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大帅铸就的春晖李兴洲 著教育本应是一种不受外力干扰和侵染的纯正事业,应当遵循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因材施教,因时制宜,不偏不倚,自然发展。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初春晖中学“纯正的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纯正的教育”就像清水一样,能荡涤那些乏味无力的教育,积极图谋人性的发展。“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学生进入学校是接受教育的,而不只是接受教材的。20世纪20年代,在经亨颐、夏丐尊纯正的教育思想感召下,丰子恺、朱自清、刘熏宇、刘叔琴、朱光潜、匡互生等一大批名师齐聚春晖,蔡元培、叶圣陶、吴稚晖、俞平伯、杨贤江、黎锦晖、黎维岳、舒新城、陈望道、黄炎培等专家学者慕名前来游学演讲。在短短的几年内,春晖中学因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富有关爱和善意的教育实践而名声远播,取得了与当时南开中学齐名的辉煌成就。经亨颐和夏丐尊都认为,“爱字为教育之要诀”,教育若没有情和爱,就像无水的池,就会缺失教育的本真,最终免不了空虚。逝者已去,风骨长存。回望春晖,感慨之余,但愿留给我们韵不仅仅是仰慕和惋惜。
-
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林勇 主编《“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共九章,第一章论述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第二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模式;第三章对“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内涵特征、形成背景、条件保障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经济、社会、城市文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视角对“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进行透析;第五章对“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资源共享机制进行研究;第六章为“城校互动”职教模式下政府统筹作用的研究;第七章分析了永川区发展“城校互动”职业教育的典型案例;第八章对“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九章对“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进行了效果评价。
-
南宋教育史苗春德,赵国权 著《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教育史》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著者对南宋的学校教育(官学、私学、书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著名教育家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探讨总结了南宋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
全员覆盖全程助学全体受益徐一超,姚坚 主编《全员覆盖、全程助学、全体受益:杭州市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分为5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绪论:关注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实现,二、杭州市学生资助体系的制度安排与理论阐释,三、杭州市学生资助体系的实践运作(上),四、杭州市学生资助体系的实践运作(下),五、杭州市学生资助体系的实践成效与思考。
-
新观察胡卫、张继玺教育涉及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等诸多因素,除了教育学视角外,加入文化、社会等视角。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审视教育事件,是《新观察:中国教育热点透视2007》的一个追求。《新观察:中国教育热点透视2007》是对2007年中国教育热点事件的汇编,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境况;在方法上,试图通过跨学科与多角度的思考,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和立体。
-
进入新轨道张丽《进入新轨道(亲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英文版)》 is of interest to rural development teachers,facilitators, students,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t is also of interest to education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engaged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es. Researchers and evaluators interested in tracer studies could use the book as a reference and source of inspiration.
-
教育放言录丁东,谢泳 著本书源自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全书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今昔,对备受关注、牵动人心的各种中国教育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既有对昔日教育的梳理,更有对当下教育的批评。文风虽平实,问题亦琐细,然有理有据,从容道来,却是鞭辟入里;而细细思量,所问,所谈,问题之切中时弊,思想之锋芒微现,言语之精彩痛快,均使人为之动容,拍案叫绝。还有老村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孙少平,李广,林海亮 著本书是关于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热点问题”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学校德育叙事模式、学校德育的制度化、德育价值争论的思考、德育理论发展与德育学科的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实践、改革开放后我围教育变革的基本轨迹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李红桃 著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收费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受到广大贫困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旨在探索国家助学贷款运行规律,分析并建立良好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为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首先对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总结了国外学生贷款的发展趋势,考察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背景和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不同时期助学贷款的特点与走向。再次,描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状况,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若干对策,包括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对象认定制度,灵活多样、还款期限合理的贷款偿还机制,学生贷款拖欠预防和治理机制,政府、银行和高校共担责任的管理构架,国家助学贷款参与方的权利与责任平衡机制,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建立信用体系,等等。《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力求反映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借鉴学生贷款国际经验,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希望在学生贷款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有所创新。《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可供教育经济、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习研究者,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者、实际操作者阅读参考。
-
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张会军 著《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从回顾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入学考试、破格录取、新生学习、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实施、大学生活、创作实习、特色教学等入手,既对“78班”所享受的时代、环境和青春成长的经历,进行了寻踪、追溯、回忆,又对那个年代的电影专业教育进行了整体反思。作者认为,“78班”在个人的成长上同时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在历史意义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重复性,在电影教育、教学上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培养经验上具有参考性和借鉴性。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后电影专业教育30年的今天,系统而全面地再现那一段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