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美)戴斯维(Davis,M.L.),(美)马斯坦(Masten,S.J.) 著《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第2版)》系统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书中内容包括:化学及生物学原理,物质与能量平衡,生态系统,风险认知、评估与管理,水文学,可持续能源、矿物资源及土壤资源,水质管理,水和废水处理,空气污染,固体废物工程,危险废物管理,噪声污染,电离辐射。本书配有大量例题,每章后附有本章复习、习题、问题讨论、参考文献等。《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第2版)》具有以下特点:注重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强调科学原理、伦理及安全,而不是具体的工程设计。涉及内容广泛,如风险管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及相关法规和实践等。综合考虑物质与能量平衡,并将其作为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工具。《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及生物学、化学等专业的教材,并可供从事环境保护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
什么是环境史(美)休斯 著;梅雪芹 译何谓环境史?它是一种立足于研究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理解人类所处、所做与所思的历史。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J. 唐纳德•休斯对环境史所思考的问题、其研究角度与从业者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他着眼于全球,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态各异的环境史整合在一起,并揭示了它们各自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趋势。对这一学科已有深入思考的人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新的视角;对初学者来说,这本书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多角度的启发,是一本无可替代的入门教材。
-
生态工业园区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王虹 著面对经济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现状,基于传统线性工业生产活动的环境污染末端治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们提出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并且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生态工业园区,期望通过构建生产工业园区来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的问题。本书针对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有限性的现状,以生态学理念为基础,提出构筑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运作模式,并对于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网链稳定性、园区内部产品利用关联和生态工业园区运作质量进行评价方法的探讨,对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运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
生态文明六讲赵章元 著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文明成果的总和。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自己新的历史起点,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及时代要求为:一、中国人口众多,需要有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基座,中华文明才能根深叶茂。二、在改革开放的巨大经济建设成就背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甚至不惜竭泽而渔,吃子孙饭。环境压力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三、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个鸟语花香的好环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好心情,更有生产力、和谐力、创造力的提升。好的生态环境,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上空的蓝天白云,就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为奥运少开一天车”及众多绿色行动,让广大民众以“莫以善小而不为”的点滴之力,从我做起,共同参与,呵护绿色奥运。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既缺一不可,又任重而道远。惟有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各就各位,各司其责,方能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树更茂。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者,长期以来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如,赵章元教授多年潜心生态环境学教学科研之余,更以自己“行万里路”的精神,向广大公众宣讲生态文明。这本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六讲》,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该书用大量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生态危机、生态危险并非遥不可及。如地球上两颗毒瘤——垃圾场、加油站,就为许多公众见怪不惊但杀伤巨大、毒害惊人的现代文明产物。同时,该书对北京地理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分析,也告诫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关系重大,马虎不得!不同一般生态学理论著作,该书深入浅出,行文平实。对公众生态安全的日常维护,也有许多善意的提醒与建议。如,对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潜在危险,生活环境的自我改良,均娓娓道来。相信读者通过书中这些简便易行的措施,身体力行,定能有益身心,造福社会。在生机盎然的青山绿水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这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要想达致此目标,生态文明观念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行动。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良多。
-
环境微生物学张甲耀,宋碧玉,陈兰洲,郑连爽 主编本书对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和金属的归宿、微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等做了介绍。本书介绍了当前环境微生物学的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内容,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对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则没有介绍,在阅读本书前,需要了解有关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适于环境微生物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院30周年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级综合性环境科学研究机构,肩负着发展环境科学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开展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的历史使命。本论文集精选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1世纪以来(2000-2008)的主要研究论文100篇,内容涵盖水环境与污染控制、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估、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生态环境及生态修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管理和机动车与移动源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集中体现中国环科院近年来的主要科研创新内容和学术活动。本论文集可供国内外同行借鉴,也可供环境保护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孙发平 等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青海作为欠发达地区,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中央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在构建生态文明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特别针对目前生态建设中的前沿问题,就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估和论证,形成了《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一书,第一次系统地评估了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实现了三江源区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转变,为青海“生态立省”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同时,比较系统地设计了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及路径,为建立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国家对三江源区生态的现存量、未来趋势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环境系统工程薛惠锋 等编著《环境系统工程》第1章、第2章主要从认知环境系统工程的角度,论述了人类与环境发展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概念、分类及其结构,阐述了当今环境问题的演变历史、成因及其本质,并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该部分还介绍了古今中外环境系统思想的发展。 第3章~第9章着重围绕着环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模型,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思路,即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系统预测一系统规划与控制来分析和研究环境系统的具体内容。第3章介绍了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内容,并介绍了环境系统工程的学科构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框架;第4章~第8章则对环境系统的分析、建模、质量分析、影响评价以及环境系统的优化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是环境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第9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对环境系统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这是环境系统工程的前沿理论。第10章~第12章从管理学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清洁生产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环境系统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手段,并详细阐述了涉及环境系统管理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该部分内容是对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
环境科学(美)埃恩格(Enger,E.D),(美)史密斯(Smithm,B.F) 著《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第11版)(影印版)》从历史的、政治和经济的、全球的角度,分析了当今的环境问题。书中主要介绍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能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及环境政策。内容不仅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而且涉及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第11版)(影印版)》配有大量图表和照片,内容丰富生动,数据翔实。在每章开始均列出本章概要和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各章后给出问题分析案例、简要总结、复习思考题等,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利用。《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第11版)(影印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环境科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环境保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大暧化(美)费根 著;苏月 译本书用散文式的笔触探讨了公元10-15世纪前后地球经历的一场大暖化战役,讨论了气候变暖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国际交往等关乎人类文明与历史进程问题的影响。费根认为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也希望当代人在面对日益暖化的环境时能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用大视角、全局观来把握社会发展的命脉。 气候变暖已经不是环保爱好者的专属议题。在富有远见的战略家眼里,这一问题已与粮食、能源、环境、交通、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变化息息相关。布赖恩•费根借着《大暖化》叙述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暖怎样使世界的政治格局、经济版图和文明分布进行了大洗牌,人们又是怎样应对这种变化的。面对气候变暖危机,聪明的态度是不低估、不恐慌。既要在前人的经验上冷静地审视当前的局势,及时找到突围之策,同时也要敏锐地嗅到并抓住戈尔所说的新能源、新科技、新生活方式,以及新的商机。挑战还是机遇?危机还是生机?一切都在你的应对中。