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孙百才 著本书从教育扩展与教育分配、教育扩展与教育收益率以及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等几个维度,深入地研究了教育对个收入分配的影响。本书兼具理念与开现实意义,分析视角富有新意。本书的内容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指出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给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对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回顾和描述。第三部分是教育扩展与教育分配,分析中国教育扩展对教育分配的影响,为分析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第四部分是教育扩展与教育收益率,从对中国教育私人收益率的研究回顾出发,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中国教育扩展过程中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结论;另外,从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角度,解释中国教育收益率上升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在分析了教育扩展与教育分配,教育扩展与教育收益率变动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合中国最近几年的跨地区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总结全书,给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谢保国 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上下册)》以全新的面目微笑着走向了读者。这是宁夏教育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广大语文教育理论建设者和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者的一件大喜事。《史稿》分为三编十五章二十九节,就中国古代语文学科的发展形态、历史轨迹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整理探究,把历史的一脉文化和具体可感的实际分流于形态各异的时空隧道,或阐释、或总结、或批判、或归纳,以不同形式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全书史料丰富,线索清晰,见解独特,评判恰当,详略得体,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应用性、资料性、创新性,是教育史学领域和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一株美丽的奇葩。
-
嵌入村庄的学校司洪昌 著《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以华北地区一个村庄的教育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外显的线索,运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借助大量史料,描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该村学校和教育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村落教育的历史演进历程。《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为百年来乡村教育的历史变迁提供了一个微观的个案图景,对乡村教育及教育史、教育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均具有借鉴意义,也可供关注我国农村教育的读者参考。
-
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丁俊萍,宋俭 等著本书旨在是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高校统战工作的基本内涵、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统战工作提供参考。本书的写作注重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 全书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主体是理论研究,即从不同侧面对高校统战工作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其历史演进、基本内涵、存在问题、改进对策等等。附录部分有6份材料,其中包括不同类型高校统战工作的研究报告或典型材料5份,另有湖北地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统战工作调研报告1份,以供读者参考。
-
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卢德生 著《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从教育的历史生命力问题出发,解析以嘉绒人“且索”仪式为个案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运行机制,既而反思了目前学校教育,并从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获取构建有历史生命力的学校教育的启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机制是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有机整合而成。作为内部要素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与作为外部要素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互动促成民族独享文化成功传承和变迁。《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可以在借鉴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提升自己的历史生命力。为此,学校教育要关照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应以优化人的生存为终极目标;学校教育不能回避其社会使命,但其社会使命应该整合到“优化人的生存”这一终极目标中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生存离不开文化共享,因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要同时承担传播民族独享文化、传播国家共享文化和人类共享文化的使命,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
-
北大红楼忆旧贺家宝 著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自83年前红楼落成伊始,她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地。
-
我国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杨路 著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由相关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政策建议等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在分析中外高校职能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生命本质”“教授主导性”“生态系统”等理论观点,剖析了高校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三种主要行为特征。在厘清既有“高校创新体系”的界定后,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体系的内涵,对高校创新体系的结构及分类进行了讨论,研究了高校创新体系的性质与特征及其要素功能和整体功能,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理论困惑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古典经济学的创新理论、新熊彼特主义和“国家创新系统说”等。本书强调指出,高校创新体系理论基础的核心是“国家创新体系说”,即必须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研究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问题,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构建高校创新体系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在政策建议部分,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校情,提出了关于提高认识、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团队、解决科技经费短缺、改革教育科技体制和重组R&D机构以及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与机制等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此外,还提出了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分工、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与成果,加速制定并实施自主创新、专利、技术标准以及安全保密等重大战略的政策建议。
-
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刘远碧 著《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从学制这一元概念入手,以学制改革的内在联系为探讨的基点,既有对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历史发展的系统梳理,也有对其现实问题如学段划分、课程等相关的配套改革以及重点学校制等问题的专题研究,更有对未来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前景展望,从而得出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任务、入学年龄、修业年限,以及相关的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的确定,都应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中去寻找依据。同时,《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还提出了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成人”,任务是“成人”教育等观点。
-
一场输不起的战争鹿永建 编山东省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努力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使学生真正减负。《一场输不起的战争:2008山东素质教育》全面体现2008年山东省的教育改革,是一本体现2008年山东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历史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可读性文本。此书以山东省教育厅的“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重要资料汇编”为素材,由新华社新闻评论员加以深化并解读。
-
中国教育科研报告曾天山,刘立德 主编转型时期中国民办高等学校组织特性实证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研究;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中小学生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的研究;定性研究的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