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
-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暂缺作者本书为第三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用书,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汇编,按照四大专题汇集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所写的61篇论文,全书共分为 “山区城镇化特征与发展路径选择”、“山地城镇产业优化升级与空间发展对策”、“转型期的山地城镇与绿色发展”和“山地城镇绿色、特色开发经验及推广”四大专题,针对每一个专题进行详细阐述,多学科、多视角地对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山地城镇开发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为国家在山地城镇建设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寻求研究思路和科技创新的解决途径。
-
基于景观媒介的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及其实证研究张晓彤本书围绕基于景观媒介的交互式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梳理其基本观点、细分理论特征并评估其适用方向,研究和求证3个问题:一是如何建立和形成共同但有区别的理想语境;二是如何界定和选择差异化的交互媒介;三是如何判定和提供多样化的交互形式。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景观认识论的多角度解构,梳理交互式规划的流程框架、媒介类型的界定依据;通过主观-客观、定性-定量两个维度的综合评估,凝练交互式规划的实施机制,提出不同阶段交互主体、交互方式、景观媒介和交互技术手段的选择方案;通过开发配套工具、结合具体案例完成历史景观分析、关键问题辨识、矛盾冲突解决、设计优化提升等乡村规划阶段的实证研究,实现基于景观媒介的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研究成果的中试应用。
-
高速公路隧道光环境控制王希良为了实现隧道安全条件下照明节能目标,本书在深入分析隧道照明质量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两款照明软件分别模拟了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场景,对隧道各段布灯方式及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混合灯具组合照明方案;建立了以隧道洞外亮度、车速和车流量为输入参数,隧道洞内亮度为输出参数的隧道照明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根据天气环境和交通参数的变化、在满足安全行车的情况下实时调节隧道洞内亮度的目标,节能效果明显。
-
城市规划量化分析研究与武汉实践陈韦,丘永东,胡冬冬、 望开磊、 张古月本书在新信息技术形成和城市规划量化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的历史大背景下,从服务新时期规划编制与实践的视角出发,遵循由深层结构到显相形态,由理论框架到实践应用,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对城市规划量化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规律性总结,构建并阐述了理论框架,开展了基于多学科综合的城市规划量化实践探索。全书共分为八章,力图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和综合的城市规划量化研究体系。其中,章概述了城市规划量化分析的内涵特点,研究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方法,以平台为支撑”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很有实用意义,它为以下章节的具体介绍和分析奠定了概念基础。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理论框架的展开,分别从数据、模型、平台三大关键要素的层面阐述了相应的内容体系与应用方向,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则为规划应用实践,以大量的资料和图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武汉市在人口、产业、土地、交通、街道等规划量化实践案例与武汉市规划量化分析平台的功能特色,是对城市规划量化研究所作的一个有益探索。
-
现代城市设计原理刘生军 王飞虎 陈满光 王旭选题意向主要源于编者自身在城乡规划教学一线的教学需求,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更新的译著、政策介绍、案例介绍较多,但鲜有比较系统的概念厘清、理论知识的书籍。本书注重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将从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概念认知、动力机制、约束机制、运行管理)、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城市更新的历史认识、城市转型与城市更新、社区营造与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的教学实践、规划案例介绍等部分内容为主。在本书的实践支撑部分,因为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的城市更新各有不同,各地区的管理架构、技术规定相差比较大,甚至是在珠三角一个地区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本书以深圳城市更新的问题、管理与实践内容为主,其他地区的案例介绍为辅,案例介绍简洁,主要以对理论知识点的补充说明为主。本书将努力厘清城市更新的理论系统与当下所涉及到的文化学、社会学、地理学、管理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领域交叉的概念认识、知识范畴体系建立等,将学科交叉知识、城市更新演化、社会治理问题、人居聚落营建、城市设计组织等相关内容与城市更新的实际工作建立理论上的梳理,形成不同学科对城市更新知识的总体梳理。
-
城市水环境恢复的实践探索李碧清 唐瑶本书为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的作者团队多年来研究实践的成果总结,书中探讨了广州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了广州市城市河涌生态恢复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城市水环境恢复的方法。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绪论、城市水环境恢复方略、广州市排水管线的建设与营运实践、广州市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城市污泥高温热水解-中温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城市污水厂污泥厂内干化的实践探索、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城市再生水系统优化布局探索、恶臭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内容。本书可为我国其他城市科学规划城市水系统、维系或恢复城市水域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对实现流域健康水循环、城市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波流场中悬浮隧道模型实验技术与实例研究丁浩 李科 程亮波流场中悬浮隧道模型实验技术与实例研究
-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研究张晓荣本书立足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的发展现实和集约化趋向,提出乡村空间重构的关键在于建制镇以下的乡村基本聚居单元的重组,按照层级调整、细胞重组、体系重构的思路,研究了匹配该地区现代农林牧业生产方式的乡村基本聚居单元的概念、类型、空间结构、空间模式和规模预测方法,并提出基于乡村基本聚居单元的乡村聚居空间重构的等级结构模式、功能构成模式和形态结构模式,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地域性乡村空间集约化发展提供指引和参考。
-
上海市BIM技术年度优秀成果2018-2020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著,贺伟 编《上海市年度成果2018-2020》收录了工艺复杂的医疗及文化体育类建筑、高精度要求的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等多种类型的BIM技术应用项目共16个。内容典型且广泛,无论是在BIM全生命周期应用还是在多阶段应用上都独具亮点、各有千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上海在BIM技术应用领域的实践与成效。书中入选部分工程项目,通过深入分析BIM应用效益、应用价值,力求展现在BIM技术应用方面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对于全国其他省市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将起到借鉴作用。
-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黄琪为进一步完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本书针对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和需求,分析探讨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三个方面。一是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重点与监督模式研究,二是完善公路工程质量督查评价体系研究,三是公路工程质量信息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成果更能客观反映质量督查和信息统计项目的实际质量状况,为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有效性,服务于新形势下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书适合各专业质量监督人员参考借鉴,也可供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科研、管理人员和师生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