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答钱学森之问罗利建 著“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和国人纷纷发问,今日之中国,经济已龙腾虎跃,为什么因教育滞后总“冒”不出超拔之才?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古之中国,曾是世界科技发明之滥觞。原创之盛,乐乎哉!到了明清数百年间,中国科技发明却痛失此等殊荣。原创之衰,痛乎哉!科技发明之原创,曾彪炳于古代中国。黄河、长江,孕育着远古的中国伟大的科技文明。稻、粟、麦、豆之源起,杂交育种之首创,经络学说之神秘,天象仪之灵巧,都江堰之杰作,万里长城之壮观,景泰蓝之典雅,世界第一张航海图之诞生,地震仪之创造,勾股定理之证明,氧气(阴气)之发现以及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之发明,无一不让世人拍案称奇。俱往矣,中华民族不愧是最具创造活力的民族。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赵明吉 等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从制度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入手,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作为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来进行系统研究。力图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探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职责、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资助与育人之间的有机统一。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系统方法及心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求在充分研究国家政策文献和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创新,同时,结合自身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采取访谈、爪案调查等方式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境遇和状况,探索优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
中国人民大学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中国人民大学年鉴(2010)》全面收录反映2009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学校各方面工作状况的资料,包括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基本数据等。除特别标注外,全部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2月31日。2010版《年鉴》对部分篇章的标题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凝练、精简,根据学校发展,提升了部分条目的规格层次,并将大事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力求反映2009年各项重要工作。
-
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新进展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新进展(2006-2008)课题组 著《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新进展(2006-2008)》以客观事实和权威数据为依据,从课题立项到成果产出、选题热点到研究热点、学术影响到社会影响、学科发展到文化产业等方面对我国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既全面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科研的进步和社会贡献,又客观指出了我国教育科研现状与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新进展(2006-2008)》提出了转变教育研究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由教育科研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思路和对策。这对于读者全面了解我国教育科研整体状况,把握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201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 著本书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文献的综述,阐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论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惠及亿万家庭的民生工程;第二部分:通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和测算方法的研究,构建了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样本县的监测数据分析,描述了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水平;第四部分:通过对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案例的研究,分析和提炼了我国县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第五部分: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系演进谢喆平 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在全球知识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旨在分析该组织成立60余年来的演变,以及中国与其关系的演进历程。全书以事件史为主要线索,以描述性分析为主要方法,通过对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和主要政策的复合个案比较研究,阐述中国自1970年代重返联合国以后与UNESCO的互动和交往,重点考察参与其中的个人、组织和知识的历时性变化,重点说明中国与UNESCO的关系如何发生变化,以及若干先进教育理念在合乎中国需求的情况下如何被中国接受,中国如何参与UNESC0的国际公约的谈判,进而归纳和总结这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对会员国的影响及影响方式。总体而论,中国对UNESCO活动的参与经历了从学习者到实际参与者的转变,这一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并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校园暴力控制研究姚建龙 主编《校园暴力控制研究》是国内首部专弋、系统地研究校园暴力控制的专著,也是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成果。《校园暴力控制研究》以一种理性、务实的立场探究校园暴力控制的有效对策,力图祛除成人社会在面对校园暴力时的情绪化反应,侧重对校园暴力控制所涉及的核心司题。尤其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忽视的问题、前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校园暴力控制中的家校合作、社会工作介入、校园警务改革、校园恶少预防、被害人救助等。同时,还对侵入校园杀害师生、弒师、帮派渗透校园、女生暴力、校园性侵害等热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厂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当前社会各界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力求做到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性的统一。
-
中国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任晓辉 著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我国仍属新课题,许多方面正在探索之中。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从理论和方法论上探索义务教育绩效评价规律,推进我国义务教育管理改革。本书在广泛涉研读中外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对义务教育及其支出的绩效评价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全书核心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义务教育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通过界定现代基础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为何采取政府直接提的干预方式;同时,从政府失灵的角度解释为何缺乏制度约束的政府未必搞得好学校,对义务教育支出绩效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充分合理的论证,奠定全书研究的经济学基础。第二部分,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历史及现状分析。通过梳理中国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生成的内在逻辑,剖析现行体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寻求解决思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阶段实施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作用和必要性。第三部分,西方国家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从西方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的起源和演化着手,揭示管理制度选择的历史决定性。通过分析义务教育制度安排的经验做法和国别差异,以及基础教育绩效责任制度及其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在西方各国的实际应用,为前述义务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全新思路。第四部分,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方法论,以及在方法论指导下的实践初探。通过研究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实施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并分别从指标设计、评价实施和结果应用等不同角度对三次试点评价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义务教育公共管理模式应当从传统管理转向绩效管理,在推行以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绩效管理前提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相对范的义务教育公共政策体系。需要指出的是,笔者相继参加了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财政部、教育部委托课题)、2006年《江苏省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江苏省财政厅委托课题)和2007年《上海浦东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委托课题)三次试点评价的前期调研、指标设计、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并全程负责具体操作和最后评价报告撰写。这些工作对本书的观点和方法论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书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历史和经济学分析阐释义务教育支出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理论框架指导下对课题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和导向性的辨证分析;另一方面,研究也对实证分析投入巨大努力,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并利用试点课题所建立的评价基础资料数据库,尝试进行基于绩效评价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由于义务教育制度本身的特点使得其产出和效果的指标量化非常困难,加之我国的公共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决定了我国义务教育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创新任重而道远,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积累评价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
-
华中师范大学年鉴2010《华中师范大学年鉴》编委会 编暂缺简介...
-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刘兴育 主编这本《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1949年)》由刘兴育主编,书中所收入的资料,完整地反映了云南大学发展的历史,真实地记录历代云大人为学校作出的贡献,而且有利于云大人总结八十多年的办学经验,把握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对学校师生员工进行爱国爱校的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