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
-
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朱方来 等 著《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三年制学士制度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研究”(课题批准号:BIA090053)的总结性成果,《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中从宏观(人才体系、课程体系)、中观(实践教学)和微观(课程建设)三个层面,结合中德具体案例,剖析了中国高职院校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以国家首批高职示范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SZPT)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中国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中国高职的未来发展之路。对急需了解国外发达国家和中国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情况及最新发展趋势的广大中高职和普通高校的专业教师、高教(职)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尤其是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可借鉴的经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剖析,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
中外人才思想史李仲生 著《中外人才思想史/全国高校人才学课程系列教材》涉及的科学领域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外人才思想史,侧重研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人才思想史,大体上从远古开始、以古代、中世纪、近代到现代中外人才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导线,评论各个时期有影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人才思想的理论贡献,力求阐明人才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在评论各种学说时力求阐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学说本身的主要内容,并且给予概括性的评价。就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弥补了中国和世界在这一领域盼空白。
《中外人才思想史/全国高校人才学课程系列教材》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作为导言按照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论述了远古到中世纪的中外人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近代人才思想的源流、现代人才思想的形成与多元化,以及当代人才思想的发展历史。第二章主要概述了远古时期,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人才思想。第三章论述了从原始社会晚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到明朝清初的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第四章考察了近代时期西方人才思想发展的历史。第五章概述了近代时期中国人才思想。第六章和第七章考察了现代西方人才思想史的脉络。第八章探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的人才思想史。
《中外人才思想史/全国高校人才学课程系列教材》评论了自远古以来到现代近百位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法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以及人才学家的人才思想,为人们了解世界人才思想发展史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并且从纵横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种人才学说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种人才学说的渊源。 -
国外科技人才开发译萃唐志敏 等 译《国外科技人才开发译萃》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我国科技人才开发与法制化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加强我国科技人才开发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世纪后期以来,很多国家加大了科技人才开发力度,将科技人才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越来越重视科技人才开发研究。做好我国科技人才开发工作,需要加强研究,一方面要及时总结我国科技人才开发的实践经验,探索科技人才开发的规律,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研究成果。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科技人才开发与法制化研究》课题组编译了这《国外科技人才开发译萃》。《国外科技人才开发译萃》选译的8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国家三个方面的情况: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使用、流动配置、就业保护等方面政策措施及其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与科技人才开发密切相关的创新战略、创新政策体系等。
-
跨越疆界廖赤阳 编《留学日本丛书》以改革开放时代为中心全面研究、介绍中国留日学子及留学归国人员现状与历史的丛书。《跨越国境:留学生与新华侨》是其第2卷,记录新时期留日学子的奋斗历程与日本新华侨社会的成长轨迹。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留学人员在日的学习、生活以及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留学生和在日华人对日本社会、中日关系和中国与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
发展的逻辑杨柳新 著人类正处在一个文明转型的巨变的时代。中国“应乎天而时行”,将是引领这一“化成天下”的历史进程的希望之邦。
现代世界的生产方式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基础上的“轴心”转换已经上演:表面上看,资本的逻辑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在资本的内部,“物质主义”正在被“以人为本”所替代。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在资本主义的“异化”关系中,在“物的权力”与“社会劳动”的较量中,由于“劳动能力作为资本”的现实日益突出,人的一端逐渐超过物的一端而占据了上风。
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本身的发展。而长期以来,主流发展观以一种“物质主义”的话语将人的发展遮蔽起来。在最好的情况下,人的发展不过是物质主义进步的附庸;在最坏的情况下,正是以牺牲人的发展来换取物质主义的繁荣。是时候要让这种扭曲的主流发展观和发展话语退场了。真正的发展,本质上就是每一个人本身的发展!真正的发展必然遵循这样的伦理原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发展的逻辑:通向人才大国之道》是马克思为人的发展超越资本的逻辑的统治,所指明了的方向。 -
国际人才蓝皮书王辉耀,刘国福,苗绿 编《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综述了全球国际移民的新动向,如“移民红利”凸显、各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等;重点梳理了2013年~2014年中国海外移民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等国家的现状;总结了中国国际移民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包括中国成为备受关注的移民目的地,中国海外移民数量平稳增加,海外移民对中国国际化的作用正在凸显等。
-
中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研究杜红亮,赵志耘 著本书针对中国的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实践,全面回顾了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定量分析了中国的人口和各类人才国际流动的态势,以及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展现状,多角度、多层面剖析了中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体系,详细总结了中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系统梳理了国际上有关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的实践及启示,预测分析了我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供需趋势,综合提出了完善我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议
-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蓝皮书2014萧鸣政,李栋 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人力资源服务业担负着为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保证的重任,在人才强国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梳理,通过理论归纳、事实描述、数据展现、案例解读等方式,使读者全面了解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2014年的发展现状、重点领域和最新进展,科学预测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未来方向,系统展现2014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重大事件和发展概况。
-
创造性人才生成论雷冬梅 著人的存在既是一种生物性存在,又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存在,前者使人与非生命物质相区分,而被称之为“生存”;后者则使人与其他生物相区分,而被称之为“生活”。“生存”和“生活”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两者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生活”是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人是一种生成性存在,这种生成性是多向度的,而创造性的主旨则是多向度轨迹的主流。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和缔造者,都是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开拓者,这种动力源自于人的内在本质;源自于人的现实生活;源自于人对于自身的追问和探究;源自于生命的本来意义。
-
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王辉耀 著;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编《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国外人才发展丛书:国际人才竞争战略》讲述进入新世纪,我国制定并全面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到2020年,实现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宏伟目标。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我国的人才工作具有国际竞争力,急需借鉴国外人才发展经验,以便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参考。为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合作,于2011年底开始启动国外才发展丛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