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状况报告申继亮 编从2003年6月立项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与心理发展”创新研究群体在组长申继亮的组织协调下,经过群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组编制了《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调查问卷》,并且已经顺利完成了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现状的大规模调查。本次调查系统收集了详实的数据和访谈资料,通过科学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揭示了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现状。综合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情况及父母、教师对其学习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力求揭示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少年班三十年辛厚文《少年班三十年》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教授、校长朱清时院士的指导下,由《少年班三十年》编委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少年班三十年》共六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第一章内容,简述少年班创办的历史以及在少年班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超常教育的各种形式。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和第四章的内容,分别从少年班招生、教育和管理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少年班的办学经验。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和第六章的内容,分别从人才培养和教育规律探索两个方面,总结少年班的办学成果。
-
职教改革前沿的探索余祖光21世纪的前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巨大的转折,终于实现了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在此期间,作者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有幸贴近改革发展前沿,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工作。本书汇集了近六年来作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不少职业教育发展中有争议的关注点,虽然是一家之言,但仍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21世纪初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本书分七篇呈现给读者,分别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体制变革、就业导向、面向三农、专业课程、价值观教育和基本理论问题等专题,提供了40篇国内公开发表和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研究报告、论文及部分媒体采访。为节省读者时间,方便不同的内容选择,于此,将主要内容作如下概括。
-
民族魂汪家熔这部以《民族魂——教科书变迁》为题的新著,撷取了自晚清教科书起到民国各科教科书为研究课题,这是近代出版历史上的重要现象,对研究我国近现代出版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显然不满足一般书史的简略叙述,而又坚守“研究出版史个案,必须见到书(实物和文献史料)”的治学原则。通过大量发掘文献史料,进行爬梳整理,加以研究,得出新的认识。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真实原因,以及日本侵略者在整个事变中的真正用心进行了揭露,目的就是企图转移国际舆论,掩盖它建立东北傀儡政权,独占我国东北的卑劣手法。他从日本有关文献中找到有力的材料,在书中揭示出确凿的证据,作了令人信服的阐述。同时书中用《出版家王云五》一节,对作为出版家的王云五集中作了评述。特别写他在日本帝国主义干涉我国教科书内容时的大义凛然、毫不屈服的精神。充分肯定了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的作用。从未见到有人提出过类似提法,应该说,这是实事求是的评价。我与家熔同为出版界人,订交已经二十多年了。最初他曾为我提供研究资料,对我研究图书评论工作帮助不小。在我学习、关心我国出版史研究以后,读过家熔不少有关研究文章,了解日增。特别1990年代在出版家宋原放先生主持编纂十卷本《中国出版史料》时,曾与家熔有过更多的接触和合作。六年以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启动《中国出版通史》研究编纂工作,又有增进了解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
老交大名师王宗光《老交大名师》记录了老交大29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名教授(以进交大任教时间先后为序)的感人事迹。他们潜心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高尚的道德风尚,严谨的治学态度,已成为交大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老交大名师》对探索青年一代人才成长的道路,富有启迪意义。对研究、传承交大优良办学传统和学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史料。
-
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林娜 编本书是对广西师范大学“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经验和成果的总结,是对高校贫困生能力扶贫工作研究与实践的一项成果,更是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广西师范大学“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于2003年启动,2006年结束,项目运作的三年时间时,得到了广西教育厅、美国福特基金会、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富平学校和受到福特基金“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资且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广西师范大学的各级领导包括校党委书记、校长、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一项目的实践与研究,项目在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新模式所做的大量有益的探索,为《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08-2009邱均平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中同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包括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同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同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等9个方面的200个排行榜;二是全国各大学概况、各类排名结果、优势专业及联系方式;三是附录,收录了我们研制的本科专业名称对照表。本书全面评价了国内1 19所重点大学、584所一般大学和260所民办院校的竞争力,11个学科门类和192个专业的实力和水平。评价指标合理,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内容丰富,权威性强,适用面广,可供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广大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使用。
-
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从非线性思维观的视野审视,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非线性理论的观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相结合,提出非线性和谐的概念。按照大学组织内部和谐→外部和谐→整体和谐的逻辑展开,对大学的文化、组织、权力、人力资本、外部关系、核心能力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着力探讨其中的非线性关系,构建大学和谐管理机制,勾勒了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的理沦框架,为我国大学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近现代学术大师治学方法比较蒋凡、等“鸳鸯绣罢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治学之道,历代大师各有妙得,非悉心总结,往往难于示人,且不说原本就是秘不示人。《近现代学术大师治学方法比较》反其道而为之,系统研究了近现代23位国学大师的治学之道——他们是王闿运、王先谦、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杨树达、于省吾、陈寅恪、钱钟书……“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悟得治学三昧,方便登堂入室。谨以此书献给有志为学的青年才俊。
-
我们到底要什么于莉莉 主编对我们广州大学来说,继承和弘扬办学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广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办学发展过程中致力奋斗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提升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全体“广大人”共同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制定规划,积极分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涌现了很多的亮点和精品。比如我们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博学讲坛”、辩论赛、文化艺术节、暑期新闻采风等,都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喜欢;我们在教学区设置的雕塑群和名人名言牌,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增强了新校园的人文气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我们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在学校逐步形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最近,我们组织的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活动就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精神力量的一次精心策划。在文化论坛启动仪式上,我们有幸邀请到陈平原教授、蒋述卓教授、陈春声教授这3位知名学者与师生对话,共论“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校内外产生强烈的反响。同时,我们的“博学讲坛”又推出了“院长系列讲座”,20多位学院院长相继登上讲坛,在不同学院之间交错进行演讲,在校园中掀起了文化关注的热潮,又促进了学生中不同专业文化的交流。通过邀请著名学者同台交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和讲坛活动,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共同探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开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积累。积累需要时间,就像台阶上的青苔,是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不是一下子铺上去的。'’(陈平原)“大学是一个文化城,她在传承知识、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也在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文化养成就是让大学生的心灵、心智、人格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和培养。”(蒋述卓)这些既为我们文化探讨作了生动的诠释,也为我们解答文化建设命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现在,我们将此次文化论坛中专家的演讲辑录在一起,又精选了部分“院长讲座”和文化建设研讨会的内容,结集公开出版。这既是对此次文化热潮的延伸,也是我们对文化建设工作成果的提升。大学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大学文化的精神特质和特有传统是在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积淀起来,并通过历届师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今后,我们要积极发挥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和推动作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共同开创学校办学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