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大师谈人生季羡林,胡适,梁漱溟 著,季羡林研究所 编《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季先生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谈了对人生的看法。季先生书中所谈,涉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礼貌、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什么是孝道、怎样认识老年、长寿之道、怎样看待衣着款式、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为了更加切合书稿主题,重新拟定了个别文章的题目,以使论题更加突出。为了增加读者阅读兴趣,每篇文章选取一段精彩文字,置于该文篇首。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不影响语意的前提下,对文章中的异体字,按照现今通行规范予以统一。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书稿,增加了注释。出注的范围是:文章背景介绍,明显与现今通行译法有差异的外国人名。一般读者难以理解的方言俗语。由于现代互联网非常发达,对于一些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查到的人物,不一一注出。《我的人生哲学》:《我的人生哲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一般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
-
我的人生哲学梁漱溟 著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一般大众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对他研究的问题和学问也不能一一涉猎。《我的人生哲学》则是一个能够简要而准确地反映其人生哲学的读本。《我的人生哲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一般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
-
对话稻盛和夫(日)中坊公平 (日)稻盛和夫 著,喻海翔 译不被摆在眼前的成功或者欲望所束缚,作为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到底应该抱着怎样的活法?来自于经济界和法律界这样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开诚布公地对谈关于作为人,何谓正确;关于活法。《对话稻盛和夫:德与正义》中两位作者,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履历,但是他们却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临了多种磨炼,并且最终从这些磨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对话稻盛和夫:德与正义》不仅阐明了直面磨炼的社会的病根,同时提出了,为追求并且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探索的方针。
-
中国人的价值观沈清松 主编《中国人的价值观》收录的各篇文章是海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古代的根源”、“人性与自然”和“现代的重建”三部分,从人文学的视角,围绕“人性与自然”的主题,既追溯中国人的价值观于历史传统之中,探讨古代中国人价值取向的传承与变迁;又与西方思想相互对照,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所造成的观念解放与价值的迷失,进行了客观透彻的评析;并且试图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在现代的脉络中重建中国人的价值观。
-
康德的道德哲学牟宗三《康德的道德哲学》以康德的两部代表作《道德的形上学之基本原则》与《实践理性之批判》为主要研究对象,牟宗三先生选译英国人阿保特对康德作品的翻译,将康德作品由英译本翻译为中译本,他认为不读康德,便不能言吸收康德,“若吾辈若不能以独立之中文阅读康德、理解康德,便不能言吸收康德,而吾辈亦无法参与世界之康德学。”牟先生比较康德哲学与儒家义理之异同,显出他对中西两个哲学传统的深入理解。可以说,他在本书中所附的注解大大提高了译本的价值。
-
现象学对伦理学的奠基钟汉川 著作为现象学运动第二号人物而出现的马克斯·舍勒,既不像现象学运动的开创者胡塞尔那样具有从二十世纪初就确立起的奠基性地位,也不具备其后来者海德格尔那样的(在舍勒逝世后才)日渐隆起并且持续至今的广泛影响力。但他确实近年来西方哲学研究的着重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南开哲学文库:现象学对伦理学的奠基》以其伦理学为研究重点,对其影响英语世界的伦理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设计伦理研究高兴 著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设计一方面是以人的意志为支配,另一方面又受到客观物质性的制约,从构想到行为再到最终的产物,不仅人的意志作为设计的灵魂而且物质作为必要的条件,使精神与物质合一作为线索贯穿设计的全程。人的意志与物质的高度结合,促使伦理考量(有关人际关系的思考)经常化与持久化,并现实地表现为对实践原则及产物评价标准的不断修正,使之越来越呈现跨越现实和特定场域的特点,不仅针对局部人群而且指向全人类;不仅适用于现实阶段而且指向未来。建基于此,将伦理具体为设计的一种属性并不能体现出伦理考量与设计实践之间的本质关系,因为设计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不能表面化地理解为设计的行为接受伦理的考量并对应为有关具体产物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视作设计实践所需的实践原则和属性,而要深化为针对设计实践整体规划、现实约束和未来引导的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兼具认知、导向和监控等多元的职能。以此为基础,对于设计伦理原则加以确立并不断进行必要的细化,成为设计实践及理论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
百孝经释评陆文荣 著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向为世人所推崇。如果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上慈下孝,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家与家之间团结友好,那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将何其高也。《百孝经释评》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百孝经释评》历时数载的典籍搜寻、整理以及校正,方才确定最终版本。在详细注释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感人肺腑的孝慈故事和作者多年的修道感悟,深度评说《百孝经》的经典观点,对重新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
厚黑学李宗吾 著《厚黑学》——中国官场第一书!《厚黑学》这本书之好,在于告诉国人,一个盖世奇才,对日非的世局,其内心的悲愤和痛苦是如何沉重,李宗吾先生一生为人做事,比柏杨先生不知高级多少,真可惊天地而泣鬼神,而他鼓吹“厚黑”,硬揭大人先生和鱼鳖虾蚧的疮疤,其被围剿,自在意中。
-
良心书(清)钱振鍠 著,钱璱之 译,卜功元 注《良心书》(作者钱振鍠)上篇,节取“四书”及宋明诸儒之要语,以明“良心”二字之宗本。下篇自出己意,引上篇之义而申之、充之,发挥得淋漓尽致,豁人心目,有廉顽立懦之效。《良心书》二篇,实为先生本救世之心所开之济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