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民族记忆的背影林庆 著云南省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厚的一个省份,并于2003年10月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综合性试点。云南省16个市(自治州)、129个县(区、市)中,有民族自治县29个,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的县25个。在全国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中,属云南省本省独有并世居的民族有15个,占去了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1/4强。这些云南省所特有的少数民族,形成了该省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有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云南省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本书主要分为概念篇、现状篇、问题篇、概况篇、对策篇、案例篇和附录7个部分,旨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概念进行辨析,继而对云南16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①,找出当前保护、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清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的特点,提出有效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应培养的意识、应遵循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
南诏史概要谷跃娟 著《南诏史概要》不仅充分地掌握了到目前为止所可能获得的有关南诏历史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而且参阅了中外学者的有关论著。在准确理解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南诏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高,使南诏历史上许多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豁然开朗,使人为之耳目一新。《南诏史概要》是近年来较好的一本关于南诏历史的著作。本书不揣浅陋,期望在南诏与唐朝、吐蕃的政治互动关系中,能对南诏的发展历史进行完整描述,为人们了解南诏提供有用的参考。对某些研究较充分,并有普遍认同的学术观点,为方便阅读本书论证从简。本书的完成,受益于诸学术前辈及同仁论文著述的启示,更要感谢尤中先生、万永林教授长期以来所给予的指导和点拨,以及张昌山教授在我硕士学习期间对南诏民族管理和政策研究方面所给予的引导和启迪。
-
犹太五千年智慧叶青 编译《犹太法典》并不是枯燥的法律秫,也不是律法案例;它是综合了文学、史学和哲学的文化典籍,它是凝聚了真、善、美、智的百科全书,是犹太民族的圣经。本书择取《犹太法典》中含意深远的寓言故事、格言谚语,以济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呈现其中深奥。我思考问题的许多方式和灵感来自于小时候就读过的《犹太法典》——卡尔·马克思《犹太法典》对于每一个虔诚的信仰者来说,它给我们开启了一道通往自由与财富的大门。——索罗斯管理最重要的品质是保持正确的心态,《犹太法典》是让我们内心宁静的教义。——格林斯潘《圣经》让每一个人服从上帝的安排,但《犹太法典》让财富服从了我们的选择。——哈默《犹太法典》是西方人的智慧总集。——大前研一《犹太法典》——一部影响了全世界亿万人思想的伟大著作。一部蕴含真、善、美、极富哲理的典籍。一部集结许多圣哲之言的智慧精华,堪称犹太民族的灵魂,是认识犹太民族思想、文化的最佳门径。
-
青海湖畔的人与神仇保燕这是一部描述青海湖周边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风的作品。作者用他那儒雅流畅的文笔,客观再现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其中“帛画‘唐卡’”“画乡吾屯”、“话说活佛”、“学海无涯”等篇章,描写细腻、深刻,内容尤为精彩。全书描绘的是一个清新圣洁的世界,体现出了藏族风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
壮族历史文化导论金丽 著《壮族历史文化导论》是一部系统讲解壮族历史与文化的英文著作。力求全面而扼要地介绍、阐述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壮族,多层次、多视角地揭示壮族的起源、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文化的绚丽多彩。内容涉及壮族的历史源流、家庭村寨、物质生产、人生礼俗、文字语言、宗教活动、民间文学、历史人物、节庆娱乐、自然风情等方面。除此之外,中外学者研究壮族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成果,也尽可能地反映到该书之中。这一内容翔实富有新意的壮族历史文化的英文导论,读者对象主要是英语世界对壮族的历史与现状感兴趣的人,还包括中国从事壮族研究的学者和学生,特别是那些需要用英文阅读壮族历史文化方方面面的人。《壮族历史文化导论》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所要实现的成果之一。壮学研究中心之所以需要撰写一部壮族历史与文化的英语读本,除了一般意义上增进英语世界对壮族的了解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在以全球性、开放性、多元性、交流性为特征的21世纪,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力求通过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摒除各种文化中心论,既打破所谓世界文化、主流文化的霸权话语,也打破地方文化、边缘文化、少数文化的保守性与封闭性。各种民族都应该坚持和运用自己独特的话语,来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以便为其他民族所理解、所接纳,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和对话,无论是为一个民族的自身发展,还是为了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苗族通史吴荣臻,吴曙光 主编自古以来苗族是一直主张民主平等制的民族。虽然古代的民主平等是原始的,但后来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被赋以时代的新内容。清代记叙苗族“有族属,无君长;有贫富,无贵贱”,便是有力的史证。苗族追求民族平等,向往民主自由,几千年来为之奋斗不息,革命不止。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江泽民、胡锦涛等最重视各民族一律平等,重视人民民主专政,并将它们写进宪法。苗族的千年夙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这部《通史》,用史实展现了苗族上下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光辉的历史以及苗族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品格、灵魂和精神。这对于人们认识和进一步了解苗族以及教育当代和后代广大苗族人民是有好处的,对于党和国家制定政策和治理苗区也是大有裨益的。
-
基诺族于希谦 著 云南省族事务委员会 编他们祖先留下的道理比山中的树叶还多他们用“树叶信”谈情说爱孩子13岁要举行成年礼竹楼装饰着耳环花基诺族,20899人(2000)。自称基诺,清代以来汉文史籍译称“攸乐”。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景洪市基诺山。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
-
普米族杨照辉 著 云南省族事务委员会 编森林草甸是他们的家那里矗立着时间冲不走的水磨房和麦架他们有占民间诗歌一半以上的祭祀歌还有长长短短丰富有趣的神话……普米族,33600人(2000年),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分布在云南兰坪、宁蒗、丽江.永胜、维西、中甸及四川木里、盐源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主要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
阿昌族郭愉 著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名扬四海的户撒刀,几近失传的“缣花衣”,他们的青年男女通过吃“鸡头”而相识,他们的新郎要用数尺长的”花筷子”吃饭,阿昌族,源于古羌氐人,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33936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较发达,善制长短刀和铁质农具,多信小乘佛教,亦信多神和祖先。
-
德昂族黄光成 著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有人说他们是一个没有欢歌的民族他们的古歌认为人类来源于茶叶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和文明生活在缅甸的同族人认为他们的根在中国……德昂族,原称“崩龙族”,1985年改称德昂族,其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百濮族群。2000,年中国境内人口17935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潞西,镇康等地。德昂语言属南亚语系孟一高棉语族佤德(崩)语支,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种茶。多信小乘佛教,亦信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