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卷四)》稿包含贵州水族文化史、贵州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史、贵州白族建筑文化史、贵州瑶族舞蹈文化史、贵州壮族歌谣文化史、贵州畲族民俗文化史、贵州毛南族猴鼓舞文化史、贵州满足石雕艺术文化史、贵州羌族服饰建筑文化史。《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卷四)》各部分文化史由不同作者完成,各部分均从民族族源、文化演变、文化现象解析、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几方面入手,资料详实,在展示各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
嘉木部落历史变迁斗什杰,格日尖参暂缺简介...
-
他者的表述朱炳祥本书尝试以后现代哲学为视域对传统民族志研究与表达进行解剖和分析,力争优选程度地还原以主体性为的民族志的本然样态,并通过长达十五年的实践调研,解析周城文化、西南白族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
小书馆(美)布拉恩布拉恩著的《犹太民族史》是一部犹太民族――一个永远不死的奇异民族的历史。虽然是一本史学作品,却有出色的文学价值,作者用极浅显和极流利的文笔描摹犹太人的奋斗情形,绘声绘色,如火如荼,使读者感觉无穷的兴趣。被后世学者称为“一部了不起的民族史”。
-
地域社会的构成朱炳祥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在很初的意义上、以及在很小的单位结构上来思考社会是怎么发生的问题。本书认为,“活动”(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文化生成与变迁之“根”,也是地域社会构成的基本动力。本书沿着从“活动(人类实践活动)——文化的产生——社会的构成”这一路径来说明问题,从“靠前种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第二种生产活动”(即“种的蕃衍”活动)、精神生产活动这三种基本实践活动出发,努力创建解释地域社会构成的发生学模式。本民族志从从目的论、对象论、方法论、表述观诸方面对主体民族志作了全面论述与建构,为中国民族志争取更大的靠前学术话语空间。
-
兴仁县民族宗教志暂缺作者一、本志系新修部门志,定名为《兴仁县民族宗教志》。二、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秉笔直书,全面、系统地记述兴仁县境民族和宗教工作的历史与现状,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使之具备“存史、资政、教化”及文化传承的功能。三、时限:本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重点记述较近的史实,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2015年年底。四、本志遵照国家《地方志工作条例》《保密法》《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发生在兴仁县境民族和宗教及与之有关的史实进行纂写。五、本志采用图(照)、述、记、志、传、表、录等体裁,分类叙述。除图片、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附录、后记外,全志设机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族政务、宗教政务、民族扶贫、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其他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起义、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人物十五章。六、本志的结构分四个层次,即章、节、目、子目,节以下竖写各事的历史和现状。七、本志使用简化字、语体文、记述体,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及计量单位用法等均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八、本志有关的书写方式。纪年:历史朝代采用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地名:在本志首次出现时使用历史名,加注今名,尔后出现不注。单位名称:在本志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尔后出现用简称,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简称为“州民宗委”,“兴仁县人民政府民族和宗教事务局”简称为“县民宗局”或“县局”等。人名:首次出现时用职务名称加上姓名,尔后出现只用姓名,其余必须书名者书单位、职务名称及姓名,不必须者只书其姓不书其名,名以“某”或“某某”代之。九、人物:坚持生不立传原则。记述对象为副科级及以上职位者。排序以职级、影响论。生人以事叙,列简介或名录。十、本志资料来源:主要是官方文书档案资料,部分为搜集整理文献、书、报、刊资料或调查采访经鉴别属实的口碑资料。十一、本志记述范围为兴仁县境内及相关民族、宗教事务的历史和现状。
-
走进客家历史田野杨彦杰 著,陈春声,罗勇,王东 编《走进客家历史田野: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是作者杨彦杰在上世纪90年代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客家的传统社会与文化的一部作品,收录的文章,其田野资料都是作者和世界有名人类学家劳格文在将近二十年合作期间共同取得的,主要探讨了客家社会的宗族制度、民间信仰、饮食习惯等。
-
中国民族史王桐龄 著本书运用大量史料,以中国历史分期为章节,以汉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同化为主线来进行介绍与讨论。各章节引经据典,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上各个族群部落融入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对外发展的事迹。本书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关于民族关系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族际交往和族际融合为主线,来贯穿中华民族整个族群关系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
文化符号穷达 著暂缺简介...
-
特克斯县蒙古族文史资料2加·道山 著《特克斯县蒙古族文史资料(2 蒙古文版)》共收集了特克斯县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们所撰写的关于特克斯县蒙古族历史文化、历史人物、经文、医疗、历法、地理、语言文字、民俗、民间文学、民歌等内容的46篇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一,咱雅班第达、卫拉特大库伦、沙毕纳尔的来源,历史上的变革及迁徙等情况;关于托忒文和托忒文文献方面的内容。二,与特克斯县蒙古人的历史有关的清朝时期的哨所及地理名称等方面的内容。三,特殊的民俗、民间文学、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本文集中所搜集到的论文都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珍贵材料编写完成,所以地区特点明显,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集的内容健康,选题新颖。《特克斯县蒙古族文史资料(2 蒙古文版)》的出版会给卫拉特历史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些新鲜的资料,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