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黄河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立法策略研究薛澜,王夏晖,张建宇 编本书立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从立法的角度,为贯彻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建议。本书强调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立法工作的战略意义和立法定位,提炼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和立法原则,总结已有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体制机制现状,剖析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和思路,准确把握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识别出有别于《长江保护法》等其他流域立法的关键性议题,为黄河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立法工作提供立法依据和行动指南。
-
环境学基础邵超峰,鞠美庭 编《环境学基础》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共分十一章,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与防治、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为了丰富课程内容体系,同时压缩课本容量,将每章节的延伸内容和知识要点系统整理为若干专题知识,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展示。为了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在每章正文前编有“导读”并融合课程思政素材,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需要,在各章中都插入了一些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英文解释。本教材配有内容完整、图文声并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读者可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学资源网(www.cipedu.com.cn)免费下载。《环境学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非环境类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用书;可作为一般读者了解和学习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选择读物,也可作为各级决策、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基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路径研究张霜,向海燕,李海红《基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路径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基础上,引入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agement,LCM)理论来探索一种由“末端治理”向“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路径研究》的系统框架分为四个模块,包括:电子废弃物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研究、生命周期相关主体研究、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研究、资源化实现路径研究。通过剖析生命周期全过程要素,理清参与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的各利益相关主体(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与回收处理商)的主要责任;分析生命周期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多种管理模式,以引发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思考;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实践,对我国利益相关主体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实现路径展开研究。
-
乡村景观生态资源升级保护与合理开发范洲衡,邓华,陈海林 等著《乡村景观生态资源升级保护与合理开发/乡村振兴系列丛书》是以突出乡村景观生态资源“美”为目标动力,通过对比进一步明确认识乡村景观生态资源应该如何升级保护与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以充分突出乡村景观生态资源“美”的魅力。
-
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谢启姣 著《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在收集相关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资料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多个角度系统分析武汉市近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气温的影响;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模拟武汉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镇化及城市扩张对热场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刻画土地利用/覆盖特征及其变化对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的动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视角、多要素、多尺度、多层次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部分插图配有彩图,封底扫二维码,进入“多媒体”,可查看彩图。
-
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严贤春 等 著《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理论与实践的著作。《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共有6章,在介绍生态旅游理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旅游生态补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补偿的构建策略,结合四川旅游生态补偿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并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案例研究。
-
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地区环境教育吴明海 著靠前章是《靠前靠前环境教育及其研究综述》。第二章是《三江源地区环境教育的调查研究》,对青海省三江源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环境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对三江源地区环境教育提出了对策性建议。第三章《云南省三江并流地区贡山县环境教育的调查研究》,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地区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进行环境教育调查研究,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环境教育文化资源同现代学校环境教育的联系是考察的重点。第四章《贵州省凯里市环境教育的调查研究》对贵州凯里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提出对策性建议。第五章《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环境教育调查研究》,回顾了重庆市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对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现状以及环境教育进行了调查,然后提出关于环境教育的多方面的建议。
-
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汪云甲 等 著《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为作者及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4080、51174287、51574221、41874044)、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20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1B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109)等资助的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共8章,分别为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概述、井工开采对植被-土壤生物量及碳汇扰动监测与评价、开采塌陷地土壤全氮高光谱估测与评价、煤矿区矸石山自燃监测与评价、地下煤火多源遥感监测与评价、煤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与评价、石油和地下水开采地表形变监测与评价、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谟炎 著以全国目前个(暂无其他)以设区市纳入国家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案例,全面总结了赣州市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基本经验,重点解剖了赣州市部分县(市、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成功案例,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案例作为视角,初步展现了试点成果对江西省以及全国的辐射效应。为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机制常态化,实现综合治理试点与周边开发利用有效结合,达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效果长期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大范式比较研究张连国 著本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结题课题。作者从当代生态文明学术话语之比较研究视角,在客观梳理当代西方纷杂的绿色话语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总结出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大范式:其一,“生态主义”(Ecologism)的深生态或深绿色范式,其学术范例是“生态伦理学”;其二,“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的技术主义浅绿色改良范式,其学术范例是“环境资源经济学”;其三,“生态马克思主义”(Ecological Marxism)的红绿色的理论范式,其实践范式是“生态社会主义”。并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大范式及其各个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脉络、基本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分类和比较研究,对把握当今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系统了解生态文明流派的基本内涵、发展脉络和代表人物,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