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理论/总述
-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朱建飞,王琳琳《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系统阐述了食品加工与保藏过程涉及的主要工艺技术、方法及其原理。内容包括绪论、食品的劣变及控制、食品的低温保藏、食品的热处理、食品的干燥与浓缩、食品的辐照保藏、食品的非热加工技术、食品的发酵、食品的腌渍和烟熏、食品的化学保藏等。本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可供食品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裘建新本书是在 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兄弟院校的教改成果和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修订而成的。本书以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保持并完善了 版体系和内容。本书全面介绍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思路、方法、步骤和要求,使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有规范可依。运用“设计方法学”的相关知识,阐述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技巧;提供若干典型设计实例和运动仿真方法及程序,引入CAD/CAM实验、拼接模型实验、计算机动画验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机械原理知识,进行机构的选型、组合、分析与综合,以训练其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并使其了解现代机械系统设计理念。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机械驱动装置的选择与传动系统的设计、常用机构设计的补充知识、机构分析及运动仿真、机器与机构的模型实现、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实例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等。书后附有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机械传动的特点和性能、机械传动效率的概略数值等参考资料。书中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其中有源于工程实践或科研课题的题目,有对经典题目赋予新意的改编题目,这些题目在机构创新设计、机构建模及运动仿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中的光机电一体化初步应用等方面各有侧重。还编制了机械运动方案拼接设计及运动参数测定实验的题目。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材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产品开发的参考书。
-
机械综合应用设计指导书冯鉴,何俊本书共分为6章。 章为绪论,介绍了课程设计整合的必要性,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一般步骤,以及相关的机械设计常用理论和方法。第二章为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遵循产品设计的通用流程和步骤,介绍了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并以一个工程实例为对象详细介绍产品运动方案的形成过程。第三章为机械系统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设计。本章仍然是以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主线,以前面所形成的产品系统原理方案为依据,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机械系统运动及动力参数的设计过程。第四章为执行机构及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介绍了在对机构系统运动方案和运动及动力学参数求解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强度计算及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为工程图设计,主要介绍了工程图绘制的流程及制图中的注意事项。第六章为机械综合应用设计任务书,主要收集整理了一些具有实际工程应用背景的设计题目及相关原始参数,可以为学生选题时参考。
-
仪器分析吴硕,刘志广本书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仪器分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分为十三章,包括绪论、电化学分析法、色谱理论基础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谱法、X射线光谱法和表面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流动注射分析与微流控芯片。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类型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科研工作者参考。
-
机械设计朱龙英,袁健本书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是在 版的基础上,为适应高等学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新工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修订而成的。全书的体系和章节安排与 版相同,共5篇16章。第1篇机械设计总论( 、2章),介绍机械设计概论和机械零件的强度;第2篇常用连接设计(第3~5章),主要介绍常用连接,如轴毂连接、螺纹连接、联轴器与离合器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第3篇常用传动设计(第6~10章),主要介绍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及其他传动的运动特点、工作能力分析和结构设计;第4篇支承零部件设计( 1~14章),主要介绍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及机座、箱体和导轨等零部件的设计;第5篇其他零部件和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5、16章),主要介绍弹簧和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每章后附有习题。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机械制图习题集叶军,雷蕾,佟瑞庭本习题集是在叶军等主编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第5版)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9年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新发布的有关制图 标准修订而成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军、雷蕾、佟瑞庭主编的《机械制图》(第6版)配套使用。本套教材是首批 本科课程主讲教材。本习题集按照新形态教材模式进行修订,在部分题目旁边附有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观看题目答案和立体模型。本习题集可供高等学校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周海本书按照机械类教学质量 标准,根据应用型工科高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而成。本书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全书共12章, ~7章介绍减速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零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8章介绍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第9章给出两种类型的课程设计任务书, 0章给出设计说明书范例, 1章给出参考图例, 2章介绍三维设计方法。本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书中重点、难点内容处设置了二维码,关联相应的三维动画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机械电子工程教育专业导论杜学文本书面向的是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技术教育有“高技能+师范性”的培养特色,注重技术性、原理性和师范性,职业教育则要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当然,本书涉及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演化的逻辑、技术的内涵和趋势等,也能为工程教育或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基于这样的定位,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专业认识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和学科的来龙去脉以及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使人们直观地了解,在千百年技术发展历史演变中,从远古时代发展而来的传统机械是如何与近代新兴的电子和计算机融合成为跨学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再经过不到50年的时间发展壮大,进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不断自我完善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体系的。第二,在专业内涵方面,假如读者是“门外汉”,我们从知识科普的角度对“机械电子工程”进行普及教育,使其通过对机械电子工程内涵的理解意会到机械电子技术的本质,再通过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等的讲述,对机械电子工程产生兴趣并加深认识,使“外行”快速入门。第三,在专业教育方面,从学校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讲,机械电子工程人才教育涉及两大部分的结合。首先是与工程相关的项目开发,从世界机电工程教育体系的研究中发现,该部分是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灵魂,也是人才教育的核心,对于技术师范教育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将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平台项目开发”案例对机电项目的开发过程进行剖析讲解。其次是与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发,这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师资人才培养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以“六自由度平台教学资源开发”“3D打印无人机教学资源开发(学生项目)”“3D打印创意舞蹈机器人资源开发(学生项目)”等为例介绍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步骤。不论是负责项目开发的教师,还是 或参与课外创新科技项目的学生,都可以从项目开发方案和设计流程中得到一些启发。
-
基于预见性地理信息的AMT重卡自动换挡策略研究丛晓妍自动变速器能够提高车辆使用便利性,减轻驾驶员作业疲劳,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在卡车上的装车率越来越高。换挡策略作为自动变速器的关键技术应该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能够适应车辆特点,满足不同行驶环境和驾驶意图要求。卡车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除需具备以上换挡策略的共性特点,还需较多关注车辆的使用经济性与动力性问题。本书在充分调研重型卡车使用特点基础上,结合自动换挡策略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重卡换挡策略影响因素识别及换挡策略设计进行研究。
-
增材制造模型设计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 组编本书是1+X 增材制造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课证融通教材,内容对应增材制造模型设计制件与后处理技术部分。全书从增材制造模型设计应用能力要求出发,依据产品开发流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主流增材制造技术成形原理、基本制件操作、精度检测、制件质量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本书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同时运用了“互联网+”形式,详细介绍了FDM、LCD/SLA、SLM、SLS、EBSM、WAAM 等增材制造技术后处理的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和相应的设备、工具、材料等内容,并将理论和案例实践紧密结合,案例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本书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践操作为主线,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零基础的读者入门到掌握增材制造模型设计制件与后处理技术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系统学习达到1+X 增材制造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的考核要求。本书适合职业院校机械、机电、汽车等相关专业开展书证融通、进行模块化教学及考核评价使用,也可作为从事增材制造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为便于教学,本书配套有电子课件、教学视频、习题答案等教学资源,选择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来电(010-88379193) 索取,或者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