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历史与现实之间丁钢 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对中国教育的历史内涵重新做了一次梳理。这次重新梳理沿着以下两条线索进行:一是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国教育传统的精神内涵、教学机制、表现形式与社会谱系等结构性内容;二是分析中国教育传统在20世纪初期发生的诸多重构事件及其所属的社会文化语境,而这些梳理揭示了如下方面:中国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传统内在的文化精神与生命情怀,中国教育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及其表现,中国教育传统的自然、人文与社会谱系,中国教育文化向社会生活渗透后形成的一系列“非正式”教育形式,与国际教育发展相呼应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种种努力,等等。
-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丁钢 主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一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中国是如何在新的全球教育文化频繁接触的历史条件下依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教育事业的,重要之处不在于如何从整体上对这个过程进行价值定性,而在于展现中国在发展自己的教育时所投入过的智慧与实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紧张乃至困苦,正是这些构成了中国教育的“文化性”,而中国教育所能贡献给世界的恰恰就是这些文化性。《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书院与文化传承卞孝萱,徐雁平 编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它起始于民间讲学。有学者将其源头追溯至汉代私家讲学之精舍与精庐;然就藏书条件、建制以及习业风尚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始于唐而盛于宋,这几乎是上世纪以来的定论。书院盛于宋,“天下四大书院”之说即是一标识,而更为实质性的内容是书院数量的增多、地位的提高以及书院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后一点所涵盖的基本规制,成为后世书院仿效的典则,“鹅湖鹿洞之风”成为书院讲学精神之凝聚。宋代书院已有官学化的倾向,此一倾向至元代不断传衍,理学之传播与书院之发展同步。明代是书院的繁荣时期,其中有两个趋向最为突出,其一是书院讲习中王学的流行以及讲学面向民众的取向;其二是晚明结社背景下书院参与政治的风气。东林书院在风雨如晦之际,开创讲习新传统。清代书院尤为普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网络,今日每论此期书院,必提及诂经精舍、学海堂、龙门书院、南菁书院等推进学术之书院,然有清一代,大多数书院以举业为讲习之重心,书院之生徒与其他读书人一样,徘徊在举业与诗文学问之间。至清末,科举革废,与其密切相关的书院被朝廷下令改为学堂。
-
中国私立大学有效经营的制度研究张宏博 著《中国私立大学有效经营的制度研究》从微观层面(学校内部)、操作层面(实用角度),剖析中国私立高校经营的理论依据、现实情况和制度(影响)因素。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规范分析的角度,从理论上研究私立高校经营的产权基础和治理机构,借鉴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企业内部产权安排的研究成果,探讨私立高校的产权安排与治理结构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第二部分侧重从实证角度,研究目前私立高校产权安排与治理结构“实际上处于怎样的状态”;最后在第三部分,则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基于产权安排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提出关于中国私立高校有效经营的三项制度安排以及未来的制度创新路径。
-
陈平原大学三书陈平原 著因学力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只好绕过了若干人所共见的“伤疤”——比如“文革”中的北大;即便如此,本书所呈现的故事,也并非总是“风和日丽”。全书分为四辑,末辑乃书评,涉及北大人物或大学史的写作。其中《大学百年》和《人文景观与大学精神》二则,是从作者另外的著作转录来。之所以冒昧重收,因其与本书的写作大有关系。五年前,在日本东京大学访学时,买了一册印刷精美的“写真集”《东京大学百年(1877—1977)》,读后感慨良多,曾撰文予以评述,顺带预测“北大百年史”的写作。至于为金耀基的《剑桥与海德堡》等书撰写评论,不只是因其曾为作者的游览提供方便,更希望借此探讨将正襟危坐的校史与随意挥洒的游记结合起来的可能性。一为学术思路,一为文章笔墨,二者的启迪,规定了作者今日的探索。
-
陈平原大学三书陈平原 著本书的特点,除了历史与现实对分,再就是论文及演讲各半。后者既指向“目光”,也牵涉“文体”。演讲诉诸听觉,需要大白话、新见解,引证不能太多,切忌满篇咬文嚼字、引经据典。这样一来,对于问题的深入探讨与彻底解决,多少总有些限制。演讲鼓励现场发挥,一旦说开去,常常“摇曳多姿”,这与史学论文之讲究准确、严谨,不免有些差距。还有一点,演讲时,不能假定听众熟悉你的以往著述,且一书在手随时翻查,为了辞能“达意”,往往自我引用。单篇看没问题,集中起来阅读,就会略嫌重复。如此“文体辨析”,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我辩解。本书收文十一篇,另加三则附录。上编观历史,下编谈现实。至于“远行留‘背影”与“荷戟独‘彷徨一,除表明论述对象及作者心境,还隐含了两个书名,即1926年北新书局刊鲁迅小说集《彷徨》,以及1928年开明书店刊朱自清散文集《背影》。如此“拉大旗当虎皮”,主要指向二书的“卷首语”。《彷徨》无序,引《离骚》句为题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背影》序言提及当今散文大发展:“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一力主求索,一明辨文体,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与追求。
-
中国教育问道王晓燕,谢云挺 著【上篇】 教育之问 教育的任务,不是无视或扼杀孩子生命体中的独特潜能和自由追求,把他们修剪得整齐划一,而是给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各自所需要的不同的养分,去激发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快乐地成长;教师的职责,也不只是教导孩子做功课或练技能,而是指导一个个有生命的人发挥全部能力去充实自我,去创造最完美的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哥伦布,总把我们带向新大陆……【中篇】 教育之道 教育者只有从高高的圣坛上走下来,以一颗由衷地尊重、欣赏、信任、好奇的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儿童,才能真正创造教育的奇迹,并在给孩子带来自由快乐学习体验的同时,也给教育者自身带来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法则,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灵魂和根基所在。【下篇】 教育之术 教育是伴随着人的生命成长历程而展开的一条从小到大的系统主线,而决定这种主线内在轨迹的是学习者的生命主体需求。这就像一株植物的成长,萌芽期该做什么,秧苗期该做什么,开花期该做什么,结蕊期该做什么,都是由植物的本身特性告知园丁并被遵照培育的,而不是凭园丁的主观臆想盲目行事。
-
清华漫话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编本书共分六篇;第一篇“风雨百年 与国同行——清华大学简史”简介了清华百年发展的风雨历程;第二篇“筚路蓝缕 院系创建”,第三篇“松风水月名人故居”,第四篇“荷塘风韵 人物春秋”,第五篇“水木清华 沧桑岁月”分别讲述了清华院系创建、名人故居、人物春秋和趣闻轶事等历史故事;第六篇“清华概览”介绍了清华文化元素的主要标志和清华现今发展的一些基本数据和重要信息;书中还附有清华大学校园简图。本书适合文史研究工作者,清华校友,大、中、小学师生及对清华校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
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编著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方向,对新时期新阶段教育工作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为了及时和充分反映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宏观教育规划和重要政策的实施情况,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每年编辑一册教育国情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系列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分析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政策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有关国际教育政策动向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其2008年版。
-
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郭卉 著大学治理,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出现的新名词。起初,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借鉴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的知识来使用它,现在,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认为大学治理指的是大学内外部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核心是大学组织决策权力的分配。 我国公立大学目前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个表述中,作为大学重要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在大学决策中的作用难以体现。领导体制概念有可能会遮蔽我们对大学权力分配的合理思索。反过来,大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大学肯定不是党委书记的大学、也不是校长的大学。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没有人全部拥有大学,也没有人能对大学负全部责任。因此,需要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地配置权、责、利关系,构建一个“善”的治理结构。这也是大学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