题。接着,在研究概念史、观念史问题的第二章至第四章中,探索上述立场表明的多层次的前半部历史。此三章中任何一部分,都涉及施米特著作中与犹太教对立的结合点,即普遍主义、分离主义和加速性。在第五章,讨论施米特在战后的立场。“卡尔·施米特与犹太人”的主题,即使单纯列举施米特的业绩,并且由现实中乃至想象上“犹太人好的朋友”也无法阐释清楚。同时,对犹太人及犹太教这种争辩的结果,有待于对施米特与法学上的分析。这一点,是《卡尔·施米特与犹太人》根本目的所在。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施米特生于威斯特伐里亚普勒腾贝格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33年,施米特担任柏林大学教授。他的政治思想对20世纪政治哲学、神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提出了许多国家法学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实质法治国及法律与主权的关系。
-
中东研究2018年第2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中东研究(2018年第2期 总第8期)》共计12篇文章,分为特稿、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宗教与社会问题、埃及史研究4个栏目,对学界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
-
宋朝与高丽往来人员研究王霞宋与高丽关系是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转型期,双方由传统的一元朝贡关系转变为复杂的多元朝贡关系。分裂的政治格局决定了这一时期宋丽关系的“特殊性”,而*能反映这一“特殊性”的就是双方的往来人员。*是使节交聘。与大一统时代不同,此时的官方交聘行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交聘目的亦灵活多变。第二是商人往来。与唐代是新罗商人主动来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贸易不同,宋丽贸易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量宋商前往高丽。第三是留学生和求法僧,数量与唐代相比明显有所下降,但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第四是移民。这一时期出现了宋人“主动移民”的案例,他们的移民行为具有和平性、海洋性、稳定性和精英性的特征,与因避难、战争、逃荒等客观因素进入高丽的移民完全不同。这些动态的人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而立体的宋丽关系图:使节手持文书与节钺,举止高雅地在豪华的宫殿里移交国书;商人在繁忙的码头匆忙装卸货物,汗流浃背;留学生满腹经纶作诗唱和,以宾贡进士的身份荣归故里;求法僧携带经卷游历名山古刹,在求师问道中发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慨;移民收拾行囊,在高丽王的热情招募中远赴高丽期待开启人生新篇章。
-
联合国与和平行动张贵洪本书为纪念联合国开展维和行动七十周年而出版,主要收录了联合国维和行动改革与国际合作研讨会论文以及第三届联合国研究青年论坛获奖论文。本书围绕联合国和平行动展开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可持续和平、联合国维和行动改革、平民保护、国际人道法、妇女与和平安全、武力使用规范、过渡与退出机制、联合国与非盟和平安全伙伴关系、联合国与欧盟维和合作、东亚维和合作等。这些研究反映了联合国和平行动以及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若干重大课题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
核危机控制王永红本书主要研究了核危机控制的内涵、基本要素、控制活动、影响因素;核危机控制目标的确定依据及主要内容;核危机控制原则的确立依据、基本内容和运用方法;核危机控制机制的作用、框架、建立及运行;核危机控制手段的类型、作用及运用;国际组织和大国在核危机控制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古巴导弹危机、伊朗核危机和利比亚核危机等典型核危机控制。 本书可为核危机控制、国际危机管理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张洁本书为年度报告,总结分析2018年发生在中国周边的主要热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作者方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是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为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定位要求而组建的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型学术思想库。
-
安全与国际关第(美)爱德华·A. 库罗德兹《安全与国际关系》是一本国际安全理论研究的经典教材。本书把国际安全视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分支,为读者提供重要的概念工具,以拓展其专业知识。作者通过对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进行评析,力图解释国际行为体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选择使用或者避免使用暴力和强制性威胁以获得有利结果的原因。本书也讨论了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流派的观点和主张,验证了当前主流安全范式呈现出相互竞争的研究路径。作者认为,只有对安全进行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汲取各派之长,才能达到理论验证的严格要求,并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满足不同行为体的实际需求。本书将为国际关系和安全研究领域的学生、实践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新的有价值的主题阐述。同时,为了让读者更深入了解主题内容,本书也列出了相关思考题和参考书目。
-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李建平 李闽榕 赵新力 周天勇本书融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完善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15~2016年G20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当前G20各成员聚焦关注的科技创新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深入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G20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展现G20各成员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G20各成员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
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朱晓青本书主要介绍了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的构成,以《欧洲人权公约》为核心的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以及欧洲联盟人权法律保护机制。本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为导 论,介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和 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的构成。第二编为以《欧洲人权公约》为核心的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介绍了欧洲理事会的人权保护蓝图,《欧洲人权公约》的特点和所保护的权利,《欧洲人权公约》建立的人权法律保护机制,《欧洲社会宪章》及其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第三编为欧洲联盟人权法律保护机制,介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人权法律地位的演变,建立中的欧洲联盟人权法律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