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中国院校研究案例刘献君 主编,张俊超 副主编《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1辑)》是《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一辑,书中收集了17篇案例研究文章,其内容涉及高校战略管理、院系评估、质量保证、师资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等高校管理的各个领域。每个案例研究都从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描述某项管理工作的完整过程,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提出科学的对策。《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1辑)》可供高等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高等教育研究和院校研究人员以及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参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需要调整,要由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转向微观的院校研究,加强院校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版《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系列丛书,旨在为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实务水平提供可兹借鉴的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理论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为培养院校研究人才提供多样的教学案例。
-
守望、自觉、比较陈·巴特尔 著本书是美国夏威夷大学资助的“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践与政策”课题的成果之一。全书按照宏观、微观和比较这样的逻辑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共有6篇论文,从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对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思想的转变、民族学院的组织特性进行了探讨。尤为重要的是对民族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主张在民族教育研究中关照民族教育实践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等特性,体现文化公平的原则;中篇共有7篇论文,以蒙古民族作为个案,把蒙古民族教育的演变置于历史发展、文化变迁和族际交往的时空中进行了梳理。对学术界有所争议的元代书院官学化、科举考试的时断时续等问题进行了文化阐释。此外还对蒙古族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蒙古族学生双语、三语学习态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下篇共有6篇论文,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国外,对于与中国世居少数民族具有很多共同性的加拿大印第安人和新西兰毛利人的教育自治与语言复兴运动进行了论述,还对中国与加拿大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此外,对教育人类学中学校民族志的“文化中断论”、“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论”、“文化一生态理论”、“民间成功理论”等观点进行了评述。
-
中欧神话李月庆,孟群舒 著我们要有自己的MBA学校!这是改革之初的呐喊。我们要有自己的世界一流的MBA学校!这是市场化中国的呐喊。从草创之初,在教育特区的艰难起步、冲破体制的大胆尝试,到获得认可的初见光明,商学院市场化的运作初见成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名字开始响彻世界。2005年,英国宣布,中欧毕业的MBA无需申请即可进入英国工作。这所亚洲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它的使命,是让商业教育“文艺复兴”。振兴企业家阶层:追问中国企业家缺什么?中欧的课程设计因时而动、因材施教,永葆新鲜活力,让个人和企业能获得跨越式的进步。成为行业标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厉的招生制度,严谨的教授选拔和管理,追求到细致的细节,中欧将自己炼就成最严格的商学院。唤醒管理教育市场:“心智模式”硕果累累,欧美商学院也成手下败将;管理教育一时波澜壮阔。树立市场化榜样:在田园牧歌中创业的中欧,院长敢为天下先,亲自上门拜访“推销”;员工“玩命”研究课程,面对企业弊病一针见血;开创国内商学院“路演”先河,管理论坛推广品牌。
-
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刘川生,钟秉林 主编《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主要包括了实施方案,动员报告,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解决问题、完善制度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汇报材料,分类指导方案等知识内容。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顾明远 主编,刘复兴 副主编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都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经过改革创新取得的。但是,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任务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转折点上,表现在要从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体要求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要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任务,关键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编写了这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内容涵盖教育观念转变、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制度创新和教育科研繁荣几个方面,但不是单独成篇,而是渗透在各个具体事件之中。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30年来教育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沿着党的十七大所指引的方向前进。因此《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的内容既不是历史的描述,也不是理论的探讨,而是以专题为主线,以纪实为基础,史论结合,厘清中国教育事业30年来发展演变的脉络,探讨今后发展的方向。由于篇幅有限,《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设立的专题仍未能涵盖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
-
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凌兴珍 著《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运用教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不仅从全国和全川的角度、以宏观和中观的视角,对清末师范教育作了概括论述,也就各级官绅对师范教育的认知、提倡、规划和举措作了具体剖析,尽可能地将宏观审视与微观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研究深入而细致,使之成为区域师范教育史研究领域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成果。
-
中国教师教育30年梅新林 著《中国教师教育30年》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探索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道路。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如何走中国特色教师教育发展道路的三十年。
-
广东教育改革发展30年纪事罗伟其 主编30年来广东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结果;同时还得益于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发展,使优先发展教育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得益于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得益于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推进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多元办学的格局;得益于坚持和谐稳定为前提,不断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化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要求来审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教育在人才、智力、科技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引领和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考和研究广东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推动广东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逐步推进教育公平。再次,坚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最后,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处理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聚焦中国教师教育梅新林 主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教师教育实现了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世纪转型,受到了教育界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引发了长时间的热烈讨论与争鸣。《聚焦中国教师教育》聚焦于世纪之交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十五个焦点问题,从数以万计的相关论著中梳理脉络,提炼观点,撷取精华,分为“教师教育改革论”与“教师专业发展论”上、下两篇,展开系统论述。在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双向交互的战略思维中,深入辨析种种代表性的理论主张与学术争鸣,集中探讨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向、现实困境与相应对策,最后阐发薯者自身的思考与认识。作为与《中国教师教育三十年》纵横分合、相互并观的姊妹篇,《聚焦中国教师教育》重在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
破冰前行第一年王海燕,雷玲 主编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既是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也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为了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科学论证、多方调研、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北京市确定了以制度构建为基础,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核心,整体推进三年实验工作的基本思路。目前,新课程在各高中校已顺利实施一年多,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一、科学论证,多方调研,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整体规划,分工协作,做好改革的制度构建三、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课程改革四、不断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课程改革实验的运行情况,在不断完善中推进工作五、高中新课程实施后重点加强的几项工作六、对推进高中新课程持续发展的工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