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
-
符号帝国尹国均《符号帝国》通过借用西方学术中比较成熟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进行了研究和解读,寻找了一种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研究方式。《符号帝国》借用了西方学术史中的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等理论形态,重新解读了部分中国古代城市、皇城和宫廷建筑,力求探讨和建立一种更为理论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
-
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张松、王骏历史保护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城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倍受瞩目。“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课程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中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欧美等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保护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历史街区调查研究与整治技术,文化景观保护与旅游观光开发,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发展趋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演进、保护规划的编制、遗产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记忆桑新华 著人塑造了民居,民居反过来又塑造了人。民居上的一石一木一字一图,都烙印着民族符号的人文意象,凝固着同时代人日常生活的情景,也镌刻了一方人特有的个性,成为历史的印证、文化的指引、心灵的寄托。历史和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延续的血脉、进步的基石、蕴藏着照亮未来的精神之火、智慧之光。“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如今加快了的历史进程,往往把带有旧时代人文温度的风情甩进时代的拐角处,使得许多要胎发要寄托的怀念情怀,一下子找不到寄托之处。于是,那些看似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老宅院、旧场所,也就需要以不同于过去的名义和功能,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连同记忆里。把故居民俗拍摄下来,就是想忠实的留住这些老风景、旧时光,使后来者面对这些客观存在,感受那种怀想和传承的温度和诗意。
-
厦门古代建筑陈文厦门古建筑是厦门古代人们建造的,反映古代社会历史、科学、艺术以及人们生活等方面的建筑物。它包括古代民居、庙堂、城寨、炮台、宫寺、书院、拱桥、牌坊、塔、亭、墓上建筑等众多种类,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代表,是反映古代历史和社会文化的体量最大、最直观的人工制造物,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古代历史、科学文化方面的信息和艺术价值,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而其中的闽南台湾型传统建筑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书对现存厦门地区的主要古建筑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和介绍。希望本书能揭示厦门古建筑的价值及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促进厦门古建筑的抢救、保护和研究。
-
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建筑文化考察组 等《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之文字部分即以上述实地考察活动纪行及已经发表的论文及考察报告为基础,稍作扩展而来,并于书内增加有关胶济铁路以及坊子地区的历史照片及由专业建筑摄影师拍摄的坊子近代建筑遗存现状的摄影佳作百余帧,力求使本书成为一本关于坊子近代建筑遗存图文并茂的文献记录。 在考察、调研、拍摄过程中的大部分策划协调与统筹工作,皆承蒙《建筑创作》主编金磊先生的鼎力支持,关于坊子近代建筑的研究,也得到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潍坊学院诸位同人朋友提供的无私帮助与支持。
-
地上博物馆王其钧《地上博物馆:山西建筑》以生动的文字、形象的图画、精美的照片,全方位地介绍了山西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的古代建筑。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史专家。他把自己的学识用平易生动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并通过娓娓动听的故事,将读者的思绪自然地带进活灵活现的历史场景山西是我国古代文物保存最好的省份之一。尤其从保存的古代建筑的数量和质量来说,更可以说是一个文物大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国唐代木构建筑保留下来的极少的实例都在山西。我国五代木构建筑有一座保留至今,也位于山西。而保留至今的宋、辽、金时期的古代建筑,约有一半左右位于山西省。元代的典型的几处古代建筑,还是位于山西。因此我们可以说,看地下文物到陕西,而看地上文物到山西。
-
中国古代建筑师张钦楠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介绍和阐发每一位建筑师的生平事迹,并把中国古代建筑师的作业环境、方法、成果与同时期国外的建筑及建筑师进行对照,客观地评价建筑师们的功绩。在各章中纳入同时期的其他一些建筑师的简介,以烘托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以“知识链接”的方式介绍同时期的国外代表建筑与建筑师,试图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场景。这二十余位建筑师(包括部分君王和高级官员和文人)的选择,是以他们的时代(朝代)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的策划和设计师为标准的。“代表性”建筑,主要包括宫廷、庙宇和民居三大类。本书有意回避了两个领域:一是皇帝的陵墓,在古中国,这是建筑的一个重要部类,但是出于个人的喜恶,除了极个别的例子(如西夏王陵)外,本书整个地没有涉及;二是“风水学”和风水师的作用,作者反对把“风水”说成迷信而予以全盘否定。作者认为它是中国古文化中的一大科学创造,而风水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算作建筑师。但是风水学实在太奥深了,作者认为在认真研究之前,只能整个从略。
-
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汤羽扬,邹经宇 主编《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大同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概念设计工作坊》针对云冈石窟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思考,对地域文化、特定的气候环境,对窟檐建筑形式、结构与材料选择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保护性窟檐概念设计方案、背景资料。
-
中国宫殿史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中国宫殿史(修订本)》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增补和修订而成的,该书选用新材料,吸纳新成果,求真求实,探索中国宫殿的发展轨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宫殿的新画卷。全书共分10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传说时代的宫室及夏商宫殿、周秦的都城与宫殿、两汉宫室、魏晋南北朝的都城与宫殿、隋唐宫殿等。《中国宫殿史》曾于1995年在台湾初版,迄今已十余年了。十余年来。有关的文物考古材料又有新的发现,其研究成果亦堪称丰硕。
-
烽火南长城李康学世人只知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却不知在民风剽悍的千里苗疆,横亘着一道分隔“生苗”与“熟苗”、“客民”与“苗民”的边墙。那就是寂寞的“中华南长城”。它在大湘西的崇山峻岭中连绵数百里,见证了明清两朝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