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研究
-
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汪一鸣 著《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是作者长期以来利用业余时间在读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所藏的有关资料,并对有关地区进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运用地理、历史、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学科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论证。内容覆盖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灌区发展、首府银川城市建设和自治区风物今昔诸多方面。可说是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一个相当全面的动态介绍。的确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和古为今用的科学含量高、应用价值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内容覆盖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灌区发展、首府银川城市建设和自治区风物今昔诸多方面,可以说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一个相当全面的动态介绍,的确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和古为今用的科学含量高、应用价值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区域模式与遥感和GIS方法布和敖斯尔 著本文涉及两个内容,一个是“全球变化区域模式”的研究(1992~1995年),本研究是博士生导师陈述彭先生的指导和全面支持下选择题目和完成内容的。当时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全球与区域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的各种反应和反馈动力学相关关系,利用GIS技术叠加分析过去的环境数据和现在的地表面数据,从而得到结论全球循环在区域上的反映和区域人类活动的模式。人类在全球变化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区域持续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区域或全球环境的循环变化,即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复杂、非线性的相关。本文选择华北平原,并主要对平原上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半定量研究。本书还有一个内容是我博士后研究——基于季相(seasonaltemporal)和经度(longtutinalspatial)特征的中国陆地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1995~1997年)。本研究是博士后导师刘纪远先生的全面支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
-
环境的演化自然简史郑艳秋 等编著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森林是地球之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湿地是地球之肾,破坏了肾,地球就无法排解毒素;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从碧水蓝天的动植物家园到今天百孔千疮的地球,地球经历了怎样的噩梦,我们还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衣食享乐,也在于碧水蓝天。 对待环境的态度表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 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本书是关于讲述全球环境保护的普及读物。
-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周庆华 著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本书借鉴流域生态治理等相关成果,从黄土沟壑隐含的传统聚落基因入手,着重揭示具有原型价值的陕北河谷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历程、特征和规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河谷城镇空间递阶扩张模式、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小流域乡村空间模式以及传统窑洞改进模式等,力图对陕北以及其他流域河谷地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地域性城镇化途径探讨提出新的思路。
-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拟研究吕胜利,吕晓英 著动态模拟尤其是系统动力学,是解决具有高阶次、多回路、非线性复杂大系统的有效方法。动态模拟避免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作为观察问题的基点,以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在资源、环境制约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影响下,致力于揭示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和展示行为动态变化的趋势,并在这种研究过程中分析和测试各种政策和策略实施的中长期效果,揭示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寻求改进的途径,以此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动态模拟既有自身独具的理论,更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
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雷仲敏 等著《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通过对黄河的自然特性、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和黄河可持续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视野出发,综合应用资源经济、技术经济、生态经济、管理经济、数量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等经济学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构建起一个从黄河自然特性出发,以黄河为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平台。对黄河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在内容结构和逻辑框架上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现状与实证分析,主要对黄河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第二层面为理论探索,是在对传统的黄河经济学研究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对黄河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探索,以构架起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层面为实证评价,对黄河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第四层面为区域评价与对策应用,对上游源头区域、中游晋陕峡谷区域、下游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对策进行了研究。
-
资源·能源·环境·社会循环经济科学工程原理金涌,(荷)阿伦斯 编著本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与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Jakob de Swaan Arons编著。内容以讨论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和谐社会必然涉及问题为核心,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多学科出发,研究能源、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具体问题,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合作所可能提供的解决方案。在研究方法上,关注于学科之间的非线性强交联,模糊判断能力和形成一个整体理念为主要目的,保持既与现实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深度。在写作方面,针对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和促进多学科交流的目标,略去学科细节,仅给出必要素材和理念以供读者参与分析讨论和互动。经过数年实践,呈奉本书,以促进跨学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外两位院士编著的内容,分别以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编排,既保留了该书的原汁原味,又可为我国读者提供英文阅读和写作上的参考。本书适合研究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程发良,孙成访 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2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等)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同时对环境影响与环境评价、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环境保护专业学生及环境保护人员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矿企业管理人员、环境保护工作干部及经济管理干部的参考书。
-
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严耕,林震,杨志华 主编全书分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三个部分,收录了谈谈生态文明、西方现代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价值危机、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生态和谐理念等众多论文。
-
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郑建明 著浙江境内的杭嘉湖与宁绍两大平原,环境相似、气候相近、位置相邻,然而其史前文化的发展却表现为差异甚大的轨迹。杭嘉湖平原与东边的上海、北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平原一起共同组成了整个环太湖地区(平原)。文化面貌从马家浜文化开始、历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时期,各地方类型大同小异,而其社会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一直表现为连续和不断复杂化的发展过程,直至良渚时期复杂社会崩溃而嘎然而止。宁绍平原则不同,这里地域面积远不如环太湖地区,但是从目前已发现的的遗址来看,文化面貌迥异:跨湖桥与河姆渡两处典型遗址,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上,还是从器物所反映的其他方面,似乎没有多少相似之处或前后承袭的迹象。并且跨湖桥文化在距今6500多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河姆渡文化从第三期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很大的衰落趋势,最终在北面良渚文化的全盛时期被融入其势力范围之内。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微生境与资源条件很可能是制约两地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相互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又决定了两地不同的人地关系与社会发展轨迹。环太湖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马家浜文化时期,食物结构以野生资源为主,到崧泽文化晚期,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凉干,人类赖以生存的几种主要大型动物数量锐减,再加上人类的居住环境从资源丰富的生态过渡带类型演变成资源单一的平原类型,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种类与数量锐减。而平原地区开放的环境极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与迁移,可促进人口的增长。这样人口/资源模式失衡,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食物资源,农业开始出现。农业生产刺激了私有财产、超社群的社会协作、等级分化的出现及人口规模的扩大,复杂社会形成。在良渚文化末期,良渚复杂社会在它的中晚期逐步特化为一个神权社会,贵族为维护其世袭的特权,在非生产性的大型公共工程修筑、显赫物品制造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劳动和资源,造成社会非生产性支出激增;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密度的增长造成食物供应紧张,迫使良渚居民采取更加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在生产性劳动上增加投入。这样,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力投入的冲突更加严重,社会两部分能量支出失衡。气候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稳定之后,气温与降水量在这一时期跌至低谷,给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内外因的作用下,良渚复杂社会迅速开始动荡不安,农业生产条件开始恶化,影响到粮食供应和剩余从而走向崩溃,重新回复到了原始平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