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李卓,何靖泉,刘巍 著本书全面、系统的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论以及设计方法进行诠释,力图将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完美结合。本书选取了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公共设施设计案例,并做细致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具有创意性、前瞻性、概念性、系统性和可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灵感。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教材,不仅适用于本科、专科学生,而且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于广大专业爱好者阅读。
-
牛津世界城市史研究[英] 彼得·克拉克,陈恒,屈伯文 著2008年,“城里人”,首次成为这颗星球上的主体人群。此去经年,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浪潮,堪称人类族群至高之成就,但同时衍生的问题也如影随形。曾几何时,全球各地城市系统如何演进并相互影响?古往今来,历史上的城市类型对当下世界影响几何?千百年间,市井变迁,何止沧海桑田、地覆天翻,核心驱动力,是工商贸易的市场力量?是统治阶级的政府施政?是城市之间的合纵连横?抑或是城市环境与人口因素?不同学科背景的五十位*尖学者,敢为人先,对历史长河中的城市发展脉络,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比较研究。 本书不仅纵览亚洲、中东、欧洲、非洲及美洲等世界范围内城镇的发展趋势,涵盖从大都会中心到城郊、从殖民城市到乡镇市集的宽广谱系,更着眼于城市形成与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权力适用、经济发展、移民浪潮、社会平等、环境压力与城市对策、宗教信仰及其表现形式,电影行业的发展及城市的创造力。编者开宗明义,阐述了城市通史研究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种种挑战,同时沿着从古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市的萌生到当今城市发展的主体脉络,分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以及现当代的城市群像。
-
空中庭院和空中花园杰森·波默罗伊(Jason Pomeroy) 著,杜宏武 王擎 译本书是关于空中人居环境和垂直城市理论的专著,作者从建筑形态和历史分析出发,探讨城市人居从“空间的城市”(a city of spaces)到“实体的城市”(a city of objects)的转变,分析了空中庭院和空中花园在诸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作为替代性社会空间 (alternative social spaces)在现代和当代城市人居中的重要作用。本书继承和拓展了杨经文“垂直城市设计”的理论,提倡融入公共领域社会特征的一种新的混合空间。本书清晰地反映了空中人居环境当前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较好地平衡了先锋建筑师的创新活力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之间的关系。本书适合建筑与规划专业的设计师或学生、城市管理者、地产开发人士阅读。
-
组群模式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叶乐 著组群模式是一种植物规划设计的方法。本书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植物生态学为基础,摆脱植物设计单一的平面视角,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平面、立面、透视三维设计的新模式,有效将设计思路贯穿于整个环境建设过程中。 本书分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中国园林尤其是古典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乡土植物群落、古人山水画技法以及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浅析,提出植物组群模式的概念。第三章阐述植物组群模式的配置方式。第四章从植物组群模式的立意、空间、层次、季相、品种等方面阐述设计方法。第五章阐述植物组群模式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的应用。第六章阐述植物组群模式应用的前景。 本书更多的是偏重于设计方法的介绍,可作为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设计师或者业余爱好者学习的辅助材料。
-
居住区规划设计张燕 著《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二版)》将从高职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出发,对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全新的尝试,打破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整个系列由设计项目导入,然后以设计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融为一体。既先通过实例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再总结归纳建立“设计概念”。这种在提出问题后,因势利导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符合老师的教学要求,也方便学生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紧扣行业规范,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即为毕业后岗位所用,实现学校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本书分为10个模块: 基本知识;调研与分析;规划结构与布局设计构思;住宅与建筑选型设计;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构思; 道路结构设计构思; 绿地景观设计构思;竖向规划设计构思; 综合技术指标分析; 居住区规划成果绘制与表达。
-
武汉农村建房标准图集赵逵 著主要内容: (1)对武汉市域内开展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房屋特色调研,对建筑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判,编制《武汉农村建房标准图集》,为村民提供具体的房屋建设方案。对各新城区新建类农村房屋提出3套改造方案,改造类农村房屋提出2套改造方案,并根据方案提出合理的预估工程造价。 (2)结合农房立面整治和危房改造工作,以垃圾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编制《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图集》,为全面整治山水林田路周边环境、大力整治农户庭院环境、全面提升村庄的环境品质提供参考。
-
基于新文脉主义的城市色彩可持续研究边文娟 著随着城市色彩规划的兴起,色彩污染逐步得到缓解,但由于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使城市色彩研究进入了瓶颈期。随着“城市双修”的深入发展以及城市更新高峰期到来,当前城市色彩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从整体、全面的研究视角来整合提升理论成果与实践方法论,以促进城市色彩全方位、立体化,可持续发展,更加有效地指导城市色彩规划。城市色彩是城市文脉系统中的子系统,也是城市文脉传承的显性因子,反映了城市文脉积淀的本质。因此基于以上发展困局以及实践需求,将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做为研究重点,从文脉延续的角度,系统的研究城市色彩的传承与嬗变,通过引介新文脉主义,结合城市色彩理论、城市自组织,生态学等理论,提出以推动城市色彩基因再生为目标的“城市色脉”理念,并阐述其内涵外延、形成因素以及特性,将已有的城市色彩研究成果统筹到“色彩时空框架”内,整合城市时态、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文脉形态与城市色彩形态构成城市色脉网络体系,并借助“城市色脉切片”模型,剖析探究城市色脉演变的内在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利于深入挖掘城市色彩文化内涵,完善城市色彩体系,引导城市色彩研究从具象化走向抽象化,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碎片化走向全面化,使城市色彩发展更具整体性、有机性、时代性、前瞻性,从而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特色风貌建设。
-
主题公园与城市发展梁增贤 著随着城市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推进,主题公园的概念也不断演化,早已突破旅游项目的藩篱,成为公众和政策规划制定者热议的焦点,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主题公园不仅带来主题体验,更改变城市社会的运行机制,引发社会的迪士尼化、绅士化。《主题公园与城市发展》全面论述了主题公园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对主题公园和城市发展全面分析解释的一次积极尝试,对理解什么样的城市适合发展主题公园,而主题公园又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具有重要贡献。
-
海绵城市设计伍业钢 著《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一书是该书的作者们多年来对中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在理念、技术与具体案例三个方面的实践与设计的总结和提升。本书为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产业、水景观以及生态城市及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完整的技术路线和创新方案。当中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走入新的历史时期,这本书将成为一部极为难得的参考文献及宝贵的技术设计指南。 全书分为理念篇、技术篇和案例篇三大章,理念篇对于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设计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详细介绍,技术篇介绍构建海绵城市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程技术如雨洪资源化技术、水生态治理技术和绿色设计技术等,案例篇则收录了其团队近年来八个海绵城市实践项目,景观项目类型丰富,包括了湿地设计、水库设计、水生态治理及水系设计等海绵城市构建聚焦的项目。 本书首次出版后,重印多次,在业内获得了广泛好评,应读者要求,本次修订再版,对内容作了细致梳理,校正了很多技术细节,期望能够带给广大读者更多收获。
-
设计城市:基础:原则[德] 莱昂哈德·申克 著,唐燕,祝贺,陈光洁 译《设计城市:基础-原则-实践》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城市是如何被设计的?”,作者莱昂哈德·申克和他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探索。这一抽象观点引出了《设计城市:基础-原则-实践》的内容,申克对过去与当前通用的设计方法与工具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引用成功的设计案例来探讨它们的适用性,这些案例通常都是设计竞赛中的获胜方案。作者在《设计城市:基础-原则-实践》中使用了大量案例,它们大多数来自德国与荷兰,也来自申克丰富的经验,其中既包括他亲身参与的设计竞赛,也包括他在担任城市设计项目顾问与评委过程中发掘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