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回族史话丁国勇著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据一九九零年统计,共约八百六十万人。全国大多数的县、市都有回族居住,而在宁夏、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新疆等省(区)分布较多。凡有回族分布的地方,总有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农村,三分之一居住在城镇。农村的回民一般聚居在几个乡和村,城镇的回族一般聚居在某街巷或段。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文献里,它所指的是唐代以来居住在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回回就是现在所说的回族人民的先世。一般认为,回族是由国外多种民族成份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起了凝聚和纽带作用。回族主要来源是十三世纪初,蒙古西征时作为被征服者东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细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学者估计大概有30-40万人。回族的另一个来源,是唐宋时期久居中国东南沿海的阿拉伯、波斯商人。
-
中国满族通论张佳生满族是17世纪初,以明代建州女真为核心发展形成的民族,天聪九年(1635年)定名为满州;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满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满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军事、政治、经济生产、科学技术、文学、哲学思想、天文历法、商业贸易以及交通与通讯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 对满族的研究虽然起步很早,但向来未成系统,此项研究全面深入而系统的展开应该说再兴于20世纪80年代初。1978年末编写《满族文学史》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项目,此项任务落实到了辽宁省。为编写《满族文学史》,辽宁省民委自1979年至1982年举办了三次全国性学术会议,随之成立了辽宁省民族研究所。由此全国文学界率先进入满族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史学界与满语学界之学者也积极展开研究工作,而后宗教、民俗、艺术、音乐、舞蹈等等各学科相继开展了满族研究。1989年10月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在丹东市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全国120位各学科领域的学者参加会议,展示了当时满族研究的盛况。至20世纪90年代,满族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当时不仅满族研究在此阶段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他民族的研究情况也多是如此。在这种形势下,北京有关单位设立了《中国民族文化大观》项目,并被列入国家艺术类“八五”规划,其中满族卷称为《满族文化大发观》。待邀请十数位学者奋战三年写出书稿后,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出版,并且被告知自行处理。因此书字数、图片较多,出版经费一时难以筹措,故一拖便是数年。待有条件出版时,原书稿已不能全面反映当前满族研究之水平。为使此书接近于目前的研究状况,重新调整思路后,取名为《中国满族通论》。
-
畲族石奕龙,张实 主编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
犹太人在中国潘光《犹人人在中国》画册于2001年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和欢迎,已多次重印,并被译成了德文和法文。围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赞扬此书是“一本书感动了个民族”。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称赞画册非常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德文本的翻译也很有水平。本书报道出色,图片感人,印刷、用纸和设计精美,每幅图片都有中英文注释,可做收藏。它不仅是一本历史著作,也是在中国崛起之时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地缘政治宣示。让更多的人了解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交往历史,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中国少数民族图典李春生,韦荣慧主编;中国民族博物馆编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960余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55个民族。目前铨国少数民族人口有10533多万,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8%,但分布的地域很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区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4%。自古以来,中国各少数民族征收汉族始终交错栖居,亲密交往,和睦相处,团结共勉,以共同的勤劳与智慧,开发着祖国的疆土,并创造了大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美动人的诗歌、神州传说、音乐、舞蹈、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科学典籍。产生过不少著名 的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建造了许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形成了许多独具风采、饶有情趣的服饰、婚俗、礼仪、年节等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图典》封面的设计颇具匠心,以五彩的色条象征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黑、白、红、黄、灰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简洁端庄,十分大气。铜版纸的重量使此书显得很有分量,而且精致。大幅的图片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无疑,这对于希望了解中国的外国友人,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和宣传。这就是老编辑的独到眼光和高明的理念。需要认真学习。
-
中国回族研究论集马宗保暂缺简介...
-
四川藏族价值观研究刘俊哲等著本书是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主编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刘俊哲教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目前对四川藏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众多研究成果中涉及到四川藏族价值观的一些内容,但是尚未出现从价值观层面对四川藏族价值观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四川藏族对外来的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应通过鉴别、批判、筛选和改造的基础上,吸取其合理因素,并将其熔铸到本民族的价值文化之中,丰富其内涵,扩充其内容,增进其形式,增强其生命力,以此促进四川藏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本项目第一次对四川藏族的宗族、道德、生命、生态、文化、婚姻、家庭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从而弥补了上述研究中的不足。
-
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杨建新著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中期成果之一 兰州大学“985工程”资助项目。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族体通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通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论,历史上民族关系通论等。
-
藏族万年大事记噶玛降村编著作者参阅了浩如渐炸弹的藏汉史料,走访请教了无数智者贤人,吸收了古今中外藏学研究成果,采用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的编年体例,以藏历纪年与公元纪年和中国历代帝王年号纪年对照,用新结构、新思维、新信息、新尝试的全新方式编纂的一部《藏族万年大事记》。该书史料翔实,求实存真、内容全面系统,可以说是代表当代藏学研究的较高成就。这部大事是一本可读性、实用性、知识性、史料性于一体的藏族百科知识工具书,它对普及藏学知识、扩大藏族文化的知名度以及编史修志、教学研究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藏族万年大事记》对藏族广大青少年一代了解本民族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强心和进取心,对培养新的一代在热爱自己的民族、建设自己的家园、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彝族源流王明贵,王显编译《彝族源流》一书,以父子连名谱为线索,记录哎哺、尼能、什勺、慕靡、举偶、六祖等六个时期的彝族历史,认为彝族起源于哎哺,由哎哺分支并先后占据彝族社会历史舞台的尼能、什勺、慕靡连接六组、武僰四大系统是彝族的族源主体,举偶是彝族文字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据《阿默尼·磨弥谱》、《水西世系》等文献载,彝族历史“在笃慕之前,有三百八十六代”,在笃慕之后“传七十八代”或“传八十四代”,就到公元1664年。从《彝族源流》所记载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彝族与古老的昆明、蜀、嶲、叟、濮、哀牢、卢等族群有直接联系,在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同古巴蜀国、古滇国、古夜郎国、古牂牁国、古朱提国的建立有关,至于建立罗殿国、罗施鬼国、南诏国、自杞国及以百“什数”的君长制政权,更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