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图像与造像苏金成 著2017年暑假,上海大学苏金成老师带领6名研究生对山西晋中佛教美术文物古迹进行了学术考察。师生们考察了晋中地区五十余处以佛教为主的宗教文物古迹,另有多处古村及古城等。在考察的过程中,大家除了拍摄和收集到一手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同时对晋中地区现存文物遗迹进行了整体的梳理,构建了晋中佛教美术的研究框架,为以后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铺垫学术基础的作用。本书稿即是在考察基础上撰写而成。
-
信念的世界张帆《信念的世界》是一部直陈作者在哲学基础理论方面基本理论观点的学术论著。该书以问题为导向,对信念及与信念直接相关的哲学方面的各种重大疑难问题,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逻辑和语言等诸多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究。该书将信念置于整个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将其作为哲学研究的预设和最终的精神成果,进而通过它重新梳理整个哲学的基本脉络,并力图构建出一个信念的世界。信念不仅与哲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及其他的各种学术研究活动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存在直接的、内在的关联,它实则还构成了一个哲学研究永远跳不出的怪圈。哲学研究自始至终不过是在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类型和层次的信念中兜圈子,而哲学上的争论实则首先便是各种信念和信念体系之争。
-
沉思与批判燕宏远卢卡奇是匈牙利现代著名思想家,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广泛收集卢卡奇原始文本及其有关材料,深入细致研究的成果。作者依据大量第一手文献,通过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艰难曲折复杂的沉浮历程,全面研究了卢卡奇-系列著名代表作,客观描述了卢卡奇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其一直到最后都始终笃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生。
-
王充儒道思想评介颜莉王充哲学思想建立在广评诸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一个既不属于儒家又不属于道家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抑或说继承了儒、道又超越了儒、道。本书以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评介为切入点,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经学、文献学等维度研究王充思想,而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考察、梳理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理解与评判、继承与发展。
-
宗教学史论卓新平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支的宗教学约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在世界学术史上是一门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本书即研究宗教学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分为上编“宗教学的历史”和下编“宗教学的体系”。其中既有历史与现状的对照,也有中国与西方的比较,包括对西方宗教学的研究和对中国宗教学的探讨,前后呼应、内外关联,旨在以这些探索和思考来拓展中国的宗教学发展。
-
经典与实践卓新平 著中国宗教学的继承与发扬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所构成,其对宗教的论述触及宗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经典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宗教学新论》归纳、总结了作者在探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体悟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上的所思所想,涵括经典研读与实践探索这两大方面,以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蕴涵及重要意义加以探索。
-
中西哲学三棱镜邓晓芒 著《中西哲学三棱镜》是在旧作《中西文化视野中真善美的哲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的基础上,经过大幅度的增删而形成的。删除的六篇文章是因为已归类到其他的文集中,为免重复而去掉了;增加的六篇则是后来的新作,有助于展示我对相关主题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观点。经过改造后的《中西哲学三棱镜》,起名《中西哲学三棱镜》,不但形式上更加简洁,内容上也更显丰富了。我对中西哲学比较的观点有很多已经在《中西哲学比较十一讲》和《哲学与生命》等文集中谈到过,但那主要都是一些讲演录性质的文章;而收入书中的则大多是严格的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章,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在中西哲学比较方面的学术观点。
-
遭遇视差之见戴宇辰《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围绕斯洛文尼亚当代著名哲学家、文化理论家、精神分析家斯拉沃热·齐泽克的著作展开研究,力图从大众文化这一视角出发,建构起齐泽克关于大众文化论述的理论脉络,从而能够澄清齐泽克对当代大众文化的诸种诊断。基于齐泽克众多文化批评的文本,书稿从其哲学理念中提取“视差”这一概念,以此作为齐泽克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起点。论著阐释了齐泽克对于大众文化三个层次的“视差之见”,特别选取了齐泽克对于“电影”“文学艺术”“意识形态”“后现代”“赛博空间”和“全球化”等六个方面的理论主题加以探讨。论著最后还总结了齐泽克对于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其缺陷。
-
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的智慧骆长捷,王雪莹,王怡 等《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的智慧》设立了术语解读与语篇精粹部分,分别选取了洛克的宗教政治观、孟德斯鸠的法理精神观、卢梭的人权意识观、狄德罗的唯物哲学观、休谟的人文主义观中拥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加以呈现,为读者提供了很原汁原味的哲学论述。
-
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 译,丁福保 笺注《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系的重要经典,自东晋时期鸠摩罗什译出以来,屡经重译,历代注疏研习者无数。在佛教史上,该经可谓流传范围最广、传诵时间*长的经典之一,而且对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大影响。丁福保的笺注,以鸠摩罗什译本为依据,遇有难解或他人误解之处,即以他种译本参酌,力求领悟经文确解。作者又在书中附录《笺经杂记》等资料,为笺注奠定了体例依据,并为读者了解《金刚经》的流传情况提供了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