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中国德育求索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组 编《中国德育求索:和谐德育研究之路》主要内容包括积累经验 钻研理论 领悟整体和谐思想——和谐德育研究的奠基阶段(1970-1990);深入实践 调查研究 选准德育研究方向——和谐德育研究的发端阶段等。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韦冬雪 著暂缺简介...
-
创新与发展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编《创新与发展:北京大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选编》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欣然作序,提出“以精致化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开创北京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的鼓励和要求,为北大学生工作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北大青年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张彦教授非常关心文集出版并给予悉心指导,多次听取工作进展的专题汇报。杂志编委会的其他领导和同志也对编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让我们备受鼓舞,更深刻体会到工作的重要意义。文集还蕴含了青年研究中心和杂志编辑部各位同事的辛勤付出,更映照出各位作者融思与行的生动形象,而这些正是北大学生工作队伍的最好剪影。
-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曹清燕 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是作者曹清燕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充实而写成的学术著作。该书根据“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实践和理论中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相一致甚至片面的理解,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这样一个主题,着重从人学的角度展开研究,问题意识明确,颇具特色和新意。该书鲜明且较为全面而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
-
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与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新论李庆华 等 著《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与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新论》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与规律探析、遵循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加强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等内容。
-
人文精神视野下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陈镇虎 编《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成果书系:人文精神视野下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围绕学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课程领导、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取得实效为目标,提高中青年校长的战略思维和宏观决策能力,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的运筹能力,形成了多种有效的研修培训方式,如任务驱动、专题研讨、现场诊断、案例分析、论坛展示、国际交流、影子工程等。名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围绕提高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论、提升学科底蕴、研究课堂改进安排内容,采用阶段专题推进,实施案例教学策略和讲座与研讨、诊断与改进、展示与点评等方式开展研修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努力激活学员的学习动机,提升学员的专业能力。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教学指导用书于洪霜,石丽媛 编《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教学指导用书》以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纲领,以专题形式为框架体例,以典型案例为引导,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法律素养。本书主要专题包括:激情飞扬,谱写大学圆舞曲;美丽青春,坚定信念,放飞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做新时期的爱国者;感悟人生,创造人生价值;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树立诚信意识,锤炼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记心头,文明行为我率先;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培育职业道德,科学设计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弘扬家庭美德;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学习实体法律制度,保护公民权益;学习程序法律制度,学会科学维权。《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教学指导用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辅导书。
-
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邓达 著《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通过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基础(即道德知识)的清理发现,道德知识存在不同的类型,包括理论性的、规范性的和实践性的道德知识,它们分别代表了人对道德诉求的基本知性方面,其揭示的是道德之为什么、是什么及怎么办。同时,各类型知识的特性相去甚远,分别代表了道德精神之知、道德规范之知、道德实践之知。针对不同类型的道德教育知识类型,需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然而,通过对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知识基础的现状调查与反思,作者发现,由于对道德教育知识认识不清,导致现实中教育指导的错位与不力。因此,通过清理与规整道德教育知识,是为了奠定道德教育的知识基础,建构道德教育的知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道德教育的课程知识观与方法论,尤其是在对普遍性道德教育知识批判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个体性道德教育知识(即实践性道德知识)的合法性并确立其教学知识论立场,及其教学方法体系。《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努力与探索对于现实高校德育在课程知识观及方法论上提供了思考的基点与批判的靶子,同时也积极作用于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论的建设与现实运用。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养成指导用书钟奇江 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养成指导用书》是按照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和教育部今年下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文件精神来编写的,对学生认识和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起着基础的导向性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养成指导用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径,比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和强调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王瑞祥 等 著《21世纪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规划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为21世纪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规划教材。该教材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认识论路线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以深化知识结构、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理论修养为基本任务,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在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统筹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内容,在教材结构上,力求出新,力求实效。本教材共分五篇:主题讨论篇、影视教育篇、现场感受篇、社会调研篇、故事启发篇:并根据内容需要分列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实践内容说明、相关典型内容等。通过这五个实践主题将“两课”教学的基本理论点隐含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由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的实质性转变。《21世纪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规划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具有紧扣指定教材、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凸显实践特色、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等特色,适用于综合类院校、工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各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