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一场输不起的战争鹿永建 编山东省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努力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使学生真正减负。《一场输不起的战争:2008山东素质教育》全面体现2008年山东省的教育改革,是一本体现2008年山东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历史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可读性文本。此书以山东省教育厅的“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重要资料汇编”为素材,由新华社新闻评论员加以深化并解读。
-
中国法学教育状况徐显明 主编《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07)》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2007年度中国法学教育基本状况,主要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教育师资、学生培养和科研发展三个方面纵向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二,中国法学教育专题研究报告,主要针对2007年中国法学教育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高等学校法学重点学科”和“法学教育领域中的质量工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中国法学教育经验总结报告,主要是对一些法学教育机构探讨性改革经验的总结,以期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第四,附录,分别就2007年度法学教育重要新闻、2007年度法学教育重要研究成果、2007年度法学教育重要会议、2007年度法学教育大事记四个方面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
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卢德生 著《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从教育的历史生命力问题出发,解析以嘉绒人“且索”仪式为个案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运行机制,既而反思了目前学校教育,并从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获取构建有历史生命力的学校教育的启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机制是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有机整合而成。作为内部要素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与作为外部要素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互动促成民族独享文化成功传承和变迁。《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可以在借鉴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提升自己的历史生命力。为此,学校教育要关照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应以优化人的生存为终极目标;学校教育不能回避其社会使命,但其社会使命应该整合到“优化人的生存”这一终极目标中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生存离不开文化共享,因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要同时承担传播民族独享文化、传播国家共享文化和人类共享文化的使命,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
-
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丁俊萍,宋俭 等著本书旨在是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高校统战工作的基本内涵、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统战工作提供参考。本书的写作注重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 全书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主体是理论研究,即从不同侧面对高校统战工作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其历史演进、基本内涵、存在问题、改进对策等等。附录部分有6份材料,其中包括不同类型高校统战工作的研究报告或典型材料5份,另有湖北地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统战工作调研报告1份,以供读者参考。
-
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刘远碧 著《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从学制这一元概念入手,以学制改革的内在联系为探讨的基点,既有对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历史发展的系统梳理,也有对其现实问题如学段划分、课程等相关的配套改革以及重点学校制等问题的专题研究,更有对未来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前景展望,从而得出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任务、入学年龄、修业年限,以及相关的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的确定,都应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中去寻找依据。同时,《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还提出了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成人”,任务是“成人”教育等观点。
-
北大红楼忆旧贺家宝 著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自83年前红楼落成伊始,她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地。
-
江苏高教评论2008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编进入21世纪,全球化呈现出进一步加速发展的趋势,国家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全球化要求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坚持对内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在校内、校际、国际间的共享将更加符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要求,更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大背景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大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通过推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高校的知名度,增强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设高教强省,高校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相当一批重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取得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同国外大学的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扩大自己的影响,与世界同步,以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学校还要坚持加强对内开放与交流。在学校内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根本原则,通过教师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英语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课件资源共享,建立网络课堂、开设青年教师大讲坛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在高校校际间共享。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教育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社会各行业、各地区广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方式,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在社会公众中共享。
-
中国教育科研报告曾天山,刘立德 主编转型时期中国民办高等学校组织特性实证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研究;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中小学生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的研究;定性研究的构成要素。
-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杨东平 主编2008年四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灾后教育重建成为重大主题。国家安排专项基金,提高抗震标准和建筑质量。四川省确立三年完成所有学校、幼儿园恢复重建任务的目标。国家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公平,优先发展和投资教育。 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上年增加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值。城市义务教育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学杂费,是政府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各地在解决农村代课教师、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方面,有新的进展。山东省劲刮“素质教育风暴”,取得显著成效。但城市义务教育“应试教育”、“择校热”问题依然严重,师生关系和教德问题凸显,引起社会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仍很严重。大量撤并乡村学校和兴建寄宿制学校,造成学校向城镇、城市的集中,以及农村学校的“空壳化”。高校教育质量问题同样令人关注。一些教育政策由于缺乏必要的民意基础和因地制宜的概念,引起社会争议和质疑。据2008年度对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调查,我国主要城市的公众教育满意度得分在3.385至3.018之问,即介于比较满意到一般之间,明显偏于一般的评价。济南、杭州、南昌位居前三名,而太原、昆明、北京名列末三位。国家着手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重大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谢保国 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上下册)》以全新的面目微笑着走向了读者。这是宁夏教育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广大语文教育理论建设者和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者的一件大喜事。《史稿》分为三编十五章二十九节,就中国古代语文学科的发展形态、历史轨迹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整理探究,把历史的一脉文化和具体可感的实际分流于形态各异的时空隧道,或阐释、或总结、或批判、或归纳,以不同形式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全书史料丰富,线索清晰,见解独特,评判恰当,详略得体,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应用性、资料性、创新性,是教育史学领域和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一株美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