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陈·巴特尔 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文化变迁的次序,将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一阶段,自8世纪后半叶蒙古人西迁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形成民族共同体为止,这是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是蒙古民族传统游牧文化得以形成和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蒙古社会出现了适应当时文化发展需要的“高深学问”以及传授这些学问的高等教育方式,即原始宗教知识和萨满教仪式,部族历史知识和家庭口承教育,军事知识和“怯薛”制度,并出现了蒙古文字和宫廷学校。 第二阶段,从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南下开始,到14世纪晚期蒙元帝国衰落、蒙古汗廷北迁蒙古本土为止,这一阶段为嫁接中原汉文化高等教育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蒙元统治者崇佛重儒,使蒙汉文化从冲突走向综合。其结果使蒙古社会传统的高深知识发生了转型。高等教育活动主要围绕儒家文化高深学问展开,一种全新的具有多民族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得以建立;出现了专门独立的教学机构,初步建立了教育制度,这些标志着蒙古民族商等教育从萌芽状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子学的多元性”、“书院的官学化”以及“科举的时断时续”,构成了蒙元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第三阶段,从14世纪晚期元廷北迁开始到清末满清政府的统治动摇为止,属喇嘛教寺院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一时期,蒙藏文化由接触而融合,结果导致蒙古地区目上而下,全民皈依了藏传佛教——喇嘛教,并在清朝达到高峰。喇嘛教寺院高等教育是蒙藏文化综合的产物。在学问上,喇嘛教构建了一套由显至密的具有不同次第的知识体系;在教育上,建立了一套以“札仓”为基本单位的严格的修习制度和学位制度。在这里,高等教育探求喇嘛教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级喇嘛的功能合二为一,表明蒙古民族寺院高等教育走向定型。除此之外,一少部分蒙古人主要是蒙古八旗的子弟,在满清举办的汉式高等学校(如国子监)和满式高等学校(如八旗官学)中接受高等教育,学成后成为满清帝国的高层统治人才。第四阶段,从清末至现在,这一阶段为蒙古民族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外力的冲击、清廷治蒙政策的改变,使得处于封闭状态的蒙古文化有机会再次与汉族文化、西方文化发生接触。清末新政中创办的满蒙文高等学堂是西学东渐、汉学北移的结果,是蒙古民族第一个具有现代高等教育性质的高等院校。民国时期,受中外多种政治力量(苏俄、日本、国民党、共产党)的影响和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蒙古民族出现了政治与文化分野。高等教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出现了多元分化并步入了“科学”阶段。漠北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在体制和思想等方面深深印上了苏联高等教育的烙印;漠南内蒙古出现了三种办学主体不同、培养目标各异的高等教育模式,即国统区的“送出去”(将蒙古族子弟送到内地或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模式、日伪区的殖民高等教育模式和解放区的延安民族学院高等教育模式。1947年,内蒙古成为我国统一的民族自治区后,蒙古民族高等教育成为我国多民族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除了受主体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在当代,就整体而言,蒙古民族子女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接受高等教育,一是在国家创办的普通高校,特别是在内蒙古的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另一个是在国家特设的民族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而这两类高校在其演变过程中在许多方面诸如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对象等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外,在内蒙古地区高等学校内设立的蒙语授课高等教育是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形式。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典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国家将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这一新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为了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事求是地做好预算,提高基层中小学校长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预算编制培训工作。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从什么是农村中小学预算、为什么要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如何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这三个问题人手,对预算的基本知识,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规程,预算管理的体制和要求,以及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的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简明阐述,并通过6个不同类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实例进行详细讲解。本书着重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编制预算的规范性操作问题,是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与管理的辅导材料,也是学习与理解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的辅导读本。
-
中国教育史黄仁贤 著《中国教育史》是一部贯通古今具有中国教育通史性质的著作。全书稿从教育萌芽论述始,至20世纪末中国当代教育的最新状况,大凡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沿革、重要的文教政策、学校办学体制的演变,以及重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等都作了详尽的描述或评述。
-
2002-2003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 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甚于小国,穷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甚于富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势必造成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不认识中国区域教育与教育区域化的现实和趋势,就无法了解中国教育,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路,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开创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在行政区域和经济、社会区域环境下形成的区域教育是客观现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区域教育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教育的区域化特征并不明显,也得不到鼓励。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既带动全国区域教育的发展,又使教育区域化的痕迹日益明显。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分级办学和扩大地方自主权制度下形成的教育区域化发展,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态势。高等教育下放省(自治区、直辖市),职业教育下放地市,基础教育下放县区,成人教育社会化,学校办学自主,决策多级化、基层化,使地方各级执行主体兼具决策主体职能,担负着筹划和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任,因而必须突出区域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张扬教育个性化;同时,这也带来教育差距的日益扩大和教育资源的封锁,如择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高考移民等问题……在21世纪,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社会的差距日益演变为知识和人才的差距。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最根本任务。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判定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标志。发展区域教育,必须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着重考虑促进区域教育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本地人民服务,促进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考虑区域之间竞争和合作的需要,既要在思路和政策上把握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特征,又要注意区域教育发展和国家宏观统筹一盘棋的关系。十六大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标志着从东、中、西部三大板块向省区再向县区划分认识的进步,明确了推动县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如改革实质上以乡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为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实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以流人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双为主”的办法,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城市对农村教育支援的措施,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
-
广西体育高考范纯 主编《广西体育高考》于1995年出版后,我区体育高考实现了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但在以后几年的考试过程申,发现某些项目在考试內容、考试方法、评分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了体育高考专家组,在1999年进行了有针对性地修改。经过两年的考试实践,对修改部分的內容合理与否,有了科学的依据,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修改、补充和确定。同时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对享受获体育竞赛优胜奖的降分照顾条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区取消了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随之我区体育高考的管理与流程、考试方法与內容以及时间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原有的《广西体育高考》一书,已不适应今后我区体育高考的组织与管理。鉴于以上情况,广西招生考试院决定组织广西体育高考专家组成员和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广西体育高考》一书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再版后的《广西体育高考》,在政策规定、考试內容、考试方法、评分标准、考试流程、考务管理等方面更趋完善,对考评员执考和考生备考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使我区体育高考在公正、准确、安全、合理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又上一个新台阶。
-
重点课题研究报告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这本研究报告集收录了20个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从报告集中可以看出,这次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第二,总结过去与展望未来相结合;第三,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第四,国内研究与国际研究相结合;第五,讨论与辩论相结合。在同一问题上,允许“成一家之言”,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对不同观点可以相互展开讨论和辩论。
-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杨辉 主编,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撰写《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为发展福建教育事业,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历史面貌与现状的史书。编写工作得到海外乡亲及侨乡教育行政领导、广大侨办(含捐助)学校的大力支持。为了不辜负海外乡亲的殷切期望,为了使史书能真正达到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注重科学性是确保史书质量的关键。一是丰富翔实的史料。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近200年,有档案详细记载的资料很少,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资料,只有一些刊物、报纸的零星记载,大量的史料是由有关侨办学校提供,因年代久远,对所提供资料只有通过整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方印证,才能入史;二是史书结构科学合理,突出特色。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历经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各具规模和特点。清朝1827年,福建华侨捐资办学发端,侨办学校数量少、规模小;民国时期在陈嘉庚先生带动下,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捐资办学人物,陈嘉庚先生历经三个时期,以他在民国时期捐资创办饮誉海内外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为高峰,因此,民国时期以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感人事迹为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以千计的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慷慨捐资,捐资额有达上千万的,捐建(含侨助)对象从幼儿园到大学,形成捐资办学高潮。承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本人意愿,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只有注重科学性,才能使《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成为一部信史。
-
我们到底要什么于莉莉 主编对我们广州大学来说,继承和弘扬办学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广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办学发展过程中致力奋斗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提升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全体“广大人”共同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制定规划,积极分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涌现了很多的亮点和精品。比如我们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博学讲坛”、辩论赛、文化艺术节、暑期新闻采风等,都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喜欢;我们在教学区设置的雕塑群和名人名言牌,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增强了新校园的人文气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我们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在学校逐步形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最近,我们组织的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活动就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精神力量的一次精心策划。在文化论坛启动仪式上,我们有幸邀请到陈平原教授、蒋述卓教授、陈春声教授这3位知名学者与师生对话,共论“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校内外产生强烈的反响。同时,我们的“博学讲坛”又推出了“院长系列讲座”,20多位学院院长相继登上讲坛,在不同学院之间交错进行演讲,在校园中掀起了文化关注的热潮,又促进了学生中不同专业文化的交流。通过邀请著名学者同台交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和讲坛活动,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共同探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开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积累。积累需要时间,就像台阶上的青苔,是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不是一下子铺上去的。'’(陈平原)“大学是一个文化城,她在传承知识、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也在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文化养成就是让大学生的心灵、心智、人格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和培养。”(蒋述卓)这些既为我们文化探讨作了生动的诠释,也为我们解答文化建设命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现在,我们将此次文化论坛中专家的演讲辑录在一起,又精选了部分“院长讲座”和文化建设研讨会的内容,结集公开出版。这既是对此次文化热潮的延伸,也是我们对文化建设工作成果的提升。大学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大学文化的精神特质和特有传统是在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积淀起来,并通过历届师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今后,我们要积极发挥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和推动作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共同开创学校办学发展的新局面。
-
农村儿童学有所教司亚勤 等编著“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国务院相关部委联合推出的“农家书屋工程”就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丛书》共有六种:《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农村居民病有所医》《农村居民贫有所助》《农村儿童学有所教》《农民工劳有所得》《农村残疾人扶助与康复》,正是专门为“农家书屋”设计、创作的。在“让农民朋友看得懂,用得上”的总体思路下,我们紧紧抓住“通俗、易懂,可操作”下足功夫,力求为农民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经过近四个月的艰苦努力和紧张写作,终于如期付梓了。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将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用农民朋友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一定的学术价值;既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学术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希望能够挑战成功,实现心愿。在这套丛书付梓之后,我们期待着农民朋友的评判。
-
中国教育科研报告曾天山,刘立德 主编为了有效地开展地震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国家教育部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公共卫生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专家,编写了地震灾区学生心理援助读本《我们一起度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度重视这项任务,调配专人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紧急完成了书稿的编辑制作和印刷。从2008年5月20日起,本书已陆续捐送到地震灾区学生的手中。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巧妙地编排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全书分为四部分:“我们知道,你会……”;“我该怎么办?”;“我怎么去帮助别人?”;“结尾的话”。本书对积极引导灾区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帮助他们正确应对灾难、保持心理健康会大有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