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蝇王威廉·戈尔丁 著,龚志成 译《蝇王》是诺奖得主威廉??戈尔丁重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借孩童之天真来探讨人性之恶这一严肃主题。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未来的核战争),一群六至十二岁的英国男孩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困于一座荒岛,起先尚能和睦相处,随着恶的本性萌发膨胀,人性中潜伏的兽性战胜了人性,他们互相残杀,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的全过程,将荒岛乐园变成人间屠场。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等都深具象征意味。这部小说由此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之一。
-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汪宝荣 著本书从社会翻译学理论视角,以鲁迅、莫言、余华小说英译为个案,尝试考察五种重要译介与传播模式的运作机制,并讨论其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意义。本书以中国现当代小说英译与传播为考察中心,聚焦于鲁迅、莫言、余华作品。本书主体由八章构成。前三章阐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分析模式;后五章是基于个案分析的译介与传播模式专题研究。
-
译艺与译道肖维青 著本书一共收录了对内地和港澳地区的24位翻译教授的访谈,所有的访谈基本涵盖四个方面——译者人生、教学实践、翻译思辨与行业展望,多数访谈稿包含具体的课堂复现和精彩的人生故事。即使平易的语言也挡不住这些翻译教授的人格魅力和师道风采,哪怕只是通过记录语言的文字,我们也仿佛能够听到他们朗朗的笑声,感受到他们儒雅的风度。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人生经历也迥然不同,但是他们给听众和读者留下的关于教学的真知灼见、关于实践的金玉良言居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
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石麟考释 著清人章学诚评《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究竟哪些为实,哪些为虚?石麟教授依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数十种文献,钩沉索隐,详加考据,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细致准确的考证,厘清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本书采取分栏批注的形式,对《三国演义》正文中需加考证的部分予以标注,并直接在侧栏考证分析,眉目清晰,方便阅读,主要面向喜爱古典小说和历史读物的读者群体,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者的参考书目,是一本适应当下需求的全新的《三国演义》批注本。书中另附陈文新教授国家精品视频课《历史的三国与“演义”的三国》,在经典中寻找历史,在历史中感受经典。
-
乌云的银边柏代华 著本书稿收录的这些随笔以游记为主,是作者10余年旅行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基本都在《环球博览》《新民周刊》等媒体、杂志上公开发布、刊登过。形式为散文、随笔,书稿约15万字,80余篇。篇幅长短不一,文章大部分在一千至一千五字左右。文章内容多为作者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思,着重写人叙事,意在分享旅途善人趣事,借以传达宽容、理性、向善的意旨。正如本书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文中的文字“不宣扬主义,不鼓吹观点,与政治无涉,只是些所见所思。断断续续留下的文字有些还算风趣,不少难掩粗鄙,自忖尚能供人闲时消遣。无意间却发现,这些记述竟然多为偶遇的好人,即便撞上不快之事也大多泰然处之。随着年长,人的性情显然也会日渐宽容,不像年少气盛时,常怀怨愤还自以为一腔正义,仿佛一抬头便是满眼的乌云。感慨之余想起一句英文谚语:每一片乌云都镶着一道银边。那一道道熠熠生辉的银边既悦目也暖心,不仅更吸引人的目光,也让人感悟到乌云后面便是灿烂的太阳。这些好人好事其实就像乌云的银边。于是拿来做了书名,添上一丝暖意。”
-
稻草人叶圣陶 著稻草人非常尽责,他不吃饭,也不睡觉,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他最清楚。他看到农妇的辛劳,渔妇的悲苦,自杀女子的无奈,甚至死去鲫鱼的可怜……然而,他不能言说,只能将手中的扇子连连拍着,却无人能懂…… 小白船呈狭长的梭子形,它很可爱,只给玲珑美丽的孩子坐。男孩和女孩坐上它,可以看到溪面铺着萍叶,小鱼成群来往,青蛙鼓着眼睛等自己的同伴…… 叶圣陶的童话世界里,有农村的风雨飘摇,有自然的淳朴美丽,有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有一粒种子的倔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中国当代小说英译出版研究王颖冲 著本书是在原始书目搜集和数据整理方面的一次尝试,试图全面钩沉中国当代小说英译出版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包括其选材、数量、主题、译介模式等具体指标。附录部分列出了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本的编目,全面而富有针对性,以期为从事文学中译外的学者提供参考。本书有助于回答有关中国当代小说英译传播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近70年来,有多少部中国当代小说被译成英文出版?这期间英译传播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21世纪以来又有哪些新的出版动向值得关注?英译数量多的前十位作家是谁?为活跃的出版地、出版社和译者是哪些?这些数据在各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牵涉到译介背景、模式、渠道和参与者等各个方面,是外部环境、文本内部,以及人类自身相结合的复杂活动。基于上述史料,我们将从英译的对象、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几个角度,探讨中国当代小说英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译介提出建议和对策。
-
碧血江南魂肖飞 著《碧血江南魂》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江南地区浴血抗金及岳家军形成、崛起的长篇历史小说,以期纪念伟大的抗金英雄岳飞,传承其爱国主义精神。《碧血江南魂》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精神,讲述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抗金名将的崛起过程。书中描述了岳飞及岳家军在江南地区的20多次战斗场面,主要叙述岳飞及岳家军从建康陷落,继而转战广德、智取溧阳、屡战宜兴、保卫常州、解救丹阳、克复建康、驰援楚州、屯兵阴沙等一系列抗金斗争,时间跨度于建炎三年(1129年)至绍兴元年初(1131年)。塑造了岳飞、李娃、张宪、张其汝、王贵、姚安人、祁敬德、唐赛儿、刘经、傅庆、完颜兀术等数十个人物形象;贯穿了以抗金战斗为主线,以创建形意拳、军中爱情为辅线的动人故事。其间,有宋军泣血奋战的军事斗争,有军民鱼水情的动人场面,有江南文化及地方物产的特色展示,有金兵残暴恶行的真实披露,有奸细叛国乱军的阴谋行动……《碧血江南魂》体现“写史不拘史,虚构不脱实”的文学创作特点。书中所叙述的主要人物和抗金战斗均有史可查,但又赋予其艺术色彩和动人情节,加强了战事的场景渲染和人物的个性展现,展卷读来,似见其人,如历其境。对于一些情节的交代,体现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作文方法,细节描写不惜笔墨,过程交代数笔而过。《碧血江南魂》整篇的故事情节中,将忠与奸、正与邪、善与恶、爱与憎、亲与情网罗交织,有机结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扣人心弦,令人动容。面对这些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读者可有感于主人公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从而重塑、完善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飞向太空港李鸣生 著《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
-
卡拉马佐夫兄弟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绝笔之作,是作家哲学思考的总结,对现代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西方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册)(汉译世界文学2·小说类)》根据一桩误判的真实弑父案创作而成,描写了一场发生在地主老卡拉马佐夫与三个儿子、一个私生子间,因财产和情欲矛盾而酿成的悲剧:老卡拉马佐夫贪财好色,与长子争风吃醋;次子为爱,希望父兄决斗;三子善良,但无力解决矛盾;私生子弑父嫁祸长子,后选择自杀。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及其心理深入、的透视与描摹,通过一场错综复杂、震撼人心的家庭、道德和人性悲剧,揭示了俄国社会在资本主义冲击下萌生的种种尖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