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事业
-
“天堂”里的孩子胡仄佳著本书通过“天堂里的孩子”、“澳洲的私立学校”、“虱子、考试、隐私权”、“艾伦的故事”、“常青的学校”、“文化夹缝里的留学生”6章介绍了澳洲和新西兰的教育情况。
-
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与国际动态王民主编本书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哪里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展;世界各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和附录等内容。
-
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Rosalyn Mckeown著;王民,蔚东英等译本书内容包括:引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的重新定向;全球倡议的本地化过程;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等。
-
全是赢家的学校(美)肯尼斯G. 威尔逊(Kenneth G.Wilson),(美)贝尼特·戴维斯(Bennett Daviss)著;王建华,祝东枚,杨桦译;王建华译“全是赢家的学校”的教育理念无数家长带着遥遥的期盼,将孩子送到大洋的彼岸。然而,彼岸的基础教育状况,已经遭到美国人民的诟病。诺贝尔奖得知主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整体教育重新规划”,具体方法如下:·全面质量管理;·教师互助;·合作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是赢家的学校》还对有成功和失败的改革进行了分析,是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与管理人员、国家教育部门必读的一本书,是那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所成就的父母必读的一本书,是教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
国外公民教育概览秦树理主编本书是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在参阅有关资料、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客观地比较和分析了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公民教育的历史变革、现实状况、方式途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是高等院校德育教材、教育工作者和大中专学生的参考材料,也可作为党政管理干部、社会工作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的有益读物。
-
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丛立新,章燕主编译《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现行的课程标准。澳大利亚全国统一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开设八个核心学习领域,而每个领域的课程标准则由各个州自行编定。之所以选择维多利亚州,主要是该州文化教育历来比较发达,代表了澳大利亚教育发展的状况。
-
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田正平 周谷平 徐小洲《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会同日本亚洲教育史协会主办的“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国际研讨会”(2004)主要论文甑选结集而成,以“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为主题,分为“特邀报告”、“留学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交流与教育改革”以及“东亚教育交流与比较”四个部分。
-
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徐辉暂缺简介...
-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钱丽霞2005年是联合国推进“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第一年,本书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丛书”的第四册,将2002年以来国际社会就“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布的政策文献,部分地区、国家有关国际会议的主题报告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共28篇编辑成书,旨在帮助广大在职教师、专业研究人士和教育行政官员掌握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新信息,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感。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政策与文献”收录了第57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实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第254号决议、《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相关文件,揭示了国际“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提出的背景、目的、基本理念以及实施建议。第二章”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会议文献”,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以及不同国家的学者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和北京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行动建议,全面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落实达喀尔会议目标、“千年发展目标”的关系,并介绍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点、教育在促进可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教育改革的动态。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第四章“发达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回顾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史进程以及实践经验。第五章“终身学习背景下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阐释了不同国家以环境教育为基础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
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翟海魂著与德、日、美等围相比,英国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将职业教育欠发达的英国作为个案研究,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鉴。本书在占有详实史料的基础上,对19世纪末以来英国中等职业教育产生、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作了系统的研究,理清了百年来的发展脉络,并概括出每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在对英国中等职业教育落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中等职业教育落后与英国经济衰退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反思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以及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议。 本书内容充实,主题明确,论证严谨,表述清楚,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供职业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外国职业教育史课程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