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潘年英著在作者的心中,有几道难以跨越的沟壑,第一道沟壑横在沉静美丽与嘈杂陌生的城市之间,第二道沟壑横在质朴浪漫的文化与虚伪冷酷的文明之间,在他的著作中,文明、文化、民族问题,经常以对立的形式出现。学术界文明与文化的概念经常被混用,实际上文明与文化不同。文明与自然也满等相对,指的是普世历史进步的程度与形态,具有物质与霸权的含义;而文化是空间性的,与其他文化相对,具有民族与个性意义。
-
中国哈尼学戴庆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哈尼学研究所编在第五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即将在中国墨江举行之际,中央民族大学哈尼学研究所又编辑出版了中国哈尼学第三辑。这期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哈尼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
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廖君湘著本书以一个学者的眼光,对侗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了系统的考察。通过该书我们对像侗族这样的少数民族之社会结构、宗教文化乃至风土人情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
元大都研究昔宝尼赤·却拉布吉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中国蒙古学文库:元大都研究(蒙语版)》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中国蒙古学文库:元大都研究(蒙语版)》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匈奴史研究武沐著作 者:武沐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简介:本书运用历史学与民族学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匈奴的起源、语言、制度、法律、军事组织、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
-
中国佤族文化赵富荣著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有悠久的爱国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有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社会生活的影响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特色。本书是全面论述了佤族文化的专著。本书共分9章44节,约30万字,全面、系统地撰述了中国佤族的文化状况,具有民族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全书的撰写主要依靠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作者尽可能地查阅了文献书籍中有关佤族的零星记载,并广泛参考学术界有关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经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细致筛选,从民族学、民族史、民俗学、社会哲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佤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包括原始族称、族源、原始宗教、衣食住行的生活礼仪习俗、文学艺术、民俗歌谣、韵舞蹈、教育和语言文字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和论述,力求反映研究心得和见解,揭示佤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规律。
-
历史与民族罗贤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本书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今民族历史悠久,内容繁复、载籍浩瀚,堪称知识的渊薮,资源的海洋和学术的殿堂。它不仅需要专家学者进行精深的研讨,大众也应对此有所了解,以全面把握中国历史的大势、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从心灵感受民族历史发展的脉动。这部文集的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实证的方法和辨证的思维,对中国民族史的一些学术问题爬梳剔抉,着力探索、多有创获。本书前言前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绵邈悠长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史是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它包括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通史以及中国民族关系史、地区民族史、断代民族史、少数民族专题史、华夏汉族史、中华民族形成史与民族地区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自有文字以来,浩瀚的中国文献典籍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族史资料。在《左传》、《史记》等早期史籍中就已重视对各民族与民族关系的记载,这一史学传统,两千余年来不绝如缕,一直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及至20世纪初叶,梁启超等一些具有近代意识的专家学者倡导新史学,民族史科目在新史学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开始受到史学界普遍的重视。自此以后,中国民族史研究渐次展开,研究领域愈益拓广,逐渐形成为一门饶具特色的独立学科。全面开展中国民族史研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新中国民族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尤其重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观指导研究工作,也获得了可观的效果。只是后来在“左”的思潮泛滥成灾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恣意地曲解,民族史研究与其他学术研究一样,受到严重的破坏与冲击。自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大好形势下,中国民族史研究获得空前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迎来了新的研究高潮。此一时期,研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资料的调查、收集与整理工作卓有成效,学术机构与学术团体逐渐建立并完善,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与此同时,在有关民族史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取得了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认识。这些理论上的共识,遂成为科学地深入研讨民族历史的出发点。广大民族史学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和民族平等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对民族历史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使中国民族史学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构成中国现代史学及民族学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创办于1958年,是一个专门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层研究单位。长期以来,本室的研究人员潜心钻研、辛勤笔耕,在学术研究中建树卓著,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近20多年来,本室研究人员撰写出版了一批学术论著,如《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历代民族史》(八卷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等数十部学术专著及大型工具书;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本室的不少研究成果,以其较高的学术水准赢得广泛好评,曾分别获得中国社会科学基金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2002年8月6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批准,中国民族史学科被确定为“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这既是对我们以往所取得成绩的认可与肯定,也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推动本室的研究工作,促进学科的发展,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部民族史专题研究论文集,名为《历史与民族——中国边疆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学术的要义在于创新,因循守旧反映的是思维的僵化和智力的枯竭。为此,开展民族史专题研究十分必要。只有在专题研究深入的基础上,我们的学术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新的发展。中国民族史的点滴进步都是建立在已有创新性成就基础之上的。进行专题研究,就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要扎扎实实,言之有物,不务空言,有所创见;文章出来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至少应在某一方面,较之前人的研究前进了一步,为学术的发展有所贡献。本书所收辑的论文,都是属于中国民族史专题研究的范围。这些论文有些是未曾发表的新作,有些是刊载过的文章,但在选编时都作了或多或少的补充与修改。作者皆为我所从事民族历史研究的人员,其中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包括汉、藏、蒙古、土、壮、苗等民族。这些论文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既有对文献资料的揭橥,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评骘;既有对民族关系的阐述,也有对重大事件的剖析;既有对制度、名物、地望的考释,也有对基本史实的论定。总之,内容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民族历史中的各种问题。尽管文章论题比较驳杂、篇幅长短有异,作者学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论点也不无可议之处,但都具有自己的一得之见,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作者对问题审视和思考的深度,显示出其在学术上的探索精神。这些论文的结集出版,可以从一个侧面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近年来我们在民族史专题研究上的部分成果,现谨奉献给学界与广大读者,敬请批评指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片汪洋大海,浩淼幽远,深不可测;民族史学研究,任重道远而又充满艰辛。在这个学术领域内,尚有许多问题需要阐幽著微、探颐抉隐,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许多重要史料也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民族史学工作者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辛劳的耕耘必将带来丰硕的收获。超越前贤、启示当代、遗惠后世是人文学者的最高追求,我们将沿着这个方向开拓前进,为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作出积极的有益的贡献。
-
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本书汇集的论文,从南越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史的地位、南越王墓发现的意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考释、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涉及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
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田广金,郭素新著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但是,由于时间久远、认识的局限,遥远的古文明对于现代人已经显得很模糊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考古发掘、古文明研究工作突飞猛进,硕果累累,中国古代文明显现出越来越清晰的面目。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考古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方法,用13册的较大篇幅,对遍布中国各地区的古代文明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各卷首先阐述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史实,依次叙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经济、社会、文化习俗、意识形态的时代特征及变革,探讨了本地区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动力以及王权、统治政策、知识阶层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侧面,说明了多元一统的中国古代文明形成道路、特征以及在文明与野蛮矛盾运动中前进的规律。全套13册,各册各自独立,同时,又互为补充,共同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早期中国文明的完整画卷。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认为,本书是在20世纪得到长足发展的中国考古学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
-
老北京与满族爱新觉罗瀛生著北京本非满族故土,满放原是白山黑水的土著居民,只因清初由于某一偶然的历史机遇而使满族人大量移居关内,以北京为中心而展开各种活动,其活动规模之巨,范围之广,力量之强,持续之久,渗透之深,熏染之遍,等等,绝伦罕见。满族在北京二百余年活动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已遍渗于文化肌体细胞深处,早已无痕无迹,平日视如不见,听若不闻,但如加意细究而挖之,则无处不使人大为惊异,堪称为一门学问。老北京的语言中,一开口就带出满语词。老北京的歇后语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从满族生产、生活内容来源的。老北京的习俗中,来自满族者数之不尽。老北京的衣、食、住、行、体育、娱乐、戏剧、曲艺、婚丧、喜、寿、诞、年、节、花、鸟、虫等等,以及诸般器物、各项物品及其他等等,一切多与满族有关。有的是满人从白山黑水故土带来的,有的是满人到北京一带创造发展而成的;有的一直保存满式原貌,有的则是入关后与汉式相结合而成的满汉混合式。《老北京与满族》讲的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