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藏族史学思想论纲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以藏族史学思想生发递嬗的四个时期为经,以藏族史学经典之思想内涵为纬,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演绎了藏族史学思想的存续流变。如果将历史文学、历史编纂学、历史哲学三个主层次及相应的九个分层次视为史学思想的基本骨架,那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族群的史学思想无疑是活化这一机体的血肉。基于此解析藏族史学思想,我们会发现藏族史学没有代代相袭的修史“戒律”,因为对藏族史家来说,撰史的动力不是职业或地位,而是责任和喜悦——传承文化的责任和分享知识的喜悦。进言之,藏族史学思想蕴含的佛教共性和时代特性未可小视,然每位史家的个性化表述才是滋润雪域史学的甘泉。
-
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在综合利用满汉文档案、契书、碑文、家谱、笔记、曲词、小说、舆图、绘画、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对北京旗人社会的面貌、特征、变化,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对旗民关系(核心是满汉关系)的发展,也作了多角度分析。《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对开展北京史研究,把握北京的城市特色,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均有价值。对清朝史研究、满族史研究、八旗史研究,也是一个推动。清朝统治中国,以八旗制度统领旗人(主体是满洲人),以州县制度管理民人(主体是汉人),形成旗民分治的两元结构。顺治元年(1644)清朝定都北京(京师),以内城安置旗人,以外城居住民人,是旗民分治两元结构在空间关系上的集中体现。此后二百七十余年中,旗人始终是内城的基本居民,并形成与外城民人社会并存的旗人社会。这是清代北京城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它由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辛亥革命(1911)后,清朝覆灭,旗人社会瓦解,但作为其主体部分的满族始终生活在北京,而旗人文化留给古都北京的鲜明印迹更是经久不衰。
-
西北民族论丛周伟洲中国的大西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的汇聚之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学者的目光,成为多种学科的源头。在当今西北周边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对于事关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西北民族问题的研究。尤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西北民族论丛》于是应运而生。它将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
-
从异域到旧疆温春来在南文地区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从异域到旧疆演变所呈现出的周边族类逐渐整合进王朝国家的宏伟过程中,上演着的并不只是刀光剑影的暴力征服与枯燥乏味的儒家道德说教,传统中国的大一统结构能够根据形势为地方预留一定的表达自我空间,这一看似姑息“地方主义”的灵活性,反而有利于王朝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推行与渗透,促进了新秩序的稳定以及地方对王朝的认同。
-
北京建置沿革史尹钧科是北京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置沿革是由两个词合成的,一为“建置”,一为“沿革”,最早将这两词合用的是宋朝人,及至明清时期,已经在各种《一统志》和《地方志》中普遍使用,成为一个有着特定内容的专有名词。所谓“建置”,就是在某个地域范围内设置的各种重要行政机构;所谓“沿革”,则是这些行政机构的发展变化过程。《北京建置沿革史》,就是研究在北京地区的历史上曾经设置过哪些重要的机构,这些机构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显著的变化。因此,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建置沿革”,其含意已经比古人要丰富多了。
-
山东省回族古籍辑录编委会 编随着《山东省回族古籍辑录》一书梓行面世,山东省回族古籍提要也终于编纂成册了,它将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编纂、出版,这在我省尚属首次,这也是一件艰辛而有意义的事情。这里面凝聚了全省回族古籍编纂工作人员的心血。在回族古籍的收集编纂工作中,他们在城镇乡村留下了足迹,他们在古寺民居留下了身影。他们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耐得住寒冬酷暑,耐得住身心疲惫。他们在触摸着历史,他们在延续着民族的血脉,他们在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件存史鉴今、惠及后世的事业。全省50万回族群众会感谢他们、尊敬他们的。此书名为《山东省回族古籍辑录》,意在能以偏概全地管窥全豹.藉以了解山东省回族古籍编纂工作中的大致情况。
-
中国民族史两种吕思勉本书由吕思勉旧著《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合编而成。前者从宏观上鸟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和形成、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中国民族所受的创痛、面临的问题和复兴之路,等等,文字浅显易读,吸收了当时国内外的民族学理论,系供学生阅读的通俗读物。后者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匈奴、鲜卑、丁零、貉、肃慎、苗、粤、濮、羌、藏和白种等十二个主要族系作了系统的叙述,并附有详尽的考证文字,是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两书相得益彰,表现出吕思勉不仅有精深的史籍根底,广博的知识,而且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对今天的读者了解中国民族史仍有极大的帮助。《中国民族演进史》初版于上世纪40年代,1949年后未曾出版。《中国民族史》初版于上世纪30年代,1987年虽曾再版,但作了删节更动。本次出版,均按照原貌作了回改。
-
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黄兴球《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壮泰族群是包括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傣族、黎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岱族、侬族、山斋(高栏)族、热依族、布标族、拉基族、佬族、普泰族、白泰族、黑泰族、红泰族、燮克族、润族、泰泐族、泰那族、泰族、掸族、阿洪族等民族在内的、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民族共同体。他们都是春秋时期散布在中国南方的“越人”后裔,战争、灾害、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他们从古代广信地区开始向南、向西迁徙,从而遍布在从中国南方、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东北部,直到印度阿萨姆的广大区域里。壮泰族群由同源于“越人”而分化异流为多个民族,他们在什么时候分化,是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通过“数词语音的时代特征”、“语言分化的年代测算”、“使用桌子和椅子”、“外来作物的传播”、“用瓦盖房的时间”、“板-勐结构的出现”等六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考察后发现:从壮语与泰语斯瓦迪思一百词、二百词的年代测算,得出了其最早分化时间是6世纪的结果。6世纪,中国中原地区的桌椅文化传向岭南地区,壮泰族群中的泰族、佬族、掸族已不受其影响,他们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使用桌椅的习惯,说明他们当时已经离开岭南地区。芥菜与白菜在泰族、佬族语言中同名,说明他们没有将这两种植物区分开来,亦即6世纪大白菜在中国北方被培育出来、还没有传播到岭南地区时,泰族、佬族、掸族已经离开了那里。8世纪时,中国的地方官员努力“教民陶瓦”的时候,泰族、佬族、掸族也已离开岭南,所以他们一直用茅草、木板、树叶来盖自己的干栏房。从壮泰族群借自汉语的整套具有中古汉语语音特征的数词来看,他们的分化只能发生在唐末(9世纪)以前。“勐”体制出现手壮泰族群社会的时间是9-10世纪。壮语和岱侬语、壮语和老挝语、岱侬语和泰语的斯瓦迪思一百词、二百词的分化年代测算,它们的分化都发生在唐朝末年的9世纪。所以,从6世纪开始,壮泰族群就分化了,这种分化行为一直向后延续到八九世纪甚至更晚的时间。以发生较早的壮语与泰语的分化时间即6世纪作为壮泰族群的分化时间的标志是可以确定的!
-
1728-1959西藏的贵族和政府(意)毕达克 著,沈卫荣,宋黎明 译本书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有关西藏贵族中显赫家族的资料,尤其注意他们从中国主权的确立到传统的西藏政体的消亡(1959年)期间在西藏政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书肯定无意写成一部西藏历史,也无意写成人物传记词典。编纂一部人物传记词典的先决条件是编写一部关于高级喇嘛的人物传略,这项工作只能留待其他学者完成了。本书研究的对象是上层贵族,其次是这些家族的个别成员中的一些,而非他们所附属的阶级;我有意将对贵族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研究排除在外。18世纪和19世纪的资料极其稀罕,而20世纪的资料又限于西方旅行家所写的游记,以及在印度或其他地方的西藏流亡者中间所作的实地调查。对过去进行推测是一件冒险的事情,鉴于目前的研究状况,我对此感到没有把握。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达力扎布本中心为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加强学术交流,决定编辑《中国边疆民族研究》论文集,每年出版一辑。刊登论文内容包括中国边疆民族历史、法律、宗教、语言、古籍文献、风俗文化、边疆地区地理、疆域区划、边疆图籍、历代治理边疆政策,以及有关中国边疆各民族的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调查和少数民族地区现实问题调查成果,另外,还刊登国外重要学术论著译文、学术研究动态、研究综述、书评等。我们的宗旨是坚持百家争鸣,鼓励学术创新,促进中国民族史和边疆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入,为繁荣学要服务。稿件采用匿名审稿制度,面向国外征集稿件,以论文的质量和学术创新为择稿的主要标准。鼓励青年,尤其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投稿,以一定的篇幅发表学生的优秀学术论文,培育学术新秀。适当代表一部分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