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梦的意义[英]彼得·冯纳吉、[德]霍斯特·卡切尔勒 (Horst K?chele)、[德]玛丽安·鲁辛格-博莱伯、[英]大卫·泰勒本书立足21世纪的视角,聚焦于关于做梦以及梦的理论和梦的临床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由15篇有关梦的代表性论文组成,展现了如何将临床研究和非临床研究联系起来,以及梦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现代研究人员的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本书不仅能让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从中获益,也会让精神科医师、神经科医师、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家,以及对个体和文化的创造力感兴趣的人们获益。当然,其中也包括对自己的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
-
被虚构的焦虑[法国]【法】阿兰·布拉克尼耶 著调查表明:对预期的焦虑,已经替代了过去和童年不幸,成为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那么,夹杂在日常快节奏和未来不确定之间的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属于自己的未来?又是否拥有比想象中更多的面对未来的必要能力?作为心理治疗师,阿兰·布拉克尼耶的工作并不是提出普遍性问题,而是为想要缓解未来焦虑的人提供心理支持。在《被虚构的焦虑》一书中,阿兰·布拉克尼耶阐述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五个积极步骤——如何渴望并尝试了解我们将会面临的风险?如何借助我们过去的经验去设想未来?如何专注事物本质而不会茫然无措?如何对新生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如何鼓起勇气去梦想一个可能的未来?这五个积极步骤是阿兰·布拉克尼耶“未来心理学”的核心,可以帮助我们与未来的世界产生共鸣,并为我们当下生活中的问题提供答案。
-
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注意加工杨海波《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注意加工》探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注意加工,按内在逻辑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结构模型,探讨了我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结构以及这些症状与其他病症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聚焦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注意偏向,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注意偏向的行为特点、空间注视模式和脑电生理变化规律;第三部分聚焦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注意偏向的干预,从价值和奖赏训练角度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注意偏向的干预方法。
-
认识本能李亦梅 著为什么我们总是半途而废? 为什么我们总被第一印象所迷惑? 为什么我们越是在乎什么,就越容易失去? 这些问题或许并不容易回答.其实,人类很多行为问题的答案都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都知道,世界是个大宇宙,每个人是个小宇宙,因此我们向外探索世界、寻求外在的知识的同时,也要认识和了解人的内在和本能. 本书就是一本通过心理效应来认识人的本能的心理学通俗读物.书中运用了60个心理实验,包括自我认知、学习成长、人际交往、职场管理、众生百态五个方面,探讨分析了群体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在复杂的世界中,做一个睿智通透的人.
-
跳出井底[美] 杰弗瑞·简森·阿奈特, [美] 琳娜·阿奈特·简森 著这是一本由两位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所著关于人类发展学的心理学著作。本书研究了社会文化对人类个体发展的影响。作者从产前发育、分娩期开始,到后老年期、死亡,将人的一生分成12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作者都以不同的社会文化作为切入点,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发展是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的。这本书将会帮助我们重新架构对人生各个阶段的认知,并产生新的理解,在当下社会中,人生发展阶段的传统划分正经历着巨大变化、面临着猛烈冲击,婚育年龄、逐渐延长的求学生涯、职场的年龄焦虑、退休的年龄线后延……我们每个人都被这股浪潮裹挟,努力平衡家庭和个人的矛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将如何审时度势、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好一个个重大的人生选择?总要先从构建人生阶段的整体认知开始,这就是本书的意义。在这个文化多样、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可能是家人、朋友、邻居、同事、 工作伙伴……能够以文化的发展眼光看世界必将使我们获益。
-
当食物成为抚慰[美]朱莉·M. 西蒙 著本书是专门为有情绪性进食问题人群创作的心理自助类图书。对很多人来说,食物是对内心的抚慰,但对食物的需求可能是其他情绪或心理问题的反映。如果放任情绪性进食问题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作者朱莉·M. 西蒙在梳理情绪性进食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改善情绪性进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全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探讨了童年经历与寻求外部的支持和安慰的需求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介绍了7种具体的技能和练习方法,帮助读者重获内心的滋养,进而消除因安慰情绪而产生的食物依赖。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建立鼓励式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避免再次发生情绪性进食问题。
-
个性的起源【美】大卫·J.林登( David J. Linden)本书详细地对我们的身高、体重、行为特质、智商、特殊疾病发病率、性偏好,甚至包括是否爱出汗、耳屎类型等有关的人格特质与先天基因、后天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各自关系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了专业的知识科普,揭示了每个人的个性并不是关于“天性对教养”的传统之争,而是“遗传与经验相互作用,同时也受到固有的发育随机性的影响”的科学真相,有助于我们对人类个性的了解以及从社会层面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体基因的潜能。
-
走向社会的勇气〔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李琪 王柳译本书在阿德勒去世后出版,是其一生巅峰的、成熟的、极具实用价值的作品。全书蕴含阿德勒一生思想精髓:“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并强调人的“社会意识”,引导读者修正自己的生活风格,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世界。本书通俗易懂,对于洞悉自己和周围人的言行所对应的内心世界,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是普通读者了解心理学、了解人性、人的内心和行为模式及生命的意义所在的心理学经典读物。本书特别针对解决以下几类人的问题:从小被父母百般宠爱,以至于总想让别人服从自己,从而不能与周围人好好相处的人;缺乏安全感、总是患得患失,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过于担忧,每日处于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之中的人;总是感到孤单,没有人认同和理解自己的人;对于进入新环境,如新学校、新工作单位感到恐惧的人;一直因为自卑而抬不起头来,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不愿和他人有过多接触的人。
-
母爱毋伤[美]布兰达·史蒂芬斯 著,郭典典 译爱会带来伤害,这是许多人无法理解的一个事实。在依赖情感纽带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中,或明或暗的伤害并不罕见。更常见的情况是,施加伤害的人认为自己没错,受到伤害的人反而要去寻找自责的理由,哪怕是本应亲密无间的母女之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爱一旦超出适当的界限,就会变成一种压力和控制。然而,越面对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越容易成为情感的俘虏,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伤害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本书借助真实的案例和科学的指导,帮助读者辨识有毒的亲密关系,积极展开有效的心理疗愈。让改变从理解开始,带领读者勇敢迈出实现自我蜕变的第一步。没有界限的爱,会变成一种伤害——学会守住属于自己的情感界限,让我们在爱的相互守望中,变得独立与自信。
-
我有点儿胆怯 但想和你好好说话[韩] 朴宰莲害怕沟通的我们常有这样的内心独白:我很懦弱、没人喜欢我、要活得小心、不要相信任何人、别人对我的看法很重要……这些控制着我们,使我们的内心深陷情绪的煎熬,为避免受伤,我们常选择逃避沟通。事实上,内心的想法并非现实,越深陷这些思维误区,就越难实现顺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书作者朴宰莲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形成这些思维误区的心理动因,并提出健康的沟通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对方诉求,以及理解自我之上。沟通的最大价值不是说服或改变另一方,而是达成共识,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那些因为胆怯而不敢吐露内心、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心生芥蒂、因为好面子而不能好好道歉、因为该说的话没说而懊恼的人,都将从这本书中获得安慰,并找到沟通的勇气。最终我们将发现,沟通不仅是改善与他人关系的技巧,也是治愈我们内心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