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思想政治理论课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探索与改革》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加强针对性实效性、知行合一播种坚定政治信仰、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换环节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关系的思考。
-
德之道王征 著《德之道》在古代称为“教化”。《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的“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德育”,故历来受到统治者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教育目标是按“智、德、体、美”这样一种顺序表述的。大约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便开始将德育置于“首位”,复又受到空前的重视。正如许多人看到的那样,虽然“德育”在认识上被提高到“首位”,但在教育实践中这种认识往往不能到位,学校德育的实效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并屡屡受到责难。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譬如应试教育久盛不衰,譬如办学思想不够端正,譬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传统观念的顽固作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德育自身的科学研究与系统探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德育有“道”,德育有其独特的规律。
-
学校文化建设刘正伟,仇建辉 主编《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与品牌》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个案,深入考察和探索学校文化变革和特色学校创建理论与实践问题,剖析和总结其经验,再在相关理论视域中分析和反思,从而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与品牌》第一章至第九章结合宁波市江东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不同层面及向度的文化及因素;第十章剖析了宁波市江东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这些学校均在学校文化建设及发展学校特色中展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该区在学校文化及学校特色建设中的整体风貌,对其他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仲耀黎 编著本书以独立设置的综合性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紧扣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作系统阐述,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有实践方面的尝试。本书可为从事、研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同志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希望能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新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方圆 编著《新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最新版本)》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分为学校组织领导工作管理制度、学校行政综合工作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师生员工管理制度、学校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制度、教学文书写作范本等七编,每一编又具体分为若干章,从不同角度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述。《新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最新版本)》简洁直观,实用性强,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选制度内容进行调整,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可以说,《新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最新版本)》实为学校管理者的案头必备书籍。
-
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教育部人事司 组编爱生学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和校长:培训,旨在使校长们能够从保证不分种族、语言、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全体儿童参与学校生活以及学校管理的全纳的视角;从以儿童为中心,关注所学知识、技能与儿童的实际生存和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有效教学的视角:从使儿童的身心和情感得到保护的卫生、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建设的视角;从保证性别意识,倡导性别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的性别敏感的视角;从保证儿童、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形成家校伙伴关系的视角,改进学校的政策、管理,提升校长的领导力。
-
形势与政策教育简明读本王晓三,等 编为更好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王晓三、尹燕萍和庄园按照十七大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围绕九个方面的专题,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形势与政策教育简明读本(第3版)》。此书共有九章,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六个“为什么”等。
-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鲁洁 编《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从道德教育的人本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体德性形成的基础、现代化历史境遇中的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等几个角度,集中介绍了德育的本质、德育对个体德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生态危机与道德教育等问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
-
德育原理新论赵玉英,张典兵 编“德育原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若以法国教育家涂尔干《道德教育论》(1925年)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至今只有80余年的时间;在我国,若以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八院校协作编写的《德育原理》(1985年)作为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德育原理著作,则仅有不到30年的时间。与其他学科相比,她还是一门比较年轻且尚显稚嫩的学科。但是,由于德育原理所研究的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处于不断更新和变化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社会转型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巨大转变,这些都促进了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多元化和科学化研究。对此,有学者就指出,我国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科学化(1981-1988年)、现代化(1989-1998年)和人性化(1999-2005年)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德育原理学科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前景无比广阔。面对这样的形势,对德育原理学科体系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与重构,就成为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联合国内一批致力于德育原理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德育原理新论》。
-
在学校中培养品德(美)瑞安,(美)博林 著,苏静 译《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成人和学生在塑造与培养品德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帮助孩子知善、爱善和行善,是学校教育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当今年轻人面临着严峻的道德危机:传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备受质疑和挑战;愤世嫉俗的倾向滋长而理想主义日渐消解;许多人会去辨别是非对错,却不关心它们是否重要。围绕上述责任和问题,两位作者凝聚自己近五十年的实践教育经验,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一份翔实、有力的实施指南,具体包括:有效品德教育的原则和策略;学校德育各项工作的要点和建议,涵盖校风建设、课程开发、家校合作、教师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丰富实用的德育资源,涉及理念、策略和课程三个领域。致力于品德教育的学校将成为一个美德团体。在那里,责任、勤奋、诚实、善良等优秀品德受到人们的期待和欢迎,得到教授和培养,并不断地被教师、家长和学生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