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
-
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汪霞 主编《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国际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国际信息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等。
-
幼儿园课程的国际比较陈时见,何茜 主编为了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最新进展,总结不同国家幼儿园课一程,特别是幼儿园课程设置方面的经验和特色,分析各国幼儿园课程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探讨21世纪以来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编者们特组织编写了《比较教育学专题研究丛书·幼儿园课程的国际比:侧重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经验案例与趋势研究》主要针对世界上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英国、瑞典、意大利等幼儿教育的历史沿革、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总结与研究,并辅以各具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案例予以具体的说明。
-
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付俊超,杨雪,刘国鹏 等编著产学研合作是生产、教育、科研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和资源上的协同和集成,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具体措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如合作动力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知识产权不明等实际问题,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资源配置仍不合理。尽管很多学者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总体上讲深入程度不足,多数研究还停留在表面现象和层次上,户学研合作这个课题急需引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学研合作研究在我国仍然任重而道远。《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在归纳、总结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其次,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解构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协同机制和学习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实现途径;再次,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评估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模型与方法;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建议。旨在通过对产学研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的研究,为理顺产学研合作利益主体关系,提升产学研合作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孟庆男,马宝娟,谭咏梅 主编自2001年开始,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自上而下地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并于2003年5月和2004年3月先后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随着两个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也在全国部分地区展开。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呼唤着教师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从事学科教学论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也应把握这一时代脉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本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以使自己的学科教学更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正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辽宁省教育厅组织部分高等院校有关专家开始编写“辽宁省教师教育创新教材”系列丛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就是这样一本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创新教材。 本书既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完成的,也是在对思想政治(品德)课新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也就是,它既打破传统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编写体系,更新了旧的、已经过时的课程理念、基本观点和某些提法;又研究了新情况,总结了新经验,概括出了新理论,探索出了新的教师教育实践操作形式和基本训练方法。
-
学校激励管理论沈信民 著沈信民著的《学校激励管理论》一书,秉持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教学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管理以激励为本的理念,系统荟萃激励理论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总结提炼学校激励的成功实践和基本原理。《学校激励管理论》每章后附有相关案例,进一步呈现和诠释激励型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旨在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加强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鄂义太,陈理 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第9辑):加强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担当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于课程教学纲要编写工作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
那年,我第一次事业毕业班孙国华 著《那年,我第一次带毕业班》这本教育日记写作于1986到1987年间,作者孙国华从教三年、首度开始带班主任之际。可以说,《那年,我第一次带毕业班》展现的是一位优秀教师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学范本。正在成长并渴望成功的读者,可能会从他们的日常教育叙事中,“亲临”他们实践的现场,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们成长的轨迹,进而恍然大悟:原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并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其实我也可以这样做呀!
-
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戴风明 编著《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了数学教学技能的相关知识,第二至八章,分别对数学教学设计技能、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技能、指导合作学习技能、启发引导技能、数学活动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听课评课与说课技能加以系统的探讨,还选取适量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评析。具有内容取材新、立意新、案例多、重实践等特点,有助于中学数学教师巩固提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并形成新的教学技能。
-
教育政策学褚宏启 主编褚宏启主编的《教育政策学》力图吸收国内外教育政策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在内容上包括四个部分:(1)教育政策本质论。涉及教育政策的内涵、分类、本质特征、历史演进、价值追求等内容。本书第一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些内容。(2)教育政策系统论。涉及教育政策主体(包括官方主体和非官方主体)、教育政策环境、教育政策工具等内容。本书第四至六章论述这些内容。(3)教育政策过程论。涉及教育政策问题界定、政策议程建立、政策形成与采纳、政策执行与监测、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环节。本书第七至十一章论述这些内容。(4)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论。涉及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演进、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教育政策系统的分析方法、教育政策过程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等。
-
改进数学课堂刘徽 等著《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丛书·改进数学课堂》稿的主要特色是将科研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书中的课例既兼顾到小学,也兼顾到中学;既适合中小学数学教师阅读,也适用于教研员以及高校的理论研究者参考。第一章是课例研究的理论介绍,后面五章都来自实际课堂实录,每个专题的课例均由四部分组成:1.课例研究报告 2.三次课堂教学改进设计 3 三次课堂教学改进实录 4.同行教学评价。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丛书·改进数学课堂》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