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
-
生态文明新论卢风 著《生态文明新论》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中,人们生产和消费的物品应该是亲环境、亲自然的绿色物品;生态文明的科技将不再妄言穷尽自然的奥秘,而力图与自然对话;生态文明的主流观念应以生态学为基本知识背景,而力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生态规划历史比较与分析(美)恩杜比斯 著,陈蔚镇,王云才 译生态规划是认识、评估景观,并为景观利用提供选择以便更好地适应人类居住的过程。在《生态规划历史比较与分析》的分析之中,福斯特·恩杜比斯用历史与比较的方式简洁地记述了生态规划的各种方法。他还揭示了每种方法对于人类和环境过程之间交流的独特理解。恩杜比斯首先考察了过去150年中生态思想背后的理念及主要贡献者,以及最近数十年来由于全球生态意识不断增加而导致的规划模式转变。然后,他转向景观适宜性分析并探讨了生态规划的替代方法,例如应用人文生态学、应用景观生态学等。最后,他提供了多个方法的比较和综合,揭示了其理论与方法的内在假设,便于规划者进行方法上的选择。恩杜比斯的结论是,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单独解决生态规划的全部问题。基于这个原因,他为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提供了指导,指出何时选择何种方法最为合适。
-
藻-草-灌(乔)综合治理荒漠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文宗川 ,文竹 ,侯剑 著《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城市相关理论、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分工理论,研究了生态城市自组织发展机制、生态城市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基于分工理论的生态城市发展机理以及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机制;并从人类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方面对城市的发展阶段进行重新划分,提出了大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大生态城市发展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的研究旨在为建立生态城市的演化、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
-
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 编DJY-BSAP.2011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的优先行动共十六个,它们是:鲁优先行动一:结合各相关乡镇和部门的工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内容细化到年度工作计划中优先行动二:开展都江堰市实施DJY-BSAP一201]能力需求评估、能力建设及其绩效评估;优先行动三:完善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影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支持政策,以便尽早对都江堰市范围内的规划、工程和项目(包括规模化的植被恢复、城市绿化、小区绿化、人工养殖、人工种植等)的实施,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或风险评估;优先行动四:探索DJY-BSAP.2011监测指标体系,并实施监测工作;优先行动五:加强对都江堰市BSAP的组织实施和沟通协调,健全和完善实施BSAP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信息分享工作;优先行动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优先行动七:优化和规范农家乐规划布局与日常管理;优先行动八:开展猕猴桃和厚朴栽培空间优化与生物多样性友好研究;优先行动九:开展都江堰市分类旅游试点与研究;优先行动十:建立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数据库及其咨询服务制度;优先行动十一:开展农业遗传资源普查并制订相应保护管理计划;优先行动十二:开展水生生物普查并制订相应保护管理计划;优先行动十三:开展大熊猫及伴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变化的监测研究;优先行动十四:建立外来物种审查和信息分享制度,减少和控制高山冷水鱼养殖(鳟鱼)以及大众旅游规模,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优先行动十五:建立都江堰市灾害风险数据库,随时和定期收集、分析和分享有关灾害和灾害响应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世界遗产地管理的信息;优先行动十六:尝试建立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和机制,快速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世界遗产地管理的需要。
-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肖华茂 著《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最大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多学科交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等;第二,系统地提出了在循环经济指导下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第三,评价方法的选择比较科学,多种数学、统计方法的综合利用,主观、客观的配套进行;第四,实证的选择也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时逢“长株潭”被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研究成果可供其作为改革试验的重要参考。
-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贾卫列,杨永岗,朱明双 等著经济建设——加快生态产业建设的步伐政治建设——总结、概括发展的经验教训,形成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条例、规则等制度,指导社会成员的生活,规范人们行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在超越传统工业文明观的基础上,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建设——和谐地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环境建设——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同时做好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建设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以全新的体系首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在当今世界第一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并进行诠释。已有数家党校采用《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作为干部生态文明的培训教材。
-
沙地环境与游牧生态知识孟和乌力吉 著,尹绍亭 ,何明 编《生态人类学丛书·沙地环境与游牧生态知识:人文视域中的内蒙古沙地环境问题》试图把握国家与地域、农耕与游牧、普通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三大对应要素及其立体交错关系,较为全面地研究了蒙古族游牧生态知识及其社会环境和相关变迁问题,讨论游牧生态知识在草原传统人地和谐互动关系中的重要技术效应和社会效益,从文化人类学和环境社会学视角透视该知识系统当前的传承与社会环境的复杂互动过程,肯定其在现代生态文化保护和牧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
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研究于法稳,张海鹏,李伟 著《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研究》在对脱钩理论概念模型进行细化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粮食生产与灌溉用水之间的关系,从国家战略、经济措施、管理手段、投入机制、技术保障、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
-
生态农场纪实蒋高明 著一群科研工作者放弃空谈,进行了关于生态农业的实践。他们用数据呈现给我们一个令人振奋的成果:生态农业不仅能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能让退化的生态环境休养生息。农业是立国之本,只有解决了农业和农村问题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本书记述的是一个科研性生态农场的实践之路,从中折射出中国三十年的社会变化给传统农业带来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