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东吴大学建校百十周年纪念东吴大学上海校友会,苏州大学上海校友会 编意气风发少年壮,衔环结草学子归。在母校11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时,在上海东吴大学校友会的积极倡议和精心组织下,部分校友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回忆往昔在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且编著成册,以飨读者。无论他们用什么语言形式,讲述什么趣闻轶事,都是用心和爱去写出了他们对母校最虔诚、最真挚的思念和感激,是对母校辉煌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再现,也是为母校校庆献上的一份珍贵贺礼。当代苏大人和立志创建一流大学的高校工作者,亦可从书中获取诸多启迪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30年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编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岁月。为了全方位展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就与经验,思考未来小学语文的发展方向,特编辑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30年》一书。全书主要收录了《架设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继承传统,科研创新》,《引领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成长》,《探索新路子,畅响主旋律》等文章,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
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黄新宪 主编《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介绍和研究了现当代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转变,对其教育管理体制、师资养成、课程设置、文化教育及整个教育战略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反映了整个台湾当代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内在结构。
-
民族教育科研成果资料选编于洪武 编《民族教育科研成果资料选编(第1辑)》是北京市部分民族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成果展示。其中有独立承担的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有市级获奖教育科研课题,更多的是结合民族学校的特点开展的教育科研课题。目的是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提高民族教育的水平。
-
通识教育与大学熊思东 等编《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揭示通识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意义,并借重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学家的新近学术理论,进一步分析通识教育理念是如何能使大学抵抗以世俗化、功利化和商业化为特征的全球化负面影响。同时,《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还结合中国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梳理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选择和符合传统中国通识教育的理论重点,并突出强调不仅仅是西方的知名高等学府将通识教育作为它们执著于大学本原的平衡之木,即使在中国学界,高等教育的实践者们也已在通识教育的改革大方向上取得了共识,并已各自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自己的革新选择。《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可供全国高等院校负责人、高等教育学研究学者、高等教育负责部门领导,及所有对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圣才学习网本书是《中国教育史(第3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基本遵循《中国教育史(第3版)》的体系,共分15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司题详解,主要对《中国教育史(第3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第三部分是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精选了全国统考和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和相关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才学习网/中华教育学习网(www.1000jy.com)提供《中国教育史(第3版)》名师网络班与面授班(随书配有圣才学习卡,网络班与面授班的详细介绍参见本书书后内页)。本书及配套的网络班与面授班特别适合各大院校学习中国教育史的师生以及在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加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考生使用。对于参加中国教育史相关科目考试的考生来说,本书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深圳教育史熊贤君 著《深圳教育史》论述了自秦砖汉瓦时代到20世纪末伸着教育产生、嬗变和发展变革的全过程。作为南国边陲小镇,她经历了“自然”教育、县儒学和书院教育、近代教育转型和特区教育现代化若干历史阶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术索敢为、开放取长、包容豁达、务实求真的深圳教育精神。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校后勤胡征宇 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校后勤:全国高校后勤“十一五”理论研究成果精选》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全国高校后勤战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后勤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全面展现了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充分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规律、新特点。 全书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课题三篇进行了收录。
-
会议卷刘兴育 主编本书共分四部分,董泽时期;华秀升时期;何瑶时期;熊庆来时期。主要内容包括:私立东陆大学教务会会议记录;省立东陆大学校务、教务会会议记录;省立云南大学校务会议、教务会议记录等。
-
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辛治洋 著《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基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民范式的研究》认为道德理性有三个层次:自然层次、原则层次和实践层次,道德判断可以区分为四种范式。道德教育需要正视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的上述特征,在道德判断的过程申促进主体的道德理性发展。三层次的道德教育虽然在现实中存在,但却忽视了主体的道德理性的运用和发展,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公共理性作为道德理性的主要内涵,并由此产生分层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教育。不失为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解决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各种策略都忽视了主体道德理性的发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体的道德理性实际上存在三个层次:自然层次、原则层次和实践层次。主体的道德理性是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道德判断范式。道德教育需要正视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的上述特征,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促进主体的道德理性发展。自然概念本身的丰富内涵为从哲学自然到道德自然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与途径。从“天命”、“天道”、“天理”到“天演”的转换进程,改变了道德的自然展现方式,但却一直在论证着道德的自然正确性。在道德的自然判断过程中,道德理性一直面临着信仰对自身的挑战。道德教育只有处理好信仰与理性之间的难舍关系,道德理性才能自然而然地在主体身上形成。如果说自然为道德的存在价值与运用提供了终极依据,那么美好生活则为道德提供了次极的理由和范本。而道德的原则性存在又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道德先后出现了君子、系统、天理、契约等四种判断范式。在不同的道德判断范式中,道德理性努力实现和谐的人际秩序和主体德性之间的沟通与统一。道德教育惟有从这两者之间的和谐一致着眼,道德理性才具有外合于理、内合于性的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