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建筑设计初步罗雪,彭维燕 编本教材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识图与表达、形态构成、建筑方案设计入门几部分内容,以系统的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设计的全过程为线索,依托案例解读和真实的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认知建筑,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基础。
-
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发展报告暂缺作者本报告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密联系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焦点、热点问题,以综合篇、技术篇和管理篇三个部分,汇总一年来国内有关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技术和城市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优秀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分层次、多维度分析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模式与政策、区域协同发展与城市规划改革策略,当前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改革创新思路等。
-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及景观殷利华 著针对我国大量城市高架桥建设而桥下空间利用方式单调和消极景观的情况,本专著立足城市高架桥下绿化、市政、静态交通、动态交通、公园绿地、休闲、体育、商业、居住等9种有效利用方式,开展我国北京、长沙、武汉、上海、杭州、南京、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10个典型代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现场一手调研,同时梳理并深入解读国外诸多城市高架桥优秀桥下空间利用及景观案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
基于家庭通学出行的西安市小学服务圈布局研究王侠 著以西安市主城四区城市小学的学区长小学为研究对象,以家庭通学时空距离划定城市小学服务圈研究范围,展开城市小学服务圈布局研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首先,城市小学家庭通学行为研究。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时空棱柱可视化方法总结了30种家庭活动路径类型;运用时间地理学的制约模型解释了家庭出行期望与空间约束的内在机制,揭示了家庭通学行为的“人—时间—空间”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总结出城市小学通学出行的时空模式。 其次,从家庭通学出行角度,分析城市小学服务圈建成环境特征。多频次通学活动形成稳定的活动范围,根据家庭合理时空距离,划定城市小学服务圈。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从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环境设计与学校建设四个方面,构建影响通学出行的城市小学服务圈建成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西安市不同城市小学服务圈的建成环境对通学出行的影响分析,总结出建成环境共性影响因子。 然后,提出城市小学服务圈布局策略研究。提出城市小学服务圈布局模式,从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环境设计和学校建设四个物质空间方面展开布局引导。针对西安市既有城市小学服务圈提出布局优化策略;对新建城市小学服务圈提出布局规划策略。并且建议城市小学服务圈布局应有相应的公共政策保障。
-
精品城乡建设指引吴浩军,杨贤俊 编本导则集包含义乌市城市道路设施精品化建设导则、义乌市农房设计导则、义乌市美丽庭院建设导则、义乌市社区基础设施整治导则四部分内容,是我院近几年来在义乌市精品城市建设工作实践的一个经验总结。本导则可为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提供技术支持。
-
张友良日记选编李浩整理 著本书内容主要是一位城市规划界的前辈在1956年前后的日记。通过一份个人的经历和视角,广泛并详实地记录了一大批新中国*一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的工作及生活内容,生动再现了1950年代中国城市规划师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为祖国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第一部分:大事纪要;第二部分:日记选编第三部分:“张良友日记”对规划史研究的独特价值第四部分:张良友先生谈日记
-
城市决策论王国平 著《城市决策论(套装上下册)》以一个城市决策践行者和城市管理研究者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探讨了城市决策的主体论、客体论、关系论、过程论、方法论、价值论、调适论、心理论、思维论、环境论、失误论、艺术论等理念,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架构了城市决策的程序、信息、预测咨询、决断、执行、监督、反馈、效能考评等系统,以实际实用为原则阐述了城市学基础理论、城市化以及城市系统、空间结构区域、生态、土地、住房、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等。
-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观念与逻辑王新征 著对于中国传统时期的营建活动来说,除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经济和技术等客观因素外,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等社会思想观念层面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本书希望对影响中国传统营建活动的思想和观念做一概要梳理,尝试描述今天所见的中国传统时期建成环境的物质实体是在一种怎么样的思想观念与逻辑体系之上建立起来的。上篇“营建之道”侧重于传统时期意识形态、精神信仰、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等因素对营建活动的影响,下篇“营造之器”则侧重于这些思想观念是如何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体系中各个环节的基本逻辑之中的。
-
顾-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创客众创空间研究成果潘召南 编本书为设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成果,成果内容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均为校企双方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实验课程成果。通过校企双方的导师公共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增加一地培养和校企培养的更多优选可能性。并结合新的培养思路和目标要求,加强基础理论培养、提高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企业导师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职业的认知,逐渐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书稿内容新颖,是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中,较为创新的一次教学尝试,为未来专业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复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施工技术时炜...(等) 著本书以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工程建设施工科技创新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了复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综述;2、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工程概况;3、施工测量监控技术;4桩基础和地基处理施工技术;5、复杂型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安装技术;6、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7、倾斜结构模架工程施工技术;8、复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9、施工过程结构稳定性及施工预变形分析;10、施工实录;11、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工程建设大事记。读者可以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复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书可供从事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