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民族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编暂缺简介...
-
文化魔力满珂《文化魔力:从人到群·族群与民族之间》是一本介绍人类学、民俗学的书,书中所述的都是来自生活一线的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河南省蒙古族的生存现状与民族认同心理、走在蒙回的边缘——野牛村“托茂家”田野民俗志调查与研究、“家西番”: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兰州市“东乡村”民俗生活适应与变迁的调查。 1.河南省蒙古族的生存现状与民族认同心理2.走在蒙回的边缘——野牛村“托茂家”田野民俗志调查与研究3.“家西番”: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4.兰州市“东乡村”民俗生活适应与变迁的调查
-
张家川回族研究虎有泽回族,主要是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商贾定居中原与当地汉、蒙古等民族通婚所形成的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受两种文化的影响而形成,即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国民族成分及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张家川回族是回回民族的一分子,是西北回族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学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对张家川回族进行研究,不仅能揭示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生活的现象,也能揭示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变迁的规律。特别是当前国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强少数民族研究,对于推动少数民族的繁荣及现代化是很有必要。
-
德昂族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王铁志中国德昂族的人口仅有1.7万人,地处边疆,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德昂族的经济社会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文化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德昂族遇到由于人口规模小而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黄家信 著本书研究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历程。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上承唐宋时期的羁縻制度,下启当代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壮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是壮族地区土司制度的雏形期。元中央政府通过采取军政合一、籍民户、征租赋、设置监贰官等制度性措施,使羁縻制度转变成土司制度,构成土司制度形式和内容的土司机构、土司政策基本形成。明代,是壮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完善时期。明政府通过对土司职官、土司承袭、流官佐贰、征调士兵、朝觐进贡、儒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化管理,使壮族地区与流官统治区的管理差异越来越小。清代,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一方面沿袭明制,另一方面又有新的发展。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全部被废除。本书在壮学研究领域第一次将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壮族地区改土归流,指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中央政府将壮族地区的土司世袭制逐渐改造成流官铨选制,直到全部废除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广义的壮族地区改土归流,指秦征服岭南之后发生的中央政府将壮族地区逐渐改造成与中原地区相一致的管理区的过程。这一改造过程,包括羁縻时期、土司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时期,不同的时期中央政府采取不同的民族政策。本书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综合研究,希望能揭示出历代中央政府与壮族地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壮族经过秦代以前的独立起源、自主发展,秦代以后的改土归流,其历史文化特点可以归纳为:悠久的自治传统、以“峒”为社会单元、族群符号明显、有体系的语言文字、逐渐加强的汉文化影响等。一般的壮学研究者认为,明代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是失败的,即使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肯定的分量都不宜太大。本书作者经过细致的研究,提出壮族地区的土司问题在明代已得到解决,具体时间是嘉靖六年,王守仁分裂田州、思恩两大壮族土司之后,壮族土司的命运已完全由中央政府决定。清代,经过雍正时期的改大留小,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已经非常没落,到光绪末年,壮族土司制度已到了被废除的边缘。民国时期,经过旧桂系、新桂系军阀的改土归流.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被完全废除。改土归流改变了壮族聚居区的格局,壮族核心居住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居住,壮族地区多民族杂居的格局形成。改土归流彻底改变了壮族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壮族地区与中原地区越来越接近。改土归流对壮、汉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壮族族群边界更难维持。改土归流与壮族汉化成正比关系:改土归流越深入。壮族汉化程度也就越深。本书还通过一个个案研究,在壮学研究领域第一次探讨壮族土司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和影响。现在,原泗城岑氏土司辖区,当地各村各寨的壮族人民都建有大大小小的岑大将军庙,庙里供奉岑大将军神。其实,岑大将军神就是当地的土司神,当地群众几乎把岑大将军神视为万能的神灵。类似泗城地区的岑大将军神信仰,对于研究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1956年开始,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壮族组曾对壮族土司制度进行专题调查,留下丰富的史料。当时调查材料的时间下限是1962年。本书作者对其中的8个壮族土司后裔进行了追踪调查,将时间延续到当代,这些新资料可以弥补当年调查的一些缺陷。
-
藏学学刊吐蕃与丝绸之路研究专辑霍巍《藏学学刊》(第3辑吐蕃与丝绸之路研究专辑)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文化及其与甘青地区的联系、吐蕃“钵阐布”考论、试解列山古墓葬群历史之谜、吐蕃墓出土蜀锦与青海丝绸之路、唐代中西交通吐蕃一勃律道考、试论唐蕃古道、于阗与藏西:新出考古材料所见两地问的古代文化交流、略论吐蕃的“赭面”习俗、木棺装饰传统一中世纪早期鲜卑文化的一个要素、人华粟特人商业活动的特点浅析、攀登过去:喜马拉雅山的第一具干尸的考古发现、“托架”~西藏佛教初期的图像转变、拉萨大昭寺藏银瓶一一一吐蕃帝国(7世纪至9世纪)银器及服饰考察、中国边疆考古的新视野: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综述、英文提要。
-
佛教与回鹘社会(德)茨默本书是德国著名学者茨默博士近年推出的研究回鹘文佛教文献与历史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概述回鹘的历史和宗教(主要是佛教)文化;第二章是“回鹘之佛教写经”,根据从西域、敦煌诸地发现的回鹘文文献,对回鹘译经所依据的底本进行考察,指出回鹘佛教译经大致源自四个系统:中亚系统、汉传系统、藏传系统和印度系统;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依据回鹘文献的题跋考察各种经典的时代、译经的功德主所涉及的各个阶层,其中既有蒙古皇帝、回鹘亦都护,亦有各级官僚、贵族,有僧侣,也有俗人,并仔细探讨了回鹘功德主布施的动机、愿望与目的;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元代回鹘文写本《观音经相应譬喻》的长篇跋尾;第五章为简短的结论。全书篇幅不大,但价值很高,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力,渊博的学识,兼通多种语言的优势和直接占有柏林藏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书的有利条件,将回鹘文佛教文献的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
-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内容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豪族问题的研究,共为上下编、六章,结构合理,内容翔实,语言流畅。作者站在豪族问题的研究前沿,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了详细、精到的考查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
佤族村寨与佤族传统文化韩军学《佤族村寨与佤族传统文化》是一部描述佤族村寨建设的专题著作。作者通过在佤族地区较为典型的佤族村寨云南西盟县散寨的实地考查,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佤族社会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域性特点和差异以及佤族村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本书具有浓郁的佤族文化的色彩,是一部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朱国权《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吸收了我国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彝学关于彝族传统体育、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其丰富、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结合自身长期的高校教学实践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感悟,付出辛勤劳作,在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对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揭示了它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确属难能可贵。《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第一章至第七章揭示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即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复合性演进的历史过程;说明彝族传统体育不仅是彝族生产劳动、军事活动、音乐舞蹈、服饰、礼仪、祭祀、娱乐、竞技、社交等文化现象的载体,而且是彝族意识、性格、审美、心理素质、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深层次文化的形象表达。第八章至第十章介绍了彝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特点鲜明,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内涵。这本专著,结构合理、逻辑层次清楚、资料翔实、特点鲜明、史论结合,散发着浓郁的山野乡土气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