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
-
教育实验研究杨章宏著对教育实验方法的改造,是在其特有的方法论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并不意味着否定或丢失本体,而是继承与扬弃、吸纳与融合的统一,即在保持实验本体特质的基础上,宽容地将各种有助于本体充实、发展的其他事物的可借鉴之处吸纳过来,并作融合于本体的处理。这不仅是教育实验发展之必然,也是任何科学发展之必然。因此,当我们对中小学教育实验提供方法论指导时,既不能拘泥于传统方法,而应对其作出符合中小学教育实际的调整整、改造,也不能丢失规范,而应给予具有教育实验特质意义的操作规程训练。而这正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求于教育科学专业工作者的。
-
周谷城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张兰馨,袁云珠,张小云著周谷城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对祖国人民党事业忠心耿耿,为之奋斗了终生。他秉性忠厚友善,平易近人,他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质以及他在学术上博大精深的造诣和杰出成就,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
教育评价辞典陶西平主编暂缺简介...
-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纲要主要围绕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本纲要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
-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顾明远主编20世纪60年代以前,比较教育研究重视因素分析法和历史法的运用。因素分析法的先驱英国的萨德勒认为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为了真正了解外国教育,必须考察该国教育制度的社会背景。汉斯则对影响教育的诸多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把它分为三类:自然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宗教因素(罗马天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和世俗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康德尔继承了萨德勒的观点,认为要了解和评价各国的教育制度,需要对影响教育制度性质和发展的历史传统、国民态度、政治和经济诸因素进行分析。他强调运用历史法,并认为比较教育是教育史的延续。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研究逐渐重视起实证研究,但是实证研究也离不开因素分析。因为任何教育制度和事实都与教育系统外部的因素有关。将外部因素作横向的分析,就是通常说的因素分析法,将外部因素作纵向的分析,则就是历史法。因此因素分析法和历史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运用因素分析法和历史法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例如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实证法等等。影响教育制度和事实的因素很多。汉斯将它们分为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因素分析法和比较历史法,并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研究对象国主要是中国、日本、美国及欧洲诸国。研究结构是先分析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关系,再在观念形态上作专题比较。
-
美育与艺术欣赏朱儒楚主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当我们回首那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古代史时,当我们对近百年来落后挨打、屡遭凌辱的中国近现代史时,当我们虽大力发展经济,但至今仍不能挤身中等以上发达国家之列时,当我们大力倡导和建设新时期精神文明但仍不断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时,我们不能不感到身上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能否完成这一历史的重任,关键是能否造就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而美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具有人格美的社会新人。近年来,随着美育逐步为全社会所重视,美育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社会各领域中成为广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应邀组织编写了这本《美育与艺术欣赏》教材。《美育与艺术欣赏(第2版)》的编写基础:一是多年来我们在美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二是目前我们所搜集到的一些有关美育的教学研究资料。这本教材之所以定名为《美育与艺术欣赏》,是基于美育与艺术欣赏的特殊关系。尽管美育的范畴远大于艺术欣赏,但是,艺术欣赏在美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塑造人格美丽,并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由于多种艺术的美,不仅是现实生活中多种形态美的反映,而且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典型,也更带有普遍性。所以,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
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张燮主编本书对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高校组织特性和高校成员在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心理变化等。
-
陶行知全集陶行知著暂缺简介...
-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赵福庆 著本书共设16个方面的内容,故分成16章,与素质教育有重点联系的内容大多都涉及到了。本书在进行必要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以大量篇幅介绍如何操作,做到了不仅谈“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谈“如何做”,力求为老师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操作模型与样本。书中有些内容已在省级以上的教育理论刊物上发表过,主要内容则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了能自成体系,每个章节又回了一些“意义、作用”等的内容。在行文方面,有些内容出自于探讨研究,甚至是提出的的假设,故写得深一些,理性也强一些,大多是我在教研室工作时所撰,有些内容是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大多是我在任校长期间所写,带有浓厚的实践气息。
-
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陈桂生著国家教委文科博士点基金项目(第三批):“元教育理论”课题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