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闽台移民系谱与民系文化研究林嘉书 著《台湾历史文化研究丛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福建、台湾海峡两岸以及相邻东南沿海地区人文历史的丛书。笔者们之所以要组织编写这样的一套丛书,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东南沿海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活跃进行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区域。这种区域特征,一方面孕育了其内部富有海洋文化气息的社会经济人文景观,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我们的世界将日益呈现文化多元化的趋向。然而祖先的传统是值得骄傲和自信的。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学术探寻,为我们的家园寻求更多的文化认同感。二是厦门大学有着一批学养优秀、敬业勤奋的人文学者,值得我钦佩。他们来自哲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新闻学等不同的学科,却有着共同的挚爱,这就是企盼海峡两岸的文化传统,得到美好地继承乃至发扬光大。
-
藏族历史罗桑旦增本书是由罗桑旦增编写的,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
-
通向死亡之路罗衡林 著《通向死亡之路: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的生存状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民族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理论,采用各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占有大量德文资料的基础山,对德国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向死亡之路: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的生存状况》着重从德意志犹太人的社会集团、职业结构、特质与精神生活、自救活动、幸存者等方面展开论述,总结出德国纳碎政权迫害德意志犹太人的三个附段;1933年4月至1938年11月的第一阶段,1938年11月至1941年10月的第二阶段,1940年10月至1945的5月的第三阶段。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这三个附段依次总结为德志犹太人的“社会死亡”、“精神死亡”和“内体死亡”,从而对备国纳粹政权迫害德意志犹太人的整个过程做了系统的梳理。
-
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赵心愚《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系《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的姊妹篇,这三部书籍合称《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资料集》。《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主要收录稿本、抄本或市面上少见的资料。由于它们数量少,篇幅不一,难以按照内容加以分类,只是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本辑共搜集了各类资料13部,其中稿本有6部,它们是《西藏改流本末记》、《道孚公牍》、《治理康区意见书》、《昌都历史述》、《廿四军机要处有关康区交通档案》以及《玉树地区调查记》,约占资料集的50%。 可以这样说,除了目前康区各地政府存藏的历史档案,以及《赵尔丰川边奏牍》、《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等重要资料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资料集》基本上搜集了现在社会上能够找到的资料。余下的工作便是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充分发挥这些资料的积极作用。
-
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郑晓霞、张智暂缺简介...
-
犹太人之谜亚伯拉著《犹太人之谜:一个神奇民族的成功智慧(经典收藏修订版)》的目的,旨在通过揭开犹太人的种种神秘面纱,来挖掘犹太精神和犹太民族的智慧。作者亚伯拉历时数载,参阅了大量有关资料,撰写出这部充满机智和趣味的专著,令人在笑声中洞悉犹太文化的秘密。
-
卫拉特蒙古史纲马大正,成崇德 主编马拉特蒙古是我国蒙古族的一支,现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省区。卫拉特蒙古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卫拉特蒙古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发展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开发了祖国的西北边疆,为推动统一多民族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势力所及,也直接影响其邻近各部族历史的进程。卫拉特蒙古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拉特蒙古的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卫拉特蒙古在清代前期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又成为清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从历史到今天,新疆是卫拉特蒙古主要居住地,因此,卫拉特蒙古研究,在当今新疆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中更具有其特殊的地位。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大学历史系、新疆大学史亚文化研究所、新疆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 编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活态文明,千百年来她与中华文化同发生发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群众心灵的写照。在这里,凝聚了科学的认识、审美的理想、艺术的才能、艺术的才能、生活的情趣、传世的工艺和高尚的品德,她是各族群众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和新疆人民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方面是希望广大读者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以及对世界、对社会、对美增加更多新的认识,汲取更多新的力量;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崇敬之情和珍爱之心,让全社会关注新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春风吹遍新疆大地。
-
南凉与西秦周伟洲我国的史学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权,都有人为之撰写历史。同样,早在一千多年前,封建史学家们也撰写过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的专史(国别史),可惜先后散佚,至今还没有人重新为它们分别撰写历史。推其原因,一是隋唐以后历代封建史家对十六国的历史不够重视,认为十六国时是“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这些政权是“僭伪”之国,不值得去为它们撰写历史。即便是撰写通史,对它们也是寥寥几笔带过。二是由于十六国时史官所撰的各国史书,均先后散佚,这给后世撰写十六国国别史造成了极大的团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大的史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开创了我国史学繁荣的新局面,加之,建国三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掘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和古籍,使撰写十六国国别史成为可能。一九八二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杨伟立同志撰写的《成汉史略》(四川通史丛书之一),首先为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作出了努力。本书主要是叙述十六国时在西北建立的南凉、西秦两个政权的历史。为什么要将这两个政权的历史合起来撰写呢?第一、是这两个政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由在曹魏末至晋初从大漠南北迁入我国西北地区的鲜卑族所建立;而建立这两个政权的鲜卑族都不是纯粹的鲜卑,一是主要融合了匈奴族的秃发鲜卑,一是主要融合了高车人的乞伏鲜卑。两个政权建立时间相差十二年,南凉建立时间晚,存在时间也短,最后亡于西秦。因此,他们所处的时代、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均大致相同。甚至两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亦均有相似之处。第二、南凉与西秦两个政权关系密切,几乎难以分割。他们一个在河西,一个在陇右,相距不远,而且乞伏鲜卑最早臣属于秃发鲜卑,乞伏鲜卑建立西秦政权后,一度为后秦所灭,乞伏氏王族投奔南凉。后来,西秦复国后,又灭了南凉,原南凉领有的河湟之地遂为西秦所有,一直到西秦灭亡前夕。第三、有关两国史料大都散佚,要单独叙述他们的历史比较困难。基于上述三个原因,我们将南凉与西秦的历史合起来撰写。南凉秃发鲜卑迁入河西较早,而亡国在前,故先叙述南凉史,再讲西秦史。撰写南凉、西秦历史,最大的困难是史料问题。十六国前后有关南凉、西秦的史书,即《托跋凉录》、《西秦记》、《十六国春秋》等,均先后散佚。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两国的史料,主要是唐代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卷一二六《秃发乌孤载记》、卷一二五《乞伏国仁载记》、《魏书》卷九九《秃发乌孤传》、《乞伏国仁传》以及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此外,还有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所录崔鸿《十六国春秋》的一些片断。而现存的三种《十六国春秋》均为后人所撰[1],只能作参考之用。同时,因两国建国时间短,存留和发掘的地上地下文物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撰写两国历史,只好利用现存的《晋书》、《魏书》、《通鉴》及北宋类书所引的《十六国春秋》了。《晋书》载记三十卷,是“兼引伪史十六国书”[2],故在十六国史书散佚的情况下,此书就成了最重要的资料。北宋司马光等修《通鉴》时,崔鸿《十六国春秋》及《纂录》可能还存在,故《通鉴》保存了许多《晋书》载记没有的资料,也可作信史引用。至于《太平御览》等类书引《十六国春秋》的资料,除个别字句有错讹外,均系《十六国春秋》或《纂录》原文,它们也是本书所据的主要资料之一。由于南凉、西秦两政权是由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故我们首先从民族史的角度,分别探讨了秃发、乞伏鲜卑的来源、迁徙及融合情况;叙述了他们建立政权的背景和经过,两国与邻近各政权的关系,以及他们盛衰的历史。最后,对两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也作了一些探索。由于资料缺乏和作者水平所限,本书存在问题很多,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
新疆世居民族续西发 著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众多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迁移融合,创造和构筑了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西域文化,形成了独具异彩的浓郁西域风情。在新疆生活的少数民族有47个,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和塔塔尔13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后来陆续从全国各地迁徙而来。各民族长期友好和睦相处,但各民族又都较好地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所以新疆西域风情异常浓郁,素有“民族橱窗”之称。新疆以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13个主要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宗教文化的浸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本书主要从各世居的自然风光,以及民族服饰、居住、饮食、婚俗到宗教信仰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各民族独有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