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精神生产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宋成剑 著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即涉及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研究和关注各种精神生产的不同过程、特点、内容对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生活的重大影响。从精神生产的整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其他精神生产及精神产品对人们的影响紧密相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精神生产的视野中来审视,由国家调节社会的精神生产,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寓于各种不同的精神生产及精神产品中,才能取得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思想作风建设刘明福,高津滔 著 《思想作风建设》编写组 编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胡锦涛同志对全党全军提出的新要求。思想作风建设。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风气建设的基础工程。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思想作风建设》。是一本学习胡锦涛“思想作风建设”战略思想,端正“党风”、纯正“军风”的时政专著。该书围绕胡锦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战略思想,设置了7个学习教育单元,共21堂大课。分别从“思想作风”与“核心价值观”;“思想作风”与“思维方式”;“思想作风”与“领导魅力”;“思想作风”与“廉政文化”;“思想作风”与“领导水平”;“思想作风”与“领导目标”;“思想作风”与“调查研究”等7个方面,全方位、多视角,立体透视,着力揭示新形势下思想作风建设的特点规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启发性。《思想作风建设》一书的基本内容,每一课都是在地方和部队讲授过的大课讲稿或报告材料。主要是在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军队和地方高级学府,以及在机关、部队的讲课材料。这些大课和报告,受到广泛好评。《思想作风建设》一书观点鲜明,资料丰富,针砭时弊,分析深透,冲击力强。既有教材的特征,又具有很强的学术内涵。该书紧密联系当前“党风”.“政风”、“军风”直至“民风”建设的实际,对思想作风建设进行体系性研究,进行系统性阐述,是一部有相当深度的“力作”。不论对军队还是地方、对部队还是机关、对领导干部还是专家学者,都有参阅价值。
-
班级管理李学农 主编由李学农主编的《班级管理》(第2版)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第1版曾人选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和《中国教育报》在第21个教师节组织评选的“教师最想拥有的5本书”之一。《班级管理》(第2版)内容包括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班级组织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世界、班级愿景与规划、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与管理力量的管理、班主任自我管理和小学班级管理评价与研究等。各章后附有生动鲜活、发人深省的班级管理案例。全书专业特色突出,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与同类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理论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不仅可作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专科教材,也可作在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
-
道德是否可以虚拟王贤卿 著《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从大学生构成中国庞大网民的主力军这一特定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传播学和伦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角度剖析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失范为研究向度,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为佐证,突破了网络新媒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一般性描述。 《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通过对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网络行为的展开与分析,围绕“道德是否可以虚拟”这一命题深入阐释了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与架构;针对当代大学生典型网络行为现象——以网络游戏行为和校园BBS为例进行了以点带面的实证研究与道德考量;进而将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成因机理概括为“SPSS”——主体(Subject)、心理(Psychology)、社会(Society)、制度(System);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进行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研究。 《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复旦大学“211”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
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 著《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是首届“全国十佳班主任”、“湖北名师”、“湖北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高慧明老师十几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凝聚了作者在班主任工作一线摸爬滚打的心血和智慧。《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作者从日常点点滴滴、平凡朴实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的班级高效管理的五种艺术——纪律艺术、育心艺术、树优艺术、合作艺术、促学艺术;其二是作者在全国知名期刊《中学生数理化》“高慧明信箱”专栏的答学生问,从心理疏导、学法指导、目标激励等方面对全国数百万中学生的答疑解惑。可读性强,操作性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该书既可供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参考,又可作为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教育的教材,还可作为中学生在学习方法、心理调适、做人处事等方面的指导用书。
-
国情研究与教书育人胡鞍钢 著《国情研究与教书育人》收集了作者过去十年在国情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的所发表的文章,所作的演讲的文字内容,还包括由学生整理的部分思想观点,以及个人的学术随笔。作者以此对个人的人生和职业生涯作个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并与广大读者分享一个学者的成长阅历和教学科研的感悟。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在和我们的祖国共同经历过“文革”的磨难之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矢志报国的拳拳之心,呕心沥血的报国之行,以及我们国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历程。《国情研究与教书育人》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读者阅读,对广大青年学子,也是一本很好的励志读物。
-
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组织创新与行为调适研究聂锐,张燚 著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本项目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框架;高校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第二部分为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包括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分析;高校利益相关者的网络关系结构与模型;高校与利益相关者边界与属性识别;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价值需求分析;高校利益相关者意识及行为等。通过研究,探明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模式与网络关系结构特征,证明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归纳出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价值需求体系,揭示我国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意识与行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为对策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高校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导向的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导向的行政组织与管理体制;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二级学院组织管理创新;高校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差异性及平衡管理机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及行为调适;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专业建设管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品牌塑造机理及策略。本部分旨在探讨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高校组织创新与行为调适机制。第四部分为案例研究,主要以某高校为例,分析该校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与互动关系,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创新与行为调适策略。
-
大学信息化与资源计划管理张平伟 等著本书是一本以大学资源管理为核心,探讨和介绍大学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工程应用型的著作。大学信息化是提高大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与科学研究进步,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书的目的是针对大学非赢利性的特点,结合具体大学信息化实施的实际经验,探讨大学信息化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和实施经验。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信息化平台上,实现各类信息集成,从而达到大学资源配置优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目标。本书首先介绍了大学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与指导思想、大学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架构,并分别对校园统一身份识别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校园能源监控与管理系统进行介绍。全书的重点是讨论大学资源计划系统(大学ERP)功能设计与实施方法,包括:学生生命周期管理、大学财务管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大学资产管理、大学科研管理、大学成本核算等。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大学知识管理和大学管理驾驶舱的概念与实现方法。最后还对大学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本书可供从事大学信息化和资源计划管理设计与开发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对于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参考书。
-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倪福全,李昌文 主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步骤与主要方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社会实践基础理论,高校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实践的设计与组织、社会实践的安全与礼仪,社会调查的定性方法、社会调研的定量方法,社会实践常用文体写作及领队艺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可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或专科学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指导教师或管理干部的参考用书。
-
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徐长发 主编也许您看到《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特色学校精彩案例》这个书名时,感到很平常。这是由于科研成果表述形式的要求,不宜选择过于文学性、过于浪漫的书名。但是如果您不带任何阅读惯性或偏见的话,打开它,沉下心,读下去,读完第一页后,您会渐渐地对它生出不同的感觉、感受和感情。 它是生命激情流动的进行时。不信,可以试试它的教育、教化魅力:看一看它能不能与您童年的理想、童年的志趣、童年的梦境、童年的乖巧、童年的灵动相联系、相对接、相融合?体验一下它能不能点燃人们的智慧火花,调动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人们的问题意念,启发人们的诗情创意,激发人们的活力潜能,爆发人们的自信定力。创新的时代更需要唤醒人们迷失的久远的带有人类生命基因、人类智能信息的“脑镜像”或创造力的“脑图”。我相信,如果我们的许多教师真读了,许多青少年用心读了,许多家长读懂了,许多国家公务员深读了,那么,“钱学森之间”的答案就在里面。中国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