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戴面具的伊丽莎白傅光明本书共分为10个章节,以读者熟知的经典人物约翰王、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等为核心,阐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戏剧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前人已有作品的原型故事之间个性和共性的内容,意在呈现,身为生活在英格兰王国伊丽莎白时代和詹姆斯一世时代的天才编剧,莎士比亚如何通过编排历史来编写历史剧的。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个既擅、又能、还特别会利用一切已有的素材、资料,由“借”而编出原创剧的天才,不论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前人作品当中的人物原型、故事原型是什么样的,只要经过他的艺术巧手灵妙一“借”,就能创作出不朽戏剧。因此,若想从莎剧中寻觅英国真实历史的踪迹,只会被莎士比亚领入歧途,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是戏,不是历史。
-
戏曲学前沿问题研究朱恒夫 著全书分为“历史回顾”、“当代成就”、“创演探索”三个部分。“历史回顾”共20篇文章,阐述了中国傩戏、傩舞、社火、阳戏、皮影戏、昆剧等戏曲的产生、兴起、发展、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戏剧名家汤显祖的事迹以及《黛玉葬花》《牡丹亭》等剧本的成就和创作经验。论述了三庆班、富连成、进京徽班等戏班和梅兰芳、“传字辈”等名角的特色。“当代成就”共12篇文章,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戏曲政策与有关戏曲的重大活动,如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海昆剧观摩演出大会、20世纪50年代戏曲剧团体制改革、新中国戏曲剧团首次出访演出、京剧现代戏的实践与经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曲教育等。“创演探索”共12篇文章,对于《春香传》《五女拜寿》《澶渊之盟》《则天皇帝》《人鱼姑娘》等剧目作了剖析与评价,并对于新时期戏曲以及戏曲现代戏的成绩、不足、表演艺术、发展路径等作了探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
相约大海何继青《相约大海》是无人船光影秀文化旅游演出的剧作原本。剧中故事讲述了中国商人一家三代跨越百年,坚守“一诺千金”的海上丝绸之路故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商人远道与身陷绝境的外国船长埃萨萍水相逢。远道以中华民族特有的自信与善良救助了埃萨,使绝望中的埃萨重新燃起了对生的希望。多年之后,埃萨的儿子吉尔与远道的女儿白露在珠海相遇。两个年轻人因为上一代的故事彼此连接,而他们的后代又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华民族“一诺千金”的品格写满大海。
-
京剧三弦演奏教程张薇这是一本三弦演奏方面的专业教程,涉及概况、技法和训练、伴奏特点,以及曲牌、教学剧目选段。其中,教学剧目选段根据行当,如青衣、老生、小生等做了分类。内附三弦演奏音频,利用二维码技术,增强教程的实用性。
-
文化生态视角下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现状及问题研究廖亮 著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参与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是当下的一项重要议题,这其中要重视年轻群体与戏曲的关联是人们的共识。本书以上海地区本科院校学生戏曲社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查、实地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科学方法,深入调研,旨在梳理以大学生戏曲社团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与戏曲之间真实的文化联系,同时,通过各高校学生戏曲社团不同案例的深入分析,尝试找到在政策导向、校园文化、社团实践三者之间搭建良性文化生态环境的合理途径。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基本情况,包括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的数量、历史、人员规模、群体结构、戏曲社团的运作方式、隶属关系、组织架构、资金来源等;第二,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成员的戏曲文化实践及认知,包括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成员的聚合方式、日常活动、校际联动、文化交流等;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成员的戏曲接触途径、观剧习惯、剧种偏好、戏曲认知、兴趣爱好、自我定位等;第三,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的校园文化现状,包括上海高校学生戏曲社团所在高校的戏曲通识课程状况、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戏曲演出状况、校园传统文化节活动状况等。
-
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王馗 著《鬼界节度与劝善目连》系著名戏曲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所长王馗的代表作之一,2010年被纳入曾永义主编的台北“国家”出版社戏曲研究丛书中,以繁体字本在台湾出版,受到学术界关注, 现在我社出版该书简体字版。 传统的七月十五盂兰盆会,在民间也被称作“鬼节”,是宗教特征十分鲜明的民俗节日。演出于鬼节的目连戏,是重要的民俗事项。 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连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 2006年,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戏剧化的表达方式,目连戏通过神、鬼、人在天堂、地狱、人世的游走,渲染了节日庆典的宗教气氛,凸显出宗教超度所必须的劝善惩恶、忏悔罪孽、自我成就等仪式内容,这不但成为理解目连戏文学形象塑造的基础,也成为破解节日庆典与故事传说相互依存关系的重要依据。 本书共有27万字,考察了鬼节在明代以来的盛行,以及其丰富、庞杂的节日表演系统,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目连戏作为民间劝善书的伦理道德内涵。作者选取福建莆仙目连戏的田野演出个案,并附以大量田野调查的图片,指出其在宗教礼仪中的超度主旨,内在本质于目连戏的“劝善”职能。 同时将目连戏研究中的数十个问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以期从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的角度,对目连戏研究有所推进。
-
粉墨登场温会会 著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非常具有文化内涵的国粹,其中有十个**有代表性和**有独特内涵,被称之为中国十大国粹,它们分别是:刺绣、剪纸、围棋、陶瓷、茶道、汉服和丝绸、京剧、中医、功夫、书法。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先辈留下的智慧结晶,是国家的文化瑰宝,了解中国十大国粹非常必要。本书通过绘本的形式为小朋友介绍了京剧文化,帮助小朋友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
-
潮剧潮乐艺术理论研究郑志伟暂缺简介...
-
汉剧脸谱高翔 编著汉剧传统十大行当中,净、杂两行都属于“花脸”,在化妆上都需要脸谱。戏曲传神写意,脸谱是能集中体现的形式之一。本书首次从学术上追溯了汉剧脸谱的渊源,归纳了汉剧脸谱的特点和流变,指出了其与京剧脸谱的区别,搜集了大量已经濒临失传的脸谱画法。具体而言,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部分,对汉剧脸谱的渊源、流变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汉剧十大行脸谱进行分类,分为末、净、生、旦、丑、外、小、贴、杂十类,且图文并茂地展示各种类别的汉剧脸谱,对特色脸谱及已濒临失传的汉剧脸谱单列出来,指出特色脸谱与京剧脸谱的区别,分析濒临失传的汉剧脸谱的画法。第三部分对本书所列的汉剧脸谱进行系统总结。
-
广东汉剧老艺人口述史王琴 著本书注重老艺人的亲身实践、通过口述进行互动与表述。本书对三十多位广东汉剧老一辈艺术艺人回忆性文字的采编和记录,对老一辈艺人手稿、文献的整理,以及广东汉剧院老一辈艺人艺术档案的整理,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打开老艺人尘封的记忆,拾起他们与广东汉剧息息相关的各种历史细节,他们的故事将还原“广东汉剧史”重要的口述史料,广东汉剧鲜活的当代史(1949——至今)。 该书以广东汉剧的老艺人及周围人群、亲身经历者为考察对象,力求口述历史与史料发掘相结合、相验证,口述材料与文献资料不断佐证,推进广东汉剧传承发展脉络的梳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