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燕园风骨吴志攀 主编《燕园风骨:陆卓明先生纪念文集》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北京大学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校友的怀念文字,这些校友来自经济与法律各系,除此之外还有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朋友。更难得的是,纪念文集还收录了陆卓明教授的生前好友林叔平、胡亚东等前辈的纪念文字。 这些文字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陆卓明教授的学问与人格风范。
-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张祥浩 著《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资料丰富翔实,语言平实,逻辑清晰,是一本系统地了解我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的较好著作,适合于有高中以上文化水乎的读者阅读。思想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就有关于思想教育的记载。在古代,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学派,还是秦汉以后的儒、佛、道三家,都极重视思想教育,由是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来思想教育的传统。《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以历代不同的学术流派为经,以他们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教育理论为纬,比较系统而又扼要地阐述了古代的思想教育理论,同时就其理论特色和得失作出相应的分析。
-
百年中国德育经典集萃周靖 主编由周靖主编的这本《百年中国德育经典集萃》收录中国近代以来数十位名家论述德育的文章,如梁启超《论私德》、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陈独秀《伦理的觉悟》、胡适《道德观念之变迁》、陶行知《我之学校观》、冯友兰《道德之理》等,凡七十余篇,以“导读”的形式对作者的生平和论文做精到的考证和点评,旨在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精髓。
-
追梦者的足迹彭迈,吴立 主编本书记录了从化三中人对“乐美”教育的思考、探索的心路历程,重点反映“乐美”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德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教育评价和教师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包括“乐美”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乐美”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乐美”学校德育的构建、“乐美”教学课程模式的构建、“乐美”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乐美”学校教育评价的构建、“乐美”教育的教师文化?设等。本书可为中等学校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
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朱永新 著2007年,我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一次有关教育问题的发言,引起了许多同志的共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当场表示,应该就中国教育的改革进行一次“思想大讨论”。他把我的发言稿和他的建议转给上海的某家著名报社,希望能够展开一场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但是,这封信一直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最后的答复是,教育是老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恐怕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人民群众是最通情达理、最富有智慧的。医疗改革的方案公开征集意见,很快就有了一万多条建议与意见。食品安全法草案的修订,也吸取了民间的许多智慧。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大事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问题,理所当然更应该听取民间的意见。过去我们经常讲“人民教育人民办”,就应该不仅仅指让人民出钱出力,同时应该指让人民出主意。
-
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侯怀银 等著本书旨在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在20世纪中外文化全面碰撞、激荡的时代大背景下,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变革的实际需要与教育学自身发展的交互作用为基本思路和线索,在进一步系统考察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中国教育学发展实际,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者所进行过的教育学引进、教育学中国化探索、教育学的科学化探求、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的探讨和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展开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反思。通过研究,具体提出教育学引进、教育学中国化、教育科学化、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面临并一直未被合理解决的五个问题。在对这五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我们在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时,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即必须尽可能多地占有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站在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立场上,对历史资料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我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爬梳整理,钩玄稽沉,历经几个寒暑,终于完成了本书的研究任务,力求使教育学文本说话,以推进21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如何使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问题”的研究真正接近那已经永远难以再现的真实,应该是本书作者煞费苦心的事情。本书力图使教育学史的研究显得真切和具体,拒斥教育学史研究的抽象化、理性化和臆断化。为此力图把握好历史和现实、继承和超越、想象和真实、现象和阐释、还原和再现的关系,始终怀着重建教育学史叙述、中国教育学记忆、建设中国教育学的终极情怀。虽然本书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可以称得上是尽心尽力了。
-
24节气诵读古诗词常丽华 著常丽华老师的孩子们会吟诗,会写诗!常丽华老师的诵读课堂创造了奇迹! 一所有的教师、家长在读过此书,或听过常老师的古诗词诵读课后无不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奇妙的课程。以24节气为线索,常丽华带着学生诵读古诗词,从冬至开始,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一年四季的诗词之旅中,师生家长吟诵学习了近150首诗词。孩子们从此真真切切地爱上了诗词,爱上了诵读,爱上了中国文化。他们认识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他们体会了对自然的敏感,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喜,他们懂得了责任,懂得了担当,懂得了感恩……这是最有中国味的诵读课程,是最美丽的课堂,这里有最爱学语文的学生,最聪明的孩子,最美好的教师,最感人的家长,都是因为有了诗词诵读!每个人都在想:如果我的孩子或是我小时候能够遇上这样的老师,那该多么幸福!你也可以很幸福!只要你拿起这本书,跟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你的家人开始诵读……
-
中国教育史王凤喈 编著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译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体系。中国教育学者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博采中西,融汇古今,或独立编写教育学科教材,应迎中国师范教育之需;或自主撰述教育学科专著,夯实中国教育学术之基。皇皇百年,朵朵奇葩。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光芒,反映了教育学术的风貌,凝聚了教育学者的卓识。 站在世纪之交,我社思量有必要重树前辈们的精?财富。2003年春夏之交,时任我社副总编的黄旭赴沪,力邀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先生和郑金洲教授担任主编,诚请老中青教育学者校注和介评,郑重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 、 辑入这套《丛编》的,皆历经了50年以上时间检验的,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著作。透过这些著作,试图展现20世纪中国教育学者的学术智慧,盘点中国教育科学的世纪历程,鉴往追来,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铺设中国教育科学的桥梁。这是一项承接前人、嘉惠后学的教育学术工程。
-
海峡两岸及港澳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李子建 主编20世纪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地政府的共识。李子健编著的《海峡两岸及港澳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以海峡两岸及港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状况和经验为蓝本,期望藉文字的力量,更广泛地传播可持续教育发展的信息,在社会上积极推动可持续教育的发展。
-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张哲英 著《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以清末民国时期为基本时间段,以《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为背景,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人物,努力探索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产生、发展和流变的基本状态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