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事业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史静寰,李淑华卷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3卷)》研讨了中古时期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3卷)》关于中世纪教育思想与理论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宗教问题,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宗教首先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很不相同,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惟一绝对的神,佛教和道教相信统治世界终极的是无边的“法”或“道”。但无论何种信仰都建立在相信存在着凭感官无法掌握的事物和力量,对它们的敬畏与憧憬可以使人欲望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得到升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认为:信仰是对神的预感、认识和想要与神为一的渴望、对神圣生活的热烈的企求。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杨汉麟,周采卷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5卷)》共9章。其中,第1、9章由任钟印执笔,第2、7章由周采执笔,第3章第工节及第6章由杨汉麟执笔,第3章第2节及第4章由田景正执笔,第3章第3、4节及第5章第3节由范丽萍执笔,第5章第1、2节由熊焰执笔,第8章由杨孔炽执笔;导言由任钟印执笔,结语由杨汉麟执笔。全书最后由杨汉麟、周采统稿。限于着者水平,书中如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褚宏启,吴国珍卷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第4卷)》是10卷本《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第4卷,讲述的是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人们往往将“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视为一个东西,认为二者具有同一性,“这是每一本大学和中学教科书以及导游书中不断重复的陈词滥调,但是却被20世纪一大部分专攻这一时期的史学家所否认”。原因在于文艺复兴作为欧洲现代史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具有多样化内容的历史时期,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西方学者阿伦·布洛克指出,“以前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概括为人文主义,这已不再能为大家所接受”,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发生了许多事情,不能把它们都称为人文主义。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任钟印,黄学溥卷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是我国外国教育史专业老、中、青三代学者多年研究的成果之大成,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多卷本研讨外国教育思想发展史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十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为外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第四卷至第八卷为外国近代教育思想史;第九卷和第十卷为外国现代教育思想史。该书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外国教育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思想向前发展与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认真总结了外国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与解决教育问题,指导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国教育思想发展趋向作了预示性展望,从而为新世纪我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本书具有如下特色:1. 与以往我国论述外国教育思想史的著作一般是从古希腊罗马谈起不一样,该书将论述的起点置于人类发展的远古时代和古代东方文明中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试图以此来说明教育思想发生发展的机制。该书第一卷对对两河流域诸古国(包括苏美尔、古巴比伦、亚述、巴比伦)和古埃及、波斯、希伯来以及古印度的教育思想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论述,并对腓尼基人根据苏美尔和古巴比伦发明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所创造的字母文字在推进人类文明与教育思想发展的伟大作用也作了应有的评介,从而说明了人类文明与教育思想以东方为先。这合理地解释了古希腊人为什么仅用数百年的时间就使各种哲学派别和文学艺术、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发展起来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这既是古希腊民族及其文化的特点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吸收和借鉴古代东方国家在数千年中所取得的文化科学与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成就的结果。 2. 该书在论述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时,既充分地肯定了其成就,指出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世俗性与人文主义精神,也指出了其历史的局限性,从而说明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教育思想为什么既为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思想武器,又为西欧中世纪的神学统治和教会垄断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对中古时期西欧中世纪、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各种文化与教育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拜占廷文明对西欧文艺复兴和东欧一些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文化教育的启蒙作用,阿拉伯文明及其教育思想对西欧中世纪晚斯与近代初斯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都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从而说明了古代、中古时期和近代文明与教育思想发展的连续性。 3. 该书对14世纪至16世纪之间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由于宗教改革与反改革斗争所达成的宗教宽容导致的教育世俗化、宗教改革家的教育主张、17世纪科学革命对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和17世纪的教育思想、18世纪启蒙运动对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和18世纪法国教育思想的繁荣也都作了充分的论述,说明了教育观念变革对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4. 该书特别注重近现代外国教育思想的发展,用了整整四卷的篇幅来给予论述。第七卷和第八卷对19世纪各种教育思想流派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评价,说明了工业革命、哲学和社会学对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第九卷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兴起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的教育实验与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和改造主义教育思潮都作了详细论述,说明了教育如何随社会变迁而改变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既是教育实践发展的结果,又是教育改革的先导。该卷对苏联教育的发展、德国和印度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也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德意日推行的法西斯主义教育与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而对伟大科学家艾因斯坦的教育思想进行评介则为同类书首次,更凸显了该书的可贵之处。第十卷则对科技革命时代引起的教育思想变革和各种教育教学思想,对由于20世纪哲学和心理学新发展而兴起的各种教育思想流派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对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史也进行了详细论述和介绍。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徐小洲,赵卫平卷主编本书系国家十五(2001—2005)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单中惠,贺国庆卷主编国家十五(2001-2005)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研讨了十九世纪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此书为下册。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吴式颖,诸惠芳卷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9卷)》首先详细地论述了20世纪教育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其中着重地论述了20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政治潮流、科学技术进步和心理学发展在教育思想发展和演进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分别论述和评介了西欧新教育运动与新教育思潮、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杜威的教育思想、改造主义教育思潮、新传统教育思潮、德国社会教育学思潮、德国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理论、印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列宁的教育思想、苏联前期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法西斯主义教育思想、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共15章。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李明德,杨孔炽卷主编国家十五(2001-2005)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研讨了二十世纪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此书为下册。
-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主编;朱旭东,王保星卷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研讨了十八世纪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还对18世纪日本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18世纪日本的教育思想中确然出现了近乎近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萌芽,尤其是关于庶士教育平等观点、关于儿童天性及相应教育的主张、注重实学的要求、对学校教育体系的设想,以及教育研究思想方法的转变等,显得格外突出。重要的是,这些思想像18世纪日本整个思想界、学术界一样,具有一定的启蒙倾向。
-
当代国际教育发展冯增俊主编;柯森[等]编写编辑推荐:本书是“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教材”之一,除绪论和结语外,重点分国别教育研究和专题教育研究,从纵与横两方面梳理国际教育发展的经纬走向,这些都是重要的或在某些意义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英、法、德、俄罗斯以及瑞典代表了欧洲不同的教育发展,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日本及印度是亚洲两个教育发展形态有重大差异的大国,本书也作了相应的介述,同时也设专章探讨东盟五国教育发展。其目的是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提供国际教育发展与改革新视野。各专题研究也择要而立,基本上都是与中国教育改革有重大干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