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
-
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2012)》是为了使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直接与用户见面,同时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用户单位的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而编辑出版。《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2012)》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各项技术及示范工程的适用范围、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效益分析及技术服务等。
-
低碳时代发展清洁能源国际比较研究许勤华 等著《低碳时代发展清洁能源国际比较研究》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为理论研究和研究背景介绍。第二章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介绍。第三章和第四章为重大议题一“主要国家发展清洁能源政策比较”和重大议题二“发展清洁能源融资制度分析”,着重分析世界主要地区/国家清洁能源战略与政策,特别是其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类别、政策重点、政策绩效、融资实践和融资制度变迁方向。第五章个案研究主要是对世界主要地区/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法规、有效措施、发展实绩的研究,以欧盟主要国家及美国、日本为例。第六章政策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对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课题组对中国发展清洁能源战略自身的思考和想法;其次在前面五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际能源合作发展和中国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现状,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地区/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的战略重点,并提出相关政策的具体建议。
-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全书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实用工作手册丛书: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全书(2011.7-2012.12)(套装上下册)》收录了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发布的所有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新修订的标准)。《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全书(2011.7-2012.12)》是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书,也是从事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作人员的参考文献。
-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赵建军 著《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从新高度、新理念、新挑战、新路径、新价值五个方面沦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对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创新性解读和诠释。其中的观点和思想是作者二十余年潜心研究和探索的升华。赵建军专著的《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对广大读者学习和领会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如何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以及探寻实现美丽中国梦的路径,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手册·第三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编付强编著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3册 土壤固体废物和生物监测方法)》从环境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现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环境监测 的主要领域,汇编了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力求为读者提供一 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较高便利性的工作手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3册土壤固体废 物和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固体废物、煤质、生物和生物体残留。收入土壤、固体废 物和生物监测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80多项。本书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类别的环境分析实验室 及各行业监测和化学分析使用。
-
环境规划与管理刘利,潘伟斌,李雅 编著《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规划与管理(第2版)》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阐述了我国环境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书中以欧美日等国家为例,介绍国外环境管理的实践和经验;结合较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叙述国际社会及我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活动。考虑到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本书以专章陈述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并对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和生命周期评价进行专题介绍。环境规划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书中介绍了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及我国环境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规划与管理(第2版)》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
长江上游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主体功能区划分白志礼 ,朱莉芬 ,谭灵芝 ,等著长江上游地区不仅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核心,更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作为认识该区域资源环境的基础性著作,《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丛书:长江上游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主体功能区划分》对长江上游流域的范围作了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的界定,明确了长江上游流域不同层次范围的边界;系统描述了长江上游主要省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回顾了我国区划研究的历程和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域的划分;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阐述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长江上游地区作了主体功能区划分;提出了长江上游流域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措施。
-
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及其环境综合管理模式赵景柱 ,等著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削减碳排放量,己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议题。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当前面对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国情,我国有必要结合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及有效开展环境管理的要求,开展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及其环境综合管理模式研究,为管理部门开展相关评价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及其环境综合管理模式》选择福建省厦门市和云南省丽江市作为案例城市,通过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城市碳减排潜力分析,开展低碳城市规划及发展途径研究,进而建立低碳城市考核评价方法和环境综合管理模式,为低碳城市发展及其环境综合管理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
-
冻融区规模化农业开发生态环境效应郝芳华 ,欧阳威 著,郝芳华 ,欧阳威 编书稿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郝芳华研究小组在三江平原地区5年研究工作的总结。《冻融区规模化农业开发生态环境效应》拟分为九章内容,针对冻融区农业扩张行为,对冻融农区土壤及水环境及区域生态安全进行了全面探讨。分别介绍了三江平原冻融农区农业扩张,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及其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冻融农区田间水文特征及氮磷运移研究,流域尺度农业活动胁迫下的非点源污染效应研究,农业开发下气温时空变化以及对全球变暖潜势的影响,农业开发胁迫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
大地在心(美)奥尔 著,君健 等译大卫·W.奥尔痛心于目前地球普遍的环境灾难,并相信这是教育失败的确凿证据。作为思想家、环境学者以及环保实践者,他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不同读者写了《大地在心:教育、环境、人类前景》中的这些文章,反思西方文明的历史和现状,提出重构教育的思想。教育作为文明的支点,在挽救环境、挽救文明、挽救人类的使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的深层改革,并配合以政治和生活方式的改革,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是其要义所在。对于那些献身于建设一个比现在更美好的世界的人,《大地在心:教育、环境、人类前景》可以作为思考与实践的常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