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知识视野中的中国大学专业设置樊平军 著暂缺简介...
-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朱永新 著《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梳理了从1949年到2010年这60年中国当代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教育思想的嬗变。作者首先分阶段介绍了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初创时期、探索时期、混乱时期、重建时期和发展时期的情况,然后分别介绍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的教育理想,阐述了中国当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思想,以及中国当代思教、以及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理论的探索,尤其是着再探讨了中国当代的教育心理思想和德育思想,并对中国当代教育发展战略作了历史反思和运行研究。《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还对当前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科研成果作了及时的介绍,特别是对胡锦涛、温家宝两位领导人关于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论述,具有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特殊意义。
-
中国新教育朱永新 著作为中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系统阐述了“新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在《中国新教育》一书中,作者阐述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征是什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管理法则、教师发展、儿童课程和家教主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新教育实验”是作者创建面向21世纪的理想教育的一次实践,《中国新教育》既系统地从理论上构建了新教育理念,又从实践上介绍了新教育实验昕取得的成果。《中国新教育》既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籍,也是一本重要的指导手册。
-
中国教育建议朱永新 著对于中国教育的意见汗牛充栋,评说纷纭。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者之一和温家宝总理请进中南海座谈的专家之一,作者朱永新试图以一个官员和学者的双重税角,对于包括教育公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生负担,民办教育,教师教育、高考改革、教育评估、义务教育质量、东西教育差距、特殊教育,教育去行政化等重大问题,提供简明但可供操怍实施的建议。《中国教育建议》这本关于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50万言书,忧国忧民之心和关注教育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掩卷深思。《中国教育建议》附有15万字的《朱永新教育学术活动年表》,年表始于其1978年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暂讫于2010年12月底,丰要记述朱永新教授重大学术活动,包括求学、聘任、获奖、讲学、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或文章,出版论著或译著,主持或参与科研项日等。读者可从朱永新教授30多年来的从学为政历程中,窥见先生怍为一个教育学家悲天悯人的情怀。
-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王香丽 著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同家庭背景高中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析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将有助于从更深层次去揭示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成因及影响。王香丽编著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以高中阶段教育为视角》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高中学习生涯以及最终升入高校情况的调查,探讨造成不同类型高中学生升学机会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低阶层尤其是农村家庭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若干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方法措施。《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以高中阶段教育为视角》研究内容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以高中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档案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考察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就读的高中类型等因素对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就、读高中的类型与其所升人的高校类别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重点高中和城市高中的学生升入高校的机会要远大于非重点高中和乡镇高中的学生。其中,城乡高中之间的差异最大;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类型高中学生对学习的感受、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学习方式等方面。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家庭所在地等家庭背景是影响学生就读高中类型和取得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其中,重高中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都要优子一般高中的学生,城市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也要好于乡镇高中学生。综合调查数据得出,不同类型高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其就读高中及其家庭背景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最显著的差异体现为城乡之间的差异。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对不同家庭背景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学校教育本身在某些方面强化着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差异,这对低阶层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教育制度强化了不同学校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性。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且大都分布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样就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2)我国基础教育和高考内容设置的城市化倾向明显,对农村重视不够,不利于提高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3)新的高校招生制度强化了城市文化背景,增加了农村和低阶层家庭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难度;(4)现有高校布局和录取名额分配办法不合理,使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市的考生有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入学机会的差异;(5)我国教育中的资金投入和学费政策不利于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基于这些调查结果的认识,现阶段需要在教育机制上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问题的解决。第三,在制度和政策上需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入学机会差异性问题,特别是提高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较可行的措施包括:(1)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来满足青年人的就学需求;(2)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中学教育均衡发展,大力解决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所带来的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3)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因初、中等教育水平较差而无法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学生的教育问题;(4)重点解决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难题,除了提高农村初、中等教育质量外,还可通过政策倾斜,或者建立高职高专学校来满足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马庆发 主编这本《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以下简称《新进展》)力求反映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和对2009年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践的反思。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有志者创业”。
-
材料化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孟广耀,彭定坤 编著材料化学作为现代材料学新的学科分支,是发展新材料、高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工具。《材料化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发展与研究实践》以材料化学学科与教育体系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形成和研究实践为线索,以作者亲历的史实为基础,通过详实的资料,以回顾、综述的笔法,展示出这一新学科的内涵及其历史沿革,使读者了解到这一新学科是如何在造就和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进程中不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的。《材料化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发展与研究实践》分为10章,第1章首先简要回顾材料化学的学科内容和发展。第2-6章以国际范围内出现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研究热潮为脉络介绍了材料化学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与教学体系,以及如何面对社会需求凝练出实用化方向并形成研发平台。第7-9章侧重叙述固态离子学与膜过程技术对当前新工业革命的核心作用,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膜燃料电池与“49”能源载体相结合的新能源发展路线。第10章综合介绍了化学气相淀积原理及其研究实践,展现了这一软化学合成技术的历史成果和未来前景。《材料化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发展与研究实践》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学与材料化学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领域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
-
广州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黄南冰等 主编本书收录的大部分文章,来自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基金首批项、目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的话题涵盖了少年儿童艺术教育、语言与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成长和校外教育等内容,运用文献梳理、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手段,成果形式除了本书集中体现的论文、经验总结和研究报告外,还有书内无法全面展现的游戏软件开发、网站设计和节目创编等形式。
-
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米靖 主编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学科探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值得深入总结,并且应当成为当前进行学科建设的重要借鉴。米靖等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编校的目的在于将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发展中的较为核心和重要的6本职业教育原理性的著作加以整理、再次出版(此6本著作使用的原著版本均在前述表2中列出),一方面使我们意识到中国当代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已经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另一方面,也期望通过编校出版这些著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前人的智慧,使研究者们能够比较方便地阅读到这些著作,达到以飨读者的目的。
-
传统文化传承论容中逵 著本著作主要内容涵七:一为导论。主要表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基本内容、行文方式及结构等。二为缘由论。主要就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的“时、空、向”度作出相关交待。三为现状论。主要从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四层次(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国家决策)就当前我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现状作出详细描述,并就其存在问题作出归类聚焦。四为成因论。主要从内外、深表“两维四极”就导致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的内因外缘作出条分缕析。五为认知论。主要就“守还是弃?”、 “如果守,怎么守?”、 “守什么?”三个问题,对教育进行有效传统文化传承所需的三个基本认知前提进行阐发。六为操作论。主要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出发,就如何通过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三个领域的具体教育活动来进行有效传统文化传承提出部分可资操作的建议举措。七为结语。主要就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作出总结,对一些尚未论及或不足之处予以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