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7马庆发 主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7)是一本资料书。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胡锦涛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十七大在重申有关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把“优先发展教育”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新的更高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转移”旨在提升劳动者素质,实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圜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为我国进一步全面实施包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内的积极就业政策提供了日益完善的法律保障,也是落实“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我国职业教育方针的制度建设。《就业促进法》共分九章六十九条,分别为总则、政策支持、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一章中,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在促进劳动者就业再就业中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明确规定,规定政府要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政府和企业要组织开展就业前的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并规定了所需经费来源。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 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经过30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导下,努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认真探索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经过30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由适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采取“共建、合作、合并、协作”等有力的改革举措,基本打破“条块分割”行政管理体制,使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充满生机与活力;经过30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高等院校努力探索和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提高;经过30年的努力奋斗,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资源保证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集中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重大成就,更加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强调入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导向作用。《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经验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准确、重点突出的总结研究,力求“全景式”地描绘、简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杨辉 主编,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编《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下册,主要记述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杰出人物、著名侨办学校(含侨建助)和奖教学基金会三个部分。在《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一书中,要把这众多的杰出人物都载入史册,显然有困难,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对人物入史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符合要求的,所送的资料比较丰富的,特别是捐资办学事迹感人的,我们都将他们收录入史。我们原则上以因捐资办学而获得省政府立碑(累计捐资1000万元以上,其中捐资办学达600万元以上)表彰的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同为主,和虽捐资未达1000万元但事迹特别感人、影响大的海外乡亲。《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下册,共记载80人,有的海外乡亲,虽然事迹符合入史要求,但没有报送材料,只能深表遗憾。
-
谁是人才钟昆明 编著《谁是人才》讲述自身素质如何使人成才、成功,讲述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内在因素,是一些理性的、经验性的总结,最后还特别告诉那些雄心勃勃的人们,21世纪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为人们的自身素质和追求,只有符合国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才能最终成才和成功。
-
湖南师范大学七十年张国骥,刘湘溶 主编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之于大学,七十岁并不算高寿,当然也不算是少年。中国大学高寿者亦不过百余岁。七十年,说她大,因为她已渐趋成熟;说她小,因为她的人生序幕刚刚开启。好的大学是不老的,是万古长青的。师大创于蓝田,兴于岳麓。蓝田起步,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却不可稍忘。尽管往事如烟,但一想起这段历史,无不令人慷慨悲歌,心驰神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1938年,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这是生死存亡之秋,对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这是颠沛流离之际。这是一个生死未卜的时期,但也是一个壮怀激烈的年代。当此之时,廖世承等仁人志士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弃个人生死于度外,怀抱教育救国之理想,凭借坚忍不拔之精神,历尽沧桑,宠辱不惊,顽强办学,艰苦创业。什么叫教育家?这就是教育家;什么叫书生报国?这就是书生报国;什么叫伟大?这就是伟大。
-
话语与权力但昭彬 著《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话语与权力》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将三文(即文献、文本、文化)研究有机结合与融通,运用话语权理论,从话语权与教育宗旨的关系、官方话语权的独占、官民话语权的互动、民间话语权的拓展、官方话语权的重掌、官民话语权的衡称等方面,研究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宗旨的发展与流变,总结提出了官民话语权演变规律,从教育宗旨流变这一个点来窥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规律。
-
师范弦歌孔春辉 主编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之于大学,七十岁并不算高寿,当然也不算是少年。中国大学高寿者亦不过百余岁。七十年,说她大,因为她已渐趋成熟;说她小,因为她的人生序幕刚刚开启。好的大学是不老的,是万古长青的。
-
奇迹之旅李晓明 著正如书中所强调的——创新是工业中心的灵魂,创新意识也正是我们所急需大力倡导的。我们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但传统教育思想局限了人们的思维,缺乏足够的创新思维空间和创新理念。当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创新的浪潮变得更加广泛、势不可挡,并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教育理念正向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的方向转变,这也正是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从本书可以看到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三十年中的发展历程,从创立、发展、壮大以至今天的成就所经历的坎坷、困惑。本书写出了工业中心奋斗的精神,创新的文化,永不言退、团结奋进的团队理念。工业中心团队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点点滴滴,在书中都有生动再现。从管理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与探讨,挖掘“工业中心”模式成功的历史机遇、社会环境以及内在因素,在更加广阔的视角和层面来剖析“工业中心”现象,从而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启迪。这些在书中都有精彩的阐述,作者之用心可见一斑。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杨小微 主编在上一期,即《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区域研究2007》的代发刊词中,我们阐明了本集刊的编辑理想,在于呈现当代中国区域性基础教育改革之独特而丰富的价值,并试图以研究的力量,与当代中国区域性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伴,相依相存,相互构建。所刊载的13篇报告和文章,记录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研究者以均衡、公平理念为追求推进素质教育的变革思路和探索历程。本期奉献给读者的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近况,仍然覆盖东、中、西三个梯度。第一组文章由今年5月在昆明召开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贫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会议上的三个报告和一个总结发言构成,反映了基于教育学立场对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与教育问题的深切关照。第二组文章来自江苏常州,浓缩地反映了区域层面推进“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成果、学校层面尝试转型性变革的两年探索过程与经验。这一组的最后,也有专稿评述“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在迎接复杂性挑战过程中的思维品质的提升历程。钟楼区领导、校长和教师们认定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区域教育生态优化上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不竭创意,相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动。第三组文章则推出我国中部地区在学校层面开展的以多维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变革实践,反映了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和教师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的默契配合、有效互动及同生共长。最后一组文章是对海内外学校变革实践的理论评述。既有从一种新的视角对我国学校变革中通过校际合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梳理、概括和评述,又有对西方学校变革和香港优质学校发展计划的回溯性介绍与评论。这些,也是我们在学校变革与素质教育区域推进中更新实践和发展理论的颇有参考价值的思想资源。
-
漫游中国大学赵书生《暨南大学》“漫游中国大学丛书”是由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全国一批著名高校共同组织编写的大型校园文化丛书,以丰富准确的史实信息,形象概括中国高等教育发生发展的悠悠百年,展示新时期以来各个高校的文化风貌、发展态势,如陈至立副委员长在序言中所言:“‘漫游中国大学丛书’,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字,触摸大学历史的厚重承载,展示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传统、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卓越贡献,十分有意义,也十分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