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探索宋世杰本书分为刑事诉讼篇;民事诉讼篇;行政诉讼与司法制度篇三部分,内容包括刑事裁判共识性初论——建构和谐社会法制的视角;侦查行为规则体系研究;刑事裁判根据的确定性问题等。
-
仲裁与法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仲裁研究所《仲裁与法律》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国际商会仲裁研究所主办,专门研究仲裁和法律问题的全国性法学读物。.《仲裁与法律》创办以来,及时报道了国(境)内外仲裁发展动态和信息,并刊登了大量富有启迪和指导意义且有一定创新见解和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案例评析以及介绍国际先进仲裁理念、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仲裁规则等方面的文章,是中国仲裁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权威性读物。《仲裁与法律》现辟有如下栏目:仲裁动态、专论争鸣、调解专栏、海亨仲裁、案例精辟、特载、法律法规等。..自2002年起, 《仲裁与法律》逢双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年共6本,总定价人民币60元,每本定价人民币10元。欢迎仲裁机构、仲裁员、律师以及对仲裁理论与实务问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踊跃订阅并投稿。本书是连续出版物,每两个月一期。书稿收录有关仲裁及仲裁司法监督、海事仲裁、国内外仲裁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以及案例评析等。...
-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尽管传闻证据规则的缺失是中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理论界对传闻证据规则并没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实务界对传闻证据规则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全面研究传闻证据规则,既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主要从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入手,并结合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历史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传闻证据规则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除导言以外,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对传闻证据的概念、性质、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传闻证据规则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规范式的分析。第二章在考察英美法系传闻证据规则的起源、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将传闻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简而言之,在17世纪中期以前,传闻证据规则尽管没有正式确立,但是随着英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已经出现传闻证据规则的萌芽。从17世纪末期以后,传闻证据规则在英国正式得以确立,并逐渐成为英关法系国家最基本和最复杂的一项证据规则。在20世纪以后,英美法系国家纷纷对传闻证据规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使英美法系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形出现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第三章不仅系统分析了英美法系国家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及其例外的理论根据,而且全面考察了英美法系对传闻证据规则的质疑,有关传闻证据规则的改革主张,以及英美法系对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根据的新观点。总体而言,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发展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传闻证据的可信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英美法系传闻证据规则的运用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英美法系从过去侧重传闻证据的证明力向现代强调传闻证据规则的程序正义价值这个方向转变。第四章从传闻证据的认定、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和传闻证据规则的适用程序三个角度对英、美、日三国的传闻证据规则进行了详细考察。第五章首先在分析我国刑事诉讼与传闻证据规则的契合与冲突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原因及其弊端进行了考察。其次,在对中国不应"-3建立传闻证据规则的观点进行质疑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刑事诉讼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有利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第六章一方面从传闻证据规则的界定、传闻证据规则的限制、传闻证据规则的适用程序、传闻证据规则的配套改革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如何构建传闻证据规则问题,另一方面从流水作业式的刑事诉讼构造、我国刑事诉讼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过分追求以及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司法体制这三个角度对中国构建传闻证据规则可能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关键词:传闻证据规则;历史沿革;理论嬗变;适用;借鉴。
-
民事诉讼法配套测试教学辅导中心组“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丛书专为法学院(系)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锤炼法学思维、提升法学应试能力而精心设计,本着“教学结合、寓学于练”的思想来编写。本套丛书一版以来已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中,我们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其中有对图书提出宝贵意见的,也有对图书答案进行探讨的,但更多是对书的设计及内容的肯定。我们在获得这种好评并略感欣慰的同时,感受更多的却是压力。为了满足读者新的需求,我们对本套丛 ,书进行了再版。在继承第一版优点的基础上,对原书的内容又进行了深加工和精提炼。再版相较于第一版和市场同类其他图书,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体例设计更新、更权威。本次改版依然主要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最新版本内容和体例,同时吸收了其他法学教材的优秀内容。本套书根据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科及分类要求,共分为14册。其次,题目质量更高、综合性更强。丛书涵盖了本科生课程考试、司法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三类考试的题型和题目,题量更加充足,能覆盖各学科重要知识点。本次改版学加了2005年.2006年司法考试真题和全国各大法学院校的最新考研真题。本书为同学们进行司法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提供了提前训练的平台,使用本丛书可以达到“一练三考”的效果。再者,答案解析更详尽、分析更准确。丛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提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其中为了体现本套丛书针对应试需要的特色,书中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的答案解析继续采用各招生院校指定参考用书的观点,请广大读者留意。满足读者的需求,始终是我们执著追求的目标。为了保证本套丛书的质量,我们在原编写组成员的基础上又吸纳了更多著名法学院校的优秀教师学人,组成了教学辅导中心来完成此次改版。当然,书中难免仍有错误或异议之处,因此,我们在书后附有联系卡,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最后,还是真诚地希望再版后的本套书能为莘莘学子们在未来的各种法学考试中,斩风破浪,大显身手!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配套测试教学辅导中心组“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丛书专为法学院(系)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锤炼法学思维、提升法学应试能力而精心设计。著名法学教授、长期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并参与国家司法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命题工作的陈桂明博士、刘凯湘博士主持了本套丛书的编写工作。具体参与人均为法学博士(生)。本套书根据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科及分类要求,分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共14本。本套书的内容和体例主要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同时吸收其他法学教材的相关内容。使用本套丛书可达到“一练三考”的效果:本科生课程考试、司法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书中的题目,除了法学本科生课程考试基本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还有司法考试题目和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题量充足,能覆盖各学科重要知识点;难度相当,能进行自测并巩固、掌握、加深法学知识;解答详尽,能帮助学生提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体现本套书针对应试需要的特色,书中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的答案均采用各招生院校指定参考用书的观点,请广大读者留意。衷心希望本套书能帮助莘莘学子们在各种法学考试中斩风破浪,大显身手。当然,书中如遇错误、异议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
-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丛书易于携带,检索方便。本丛书具有如下特点:1.标注法条关键词,帮助考生迅速把握法条重点。2.标注高频考点和重难点法条,帮助考生有选择地掌握重难点内容。3.标注相关法条,有效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司考考点。4.提示说明易混和不易记忆的法条、考点。5.使用说明图解如下:(略)
-
民事再审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周晖国近年来,江苏各级法院在推进再审制度改革过程中,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再审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调研成果。《民事再审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选载的文章和调研报告,便是法官们在再审审判实践中努力探索的成果展示,可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总结。相信《民事再审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出版,对于加强司法经验的交流,提升司法调研的水平,进而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我国再审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黄松有《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27集)》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工作指导用书。传播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政策和指导意见,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各地的优秀审判工作经验以及对民事审判中疑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思路。
-
冲突与平衡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一书基本上都是围绕刑事程序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共分22个专题:第1题刑事诉讼溯源;第2题刑事诉讼法律渊源新探;第3题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新解;第4题刑事诉讼程序述评;第5题刑事诉讼职能研究;第6题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探析;第7题刑事诉讼中的利益观;第8题犯罪控制和人权保护——论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第9题刑事诉讼文化研讨;第10题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第11题从世界的眼光看刑事诉讼——当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刑事诉讼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第12题刑事司法体制的类型化考察;第13题从逻辑理性到人埂性的转变——论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的现实适应性;第14题论程序公正与刑罚效果;第15题正当程序维护度内的强制措施;第16题刑事侦查权之法理分析;第17题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的调和;第18题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第19题从现实到未来;死刑复核程序之改造;第20题中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出路;第21题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第22题论辩诉交易的理论基础。全书最后以发表在《中国律师》2002年第9期上的一篇短文——《从足球裁判到司法裁判的联想》作为结束语。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蔡小雪《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系作者通过参与起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对该《规定》适用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总结,对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进行的系统梳理。全书详细地介绍了《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起草背景,分别从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提供证据的要求、调取和保全证据、质证、认定证据规则中的基本问题、有关认定证据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规则,有关认定证据真实性的规则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对该《规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该《规定》适用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及《规定》中疏漏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是作者多年行政审判工作中思考以及实践的结晶,在《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4年后,对该《规定》适用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分析、解决思路及方法,传递了权威部门、权威人士的声音,适合行政执法、司法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研究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