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本社本法明确了发挥人大常委会监督“两院”的工作职能,就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同时也就保障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作出规定。
-
中国宪法董和平、常安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宪法学是以宪法和宪政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 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在整个法学理论体系中,宪法学是从法学基本原理向一般部门法专业领域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属于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宪法,亦即宪法规范,是宪法学研究的静态对象,也是宪法学研究展开之基础及其初级 研究阶段。宪政,即宪法规范的现实运行状态,亦即宪法理念的实现,是宪法学的动态研究 对象,也是宪法学研究的深化和高级阶段。宪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基本权力及其二者的界限。二、宪法学的理论体系宪法学的理论体系,就是宪法学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结构。它由资产阶级时代 的宪法学者最初构建,并在社会主义时代宪法学研究中予以修正、补充与完善而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时代,宪法学理论研究有两大内容,一是人权,一是国家机构,并由此形成 了国家政体、国家结构、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内容。到了社会主义时代,宪法学家从马克 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出发研究宪法问题,形成了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 形成了现代宪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三、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宪法学不是一门单一的理论学科,而是包括若干研究分支的有机联系的学科群。宪法学 各分支的基本构成及其内在联系就是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宪法学的学科体系是由对宪法和宪政的不同研究角度出发先形成若干分支,再由此形成 若干学科。对宪法的历史研究,包括中国宪法思想史、外国宪法思想史、中国宪政制度史、外国宪 政制度史及国别宪法史等学科。对宪法的社会研究,包括宪法社会学、宪法政策学和宪法意 识、宪法文化、宪法秩序与宪治学等学科。对宪法的本体研究,包括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法、外国国别宪法、宪法规范学、宪法立法学等学科。对宪法的比较研究,包括比较宪法学原 理、比较宪法史及宪法规范、宪法制度、宪法权利、宪政环境等比较研究分支学科。四、宪法学的教学体系宪法学的教学体系,就是宪法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及其排列次序。教学体系不同于理论体系。它以理论知识为内容,但又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以符合学 生接受和认知的方式和次序进行编排,以收到循序渐进、逐步扩充强化的效果。教学体系也与教材和教学大纲不同。它不是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的逐项全面讲授,而是 根据课程计划学时和学生掌握该门知识的实际需要,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范围以内,选择重 要问题进行讲解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体系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反映着教师独 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
美国宪法何珊珊、向菲本套丛书的设计,是由作者精心的选择,聘请国内著名高校的教授和相关专家、学者亲力亲为,保证了本套丛书内容上的高质量;其次在本套丛书内容的设计上,先将该部门洪都拉斯的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然后对每个经典判例给出精彩导读,使读者不但对该法有总体认识,尽快了解该部门法,而且中英文结合的方式省却了阅读的劳累,兼顾了学习性和趣味性,保证了裁减有度、难易结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法律出版社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朱国斌 主编中国现行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发生及其发展,都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作为指导,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宪法与政治制度,也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入手。本书的特点是,把知识、规则与运行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了宪法学本身的社会实践功能。宪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是宪法这的历史使命。本书作者在阐明理论命题时,关注了中国宪法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功能,以宪法学知识具体分析宪法制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程度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宪法运行的过程。这种研究思想,有助于读者在动态和立体的知识背景下,掌握宪法知识,接近宪法制度,了解宪法精神,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本书的作者熟悉内地与香港的法律制度,了解不同宪法文化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融合,力求以专业化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宪法制度与理论。
-
近代中国宪法文本的历史解读卞修全本书以时间为经,以近代中国制宪活动的具体内容为纬,对其间出现的宪法文本进行了客观、历史的研究与评述。书中分别介绍了清朝末期、民国初建时期、北京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这四个不同阶段的宪法文本。分析了各个文本的特点、影响和不足。通过这种正视历史的研究,期望总结近代中国宪法史上的经验与教训,以为我们当前进行宪政建设,实现“以宪治国“的宪政目标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
和谐与宽容魏健馨 著暂缺简介...
-
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刘诚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与公民构成了宪法关系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宪政社会中最为基本和核心的内容。不同的宪法理论对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公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为视角》尝试以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为视角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从共和主义者那里听到的不仅仅是关于个人自由的显白教诲,而且还有创建现代大型民族国家的崭新权力体系的隐微教诲。因此,“共和主义”的基本精神不仅在于共和国内部的“公民自由”,而且还意味着强大的主权权力和政治权威。《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为视角》希望沿着共和主义宪法理论的这一思路来重新认识国家与公民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边界,从而为构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一种可能性,进而证明“一个拥有强大政治权威的国家与公民自由是可以相容的”这一结论。
-
宪法配套辅导%律政文化组《宪法配套辅导》讲述了:法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颗珍珠,而“知识结构图”则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线。该图表力求知识点的体系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我们的“重点阐释部分配合“知识结构图”与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配套测试是我们精心编选的高质量的习题,占全书2/3以上的篇幅。
-
宪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胡朝新、张龙、张鸣芳《北京市法学品牌专业核心课程系列特色教材:宪法 法理学 中国法制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和中国法制史的配套教材,包括由宪法学、法理学和中国法制史三部分。基中每一部分又由基本理论和同步练习两部分组成。基本理论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注重阐释各学科的教学重点和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的知识。同步训练搜集了大量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自已复习的效果,迅速提高综合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