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
-
人才特区建设研究苗月霞 著《人才特区建设研究》对我国人才特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外典型人才聚集区的创新网络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才特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人才特区建设研究》首先论述了人才特区的相关理论。对人才学理论和特区理论发展概况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和人才特区相关的理论观点,并对人才特区进行了公共管理学、生态学和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其次,《人才特区建设研究》对我国人才特区进行了点面结合的分析。一是回顾了人才特区建设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人才特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分析了人才特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二是对北京中关村、江苏省无锡市和福建省的人才特区建设进行了案例分析。从总体和个案两个层面对我国人才特区建设的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建设人才特区的对策建议。最后,《人才特区建设研究》对硅谷、剑桥等欧美发达国家典型人才聚集区的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亚洲国家典型人才聚集区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从创新网络的视角提出了对中国人才特区建设的启示。
-
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中共中央组织部 编《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10)》系统收录了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人才发展总体状况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人才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10)》相关篇章前设有《简要说明》,对本篇章资料的主要内容、统计范围与对象、报告期、资料来源与调查方法等情况予以简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在不同篇章的下部标有注解,主要是对该篇章有关统计口径及需说明的情况进行解释。对于统计口径相同的指标,仅在该指标第一次出现的篇章中作出解释。
-
中国人事人才纪事潘晨光,李晓琳 编《中国人事人才纪事(1949-2011)》整理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指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才工作的重要文件、会议及领导讲话,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各类人才政策在新中国60年辉煌历史中的具体实践,涵盖了党政人才、出国留学人才、科技人才、教育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人才、民族人才、体育人才等人才选拔任用、人才流动以及功勋荣誉制度等政策。《中国人事人才纪事(1949-2011)》在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做好人才事业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对我国人事人才工作和从事人事人才研究的机构人员亦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刘光岭 编刘光岭主编的《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需求导向·法商特色·核心能力》突出需求导向、法商特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三懂”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控制、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改革与探索。
-
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张奋勤 等著一个世纪以前,当大学研究之说被德国人洪堡提出之后,大学的新理念便一变欧洲中古的学术传统,逐渐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办学指归。蔡元培先生融中外于一体,铸古今为一炉,登高而眺远,振臂开风气,铿锵作声曰:“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从此点亮了中国现代大学的方向。时至今日,教学与科研,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正鼓动着我们的大学在富国康民的大道上奔腾前行。
-
人事工作文件选编人事部政策法规司 编为了适应人事工作的需要,我们在编辑出版《人事工作文件选编(第30卷)》前二十九卷的基础上,将2007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人事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人事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选编为第三十卷。本卷共收录文件63件,按文件内容分为综合·法律、公务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人才流动开发、工资福利和其他,共七部分。“其他”部分收录了与人事工作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
趋势与策略林华东 著《趋势与策略: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集中反映了作者自新世纪以来对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围绕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六个方面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一是应对大众化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办学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院校需要重新探索办学定位,把“能力型、应用性”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应对素质化趋势。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规格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院校要重新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三是应对前沿化趋势。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地方院校必须从学科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确保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跟上时代步伐。四是应对个性化趋势。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地方院校应该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推进本科生的个性化教育,用创新学分引导本科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五是应对社会化趋势。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地方院校尤应强化实践育人意识,构建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攀岩计划”,拓展和深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六是应对信息化趋势。我们跨入新世纪也就跨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地方院校应该着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改革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建构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趋势与策略: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最大特点是理论研究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地方院校实际,对于其他地方性院校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
高技能人才成长论高岩 著进入21世纪,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并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持续竞争力。如何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探讨“高技能”的本质和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问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意义。本文论述“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突出特点是着重引导人们从科技哲学的视角去分析。首先分析界定了技能和高技能的概念内涵,揭示了技能和高技能的本质及特征,指出高技能是由知识、技巧和创造力等三个要素构成的。进而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探讨了高技能的获得过程和机理,得出高技能的获得是技术主体长时间向一个方向积累知识和技巧的结果。通过对高技能的理性分析和对高技能人才的访谈调查,总结提炼了高技能人才成长的三条规律:即基于知识获得的累积效应规律;基于技巧习得的师承效应规律;基于创造力提升的年龄效应规律。最后,基于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高技能人才内在一外在因素的分析,提出建立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即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造成高技能人才短缺与断层的根源,并在借鉴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则与对策。
-
国际人才蓝皮书王辉耀,刘国福 主编《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版No.1)》是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年度国际移民报告。本报告主要基于中国政府机关、国际机构、主流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关中国国际移民的资料和数据,以及相关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了中国国际移民的新变化和大趋势、我国海外移民、外国人来华移民、移民中介机构等有关中国国际移民四个重要领域的14个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国际化程度加深,我国正在融人到世界国际移民进程之中。过去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移人和移出中国的国际移民迅猛增长。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国际流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中国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国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移民发展经验以及世界国际移民的持续发展潮流,中国国际移民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文化和制度上有明显差别,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巨大差距,世界经济危机仍然在持续和蔓延,中国国际移民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既要尊重和保障国际移民的权利,又要捍卫和确保国家利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是高效管理中国国际移民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必由之路。
-
人才发展论韩昌跃,高国富,冯克 编《人才发展论》分导论以及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发展对策、人才发展规划三篇九章,同时配有许多现实案例和范本,既有理论性,更凸显实用性;既可作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做好人才管理工作的指导用书,也可为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